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蹭「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的棒球話題
首先大大恭喜Team Taiwan勇奪「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
運動比賽的成績,大致可以用加、減、乘、除來做比喻代表。例如籃球是以兩分、三分逐漸加上去的,或者像是田賽的標槍、跳高以多遠多高的公分來表示成績,這是「+」法的運動。高爾夫的球桿數愈少球技愈好,徑賽的賽跑、游泳的時間愈少成績愈佳,這是「-」法的運動。至於棒球就是「×」法的運動了。體操、跳水則是裁判們加總分數再用「÷」法的採分方式。
棒球此種運動的比賽過程像極了人生的旅程,攻守互易變化無窮,因此令我深深著迷,攻擊像是「創業」,守備又如「守成」。
當打擊手站上打擊席,一隊九人每個人起碼有三次的機會。隊友打擊率強的,會讓全體多幾次的打擊的次數,增加「鯨吞」的氣勢,不然只有孜孜不倦的「蠶食」謹慎選球。每個人上了打擊席,有三種可能:看著機會來看著機會走---三好球被三振。等待機會---四壞球被保送。創造機會---用力一揮安全上壘,甚至跑回本壘得分!落點不佳被壘前封殺。可當登上壘包這不代表已經得分,尚需不斷的等待機會---漏接、暴投、盜壘、隊友持續密集的安打,如此方可跑回本壘得分。
倘若神來一棒轟出全壘打,就有1×1 、 1×2 、 1×3 、 1×4 四種的得分可能。棒次的順序好似景氣的榮枯高低,聽天由命的作法,是按此循環,更換代打、代跑,則是抗天取命。至於「犧牲打」「再見安打」及「再見全壘打」更是打擊的經典。
守備呢?投、捕手好似父母親主掌一個家庭。內野手,反應快速有如兄弟姊妹,外野手,長程支援恰似叔伯丈舅長輩們,每個人各司其職各有擔當。訓練足默契好的,可以演出「刺殺」「接殺」「牽制」「雙殺」甚至「三殺」將整個守備構成固若金湯的陣勢。
主投的投手呢?一二三局體力充足,快速球直球進壘「力拼」誰怕誰,四五六局變化球刁鑽進壘「智取」Who怕Who,七八九局保持戰果或者力挽狂瀾,早已備妥救援投手,暖身完畢代父、母出征收拾殘局。實力超強的投手可以「完投」,配合銅牆鐵壁的野手守備又可演出「完封」,攻守俱佳的甚至以「X」提前解決對方。旗鼓相當的,延長比賽繼續廝殺直到分出高下。
屬於加乘演算魔幻至極的棒球比賽,想必自「挺台灣」賽事中,大家也多有所認識了。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台灣如何從日本原本被帶著有色並低視之眼光,讓對方給反轉過來的呢?個人的見解是日本福島311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大筆大筆的義援金,遂才改變了人家對我們向來的印象,此由海關對我們入關的態度即可明白。
在日時以往於餐廳、酒吧,對方當知道是台灣去的後,一開始日人仍保持溫文有禮的態度,若再幾杯黃湯下肚隨即聊起女人來了!無怪乎同班的同學們提說畢業旅行要去何處?事後,指導教授私下才對我說,日本人在台買春惡行惡狀的新聞屢見不鮮,因此,同學他們都不敢提說要去台灣或韓國(同班還有一位南韓人)。
至於當年(上世紀70~80年代)對中國人與台灣人的差別遭遇,除有日中外交正常化的傘翼保護外,大批大批的殘留孤兒返回到日本,補償心理的虧欠因素,加上,日本給予中國無盡的各種貸款,私企則大舉投資尋求較低成本更高獲利,台灣對他們來說算是可有可無的”小菜一碟”的市場?學校裡不同名目的獎學金,幾乎讓大陸學生給領走,我們打工是打得苦哈哈,人家餘裕得花的笑哈哈!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有了點”箍箍”(khoo-khoo)的強國人隨即忘了東南西北,風水輪流轉,更讓國際社會是見識到:
根本做起,
自立自強,
以德報怨,
VS.
好高騖遠,
自賣自誇,
以牙還牙,
但知看上峰,好壞可變通。
台灣棒球史回首來時路,打從能高團野球(林佳興率領的阿美族子弟棒球隊1923年首度打進甲子園)→KANO(原住民、台灣、日本人子弟混合組成的嘉農棒球隊1931年再次叩關)→紅葉國小棒球隊(超齡冒名頂替打贏來訪的和歌山少棒隊)→三級棒球隊(少棒、青少棒、青棒陸續出國參加夏令營等級的比賽撈回外交失利的面子)→成棒羽翼逐漸豐滿(逐漸有台灣選手往國外打球發展)→幾番風雨的職棒簽賭案(抄短路盡快致富的心理一顆老鼠屎搞壞一鍋粥)→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的冠軍(不被看好群策群力團結一心刮目相看),可見”人生得矮,只是腳較短,志氣才來拚懸低(Lâng senn tit é,tsí-sī kha khah té,tsì-khì tsiah lâi piànn kuân-kē),百餘年一路走來雖不簡單但也真是勵志的篇章啊!
上一篇:三、四足鼎的鼎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