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看法。
這大概是我已經不想往下再申論,才給出某種『說法形式』的句點。因為許多論述到了某些環節,已經在那裡打轉了,一方面可能想要繼續往下追訴,也無能為力,除非在參與討論的現場還有不同的火花跑出,或者自己還有其他未交代完的重點還沒表達;另一方面也許認為前言所述都已清楚、均已足夠,不必再有更多的說法了。
「這是我的看法」,還同時表示了「其他人的看法可能不同」。
意思是:之前說的是一種我個人的『說法』,並不是絕對的、或唯一的『說法』,每個人都還可以去參考別的『說法』。這樣說,是為了「如果你有不同意見,那也是非常自然、非常應該的。」
因為既然是『看法』或『說法』,指的就是一種『方法』,而非道理或真理的無可否認、貫穿所有邏輯的特質,所謂「道理只有一種,方法卻有千百種」之意思是一樣的。『法』與『理』的不同,關鍵就是在這裡。
但這並不表示,我沒心機,沒用意。
我的用意,還是希望你可以認同我的看法。
這裡的招數也很明顯得可憐:「以退為進」~
某種哀兵策略,常常能夠得到正面效果。這就是唯一的心機!
說話,去論述一種意見,怎麼可能沒立場、沒心機呢?!就算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也都需要一種說服力。說課,如果沒有說服力,是很難得到知識的正面肯定效果。何況現在所有的知識,都只是在彈指之間,上個網、題個問,幾乎所有的好答案都自動送上門來,讓您像皇帝選嬪妃般,自由如意。
現在,課堂上的知識,是需要加入更多的情境因素、情感因素來烘托,不然知識滿地是,已經沒啥價值咯!
情境因素與情感因素,說明著『知識』特有的『質地』。『質地』乃有別於既定的客觀因素,有著個別個性與不可安排的隨機性,那溶在個人生命經驗中的獨特性是一種無可取代的價值。這價值附著在每個人的身上,成為人之所以為人,你之所以為你的東東。你的獨一無二,與引起你獨一無二的尊嚴,便是這至高價值之所在。
『知識』是身外的,只有『你以生命印證過的知識』,才是真知識。
(這該,就是真理了~)
以上,
「這是我的看法。」
★★沈思中的老人--李奧那多,望著潺潺流水★★
你真是一個好誠實的老師。這一點,我要警惕著,也記住。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心機哩!
THX~ 2009-03-13 19:28:09
太帥了!文中提到的情境因素與感情因素這兩個東,扎扎實實的幫我解惑了~
知識的取得隨自網路普及以來,已經讓很多人受惠,而以往是從四大媒體來隨機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必竟仍屬於較為消極的學習方式,
但自網路出現後,從私家封閉性資料庫的建立,
演變成開放性的,
讓人人暢所欲言的表達屬於自己的「知識」,
讓死板的百科全書在數位世界活化了...
也正因為人人擁有不同情境與情感的關係...
可以預見未來
對任何事物充滿關懷的人,
將開始對以往的「知識」逐漸出現了質疑...
並使過去知識轉變成主觀卻有廣度的「看法」...
經過地球上的每一份子的討論(含有情境情感的),
篩去不實的謠言與訛傳...
就會得出符合我們現代「新知識」了...
以前我對網路的「看法」
是毀譽參半的...
一方面感激網路社群提供的資訊,
一方面不知哪一種才是真實的答案...
但現在我懂了...
未來的知識不再只是扁平、單一的...
過去有些經過驗證的科學知識
或許會因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情境與時空
附加了不一樣的價值,
有些答案我們或許不是能認同,
但卻有可能是啟別發人的鑰匙哩...
因為解除了長久的疑惑
不小心讓自己進入了「自HIGH模式」...
打了一堆蚯蚓文
我寫文章也都是依靠自HIGH來的呢!
常常就給他HIGH到不知如何停止,所以結局多是又臭又長,這實在是部落格寫作的禁忌。
當代社會許多現象,與其負面看待,不如正面反思。既然會是現象都應該有其道理,有問題的常常都是自己的態度。吾人一直喜歡質疑自己的態度,特別是當面對某些現象所引發的情緒反應。透過反思自己、質問自己,最後的答案通常比較平衡,比較不情緒。
蘇格拉底被認為是天下最有智慧的人,但有趣的是,他卻是那個最會懷疑自己,一直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的人。我可以從他的身上,看到對所有知識能持的『最佳態度』!
魚,真的沒有溫度嗎?
那他肯定很理性!
哈~ 2009-03-13 19:53:59
我喜歡你看法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