2013-08-07 07:45:36terese
人間誤會多
病後的父親節,在高級法式餐廳。
在非暴力溝通的練習小組裡,常會談到生活中小小的不愉快。例如,一位組員說,她去探望住院的老父親,看見父親住在頭等病房,就讚嘆說,”頭等房欸!真不錯。” 哪想到,繼母竟然以為她是嘲諷的口氣,而向親友抱怨,說她不喜歡繼母為父親花那麼多錢。另外一個組員說,她的姐姐從國外回來探親,她請假好幾天沒有上班,盡力陪伴、招待。有一天,姐姐要喝冰箱的果汁,她就說,”這是我兒子的。” 意思是,已經被動用過了。哪想到,姐姐竟然向母親哭訴說,”我帶給她那麼多禮物,她連一杯果汁都不給我喝。” 聽了真是叫人氣結。
非暴力溝通的說話模式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觀察要客觀,不帶評論。例如,”家裡這麼髒”,”髒”這個字就不客觀。因為每個人對”髒”的定義不同。所以要說得更明確。例如,”地上有兩張紙屑”。
第二,感受是發自內在的喜怒哀樂,而不是詮釋別人。例如,”我覺得她看不起我”,這就不是感受。只能說,”她看見我沒有打招呼,我覺得不舒服”之類的。
第三,需要,是指人類共通的基本需要,而不是解決辦法。例如,”我需要安全感”,這是需要;”我需要錢”,這就是解決辦法了。要說出需要,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第四,請求。請求一定要明確。例如,”請你把房間弄乾淨”,就不明確。最好說,”請你把衣服掛起來,用過的杯子放在廚房水槽裡”。
除了行動請求,另有一種請求叫”連結請求”,就是要確認對方明白了我的意思,讓雙方的關係更好。例如,”我怕我表達得不清楚,你可不可以把你聽到的再說一遍給我聽?”,或是,”我不是要命令你,你可以選擇。你剛才聽到命令的口氣嗎?”或是”你願不願意告訴我,你聽了我的話以後,有什麼感受?”
總之,採用非暴力溝通的話,說話不能太簡短,至少要說三句。例如,”謝謝”這樣常用的話,如果只說”謝謝”兩個字,雖然禮貌做到了,但是對方並不知道他對你的貢獻有多大。所以要說長一點,說出感受和需要,例如,”你送我回家,我很感激,因為家裡有孩子在等我到家以後才肯睡覺,我很著急,我很需要早點到家”。
所以最上面的誤會的例子,如果對繼母說,”謝謝你把爸爸照顧得這樣好,看他住在頭等房,我放心多了”,繼母就不容易誤會了。另外那個跟姐姐的對話,如果說長一點,”這瓶果汁,我兒子用過了,不乾淨。我泡茶給你喝,好嗎?或者我們去7-11買一瓶新的?”也許姐姐就不會生氣了。
短短幾句話的改變,看起來是小事,但是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可大呢。稍微多用點心,幸福就跟著來了。
非暴力溝通正老師說得真清楚~請問可以加註引用嗎?
48年前的照片
現在的照片
都有三朵花的影子~就是一個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