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7 11:12:15石牧民

違逆中重生.德意志安魂曲與台灣


引用自〈【哀悼】八八水災受難同胞,安魂曲〉
感謝薄荷,也感謝飛飛
因為你們的啓發是以有了這一篇網誌。
我們與好多手足至今還在災難裡困頓,
讓我們在彼此信靠當中獲得新的力量。


風災肆虐的好些天以後,災區國土滿目瘡痍、災區手足家毀人亡的畫面仍然一再重擊每一個牽繫災情的心靈。風雨停歇遺留下的遠遠不是寧靜,而是殘破與死亡。雨水、氣旋走得遠了,死者的靈、生者的心還在斷垣殘壁間驚惶恐怖地踟躇。平安遍尋難獲。朋友中有投入救災重建工作的魚頭兄、Marco兄以及Pukii等人深入災區幾近不堪負荷的身心俱疲,也有其它朝夕牽掛的生還者日復一日不免為受災難的手足以淚洗面的不能自己。數天以來,人們在哀慟、悲憤以及不可諱言的黨派之見觸發的爭論中不斷煎熬。平安遍尋難獲。

朋友薄荷試著在音樂當中求取一些安穩力量的協助,令我想起了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 – 1897)於1868年首演的作品,〈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 op. 45)。

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約略創作於1865年至1868年間。一般認為布拉姆斯的母親於1865年的亡故觸發哀慟的布拉姆斯創作安魂曲。但是,〈德意志安魂曲〉當中取材自布拉姆斯青年時期少作的音樂元素也讓音樂學者相信〈德意志安魂曲〉的曲趣中也蘊藏對早在1853年就對年僅20歲,初出茅廬的布拉姆斯大加讚賞的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 – 1856)知遇之恩的追緬。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是一闕浸透對亡母以及恩師的思念之情的作品。

布拉姆斯的後進德弗扎克(Antonin Dvořak, 1841 – 1904)曾經直言布拉姆斯的冷硬智性和懷疑精神幾乎要令人對於他的心地之溫厚柔軟感到難以置信。〈德意志安魂曲〉的創作,正是衍生自布拉姆斯柔軟心腸的溫厚之中;於是,有別於以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安魂曲〉(Requiem Mass in D minor, K626)為代表,對於死者在主內獲得永生的企盼與追薦的傳統,布拉姆斯創作〈德意志安魂曲〉,用意在告慰生者。也因此,布拉姆斯這樣展開他的〈德意志安魂曲〉:



㊣這是英國指揮家John Elliot Gardiner率領Orchestre Re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以及Monteverdi Choir錄製於1990年的版本

〈德意志安魂曲〉對於生者的告慰,直白地表現於它的第一樂章最初,合唱團演唱節錄自《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5章第4節的「Selig sind, die da Leid tragen, denn sie sollen getrostet werden.」(哀慟的人有福,因為他們必得安慰。)終其全曲,〈德意志安魂曲〉採用的經文孜孜勸勉的是上主對於人們有限之生命的救恩。它告訴生者,人生在世的時間與成就,有如露水、草木一般自有定數;接納主,就能在救恩中不朽。布拉姆斯自新教路德教派德文聖經當中採集,告慰生者,為其預備上主救恩的經文,在這個國土受到重創,生還的手足依然在災難的記憶中煎熬無以復原的現在,兀自捐輸一種安穩踏實的力量。

聆聽〈德意志安魂曲〉對於台灣此刻的意義,更在於它的形式。布拉姆斯不採既有拉丁文經文的定格,而以德語聖經入樂,不僅僅令他的作品成為獨樹一幟,以「德語」(deutsch)演唱的安魂曲;更代表一種違逆、衝決窠臼的創新。傳統以拉丁經文演唱的安魂曲,實際上是「安魂彌撒」這個宗教儀式的一環。經文和曲式都有因應儀式進行的定格。布拉姆斯選取新約聖經經文,並且以之譜寫〈德意志安魂曲〉,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令它不必依附於天主教儀式(unliturgical)而自成一格。創新的〈德意志安魂曲〉不再只是儀式的一環而作為一前所未有且獨立的「作品」。且讓我們不要忘記,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之獨特,代表的也是人類政治體制的歷史中一再一再的實驗與創新。從獨裁體制轉型為民主政體多半是要流血的,以獨裁進行迫害的加害者必須付出同樣慘酷的代價;台灣人的善良溫潤為台灣的民主化開闢的道路,前所未有的平和。轉型正義的落實多半是要在究責之後進行清算的,濫施體制之惡的加害者必須承擔一再規避的汙名;台灣人的善良溫潤迫使我們的轉型正義採取迂迴寬容的蹊徑。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並且在奮勉中「成為一個國家」的過程,固然有鎮痛,固然有挫敗,卻從不間斷為政體的歷史寫下新頁。且讓我們不要忘記,母親台灣的成就如同〈德意志安魂曲〉的譜寫般打破陳窠;我們受前所未有的苦難,承擔以前所未有的堅忍,也將收穫前所未有的果實。

〈德意志安魂曲〉並且也是布拉姆斯創作生涯的轉捩點,在它之後,布拉姆斯不但更嫻熟於大型管絃樂作品的技法,並且確立自己作為別有創見的管絃樂作曲家的地位。〈德意志安魂曲〉標誌的正是布拉姆斯在焠鍊之後揚名立萬的起點。上天給予台灣嚴峻的試煉與艱難的功課以慘酷的水患與災變。我們在悲悼中堅強,在挫敗中奮起;我們並且要違逆災變肆虐後的頹唐,從試煉當中,從功課當中收穫智慧,將手足大規模的死難翻為國土、國家命運的轉捩點!

如果,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賜給我的朋友薄荷以平安穩固的力量,且讓我們一起在哀慟中領受。在哀慟中睿智堅強的我們有福,因為我們在信靠當中必得安慰,必得可長可久的浴火重生。








520 2009-08-17 23:48:21

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是在99.7fm

聆聽此曲 有如與地底亡靈般哀泣

版主回應
哀慟之餘,我們也一起在音樂的安慰當中收穫再起的力量。 2009-08-18 00: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