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07:34:39hungrybb_hk

戒除惡習,改造人生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儒家說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三戒」,是要成為君子的最低門檻。歷史上的名人曾國藩,毀譽參半,有人說他毛病很多、做人很壞;也有人說他很偉大、是半個聖人。他是歷史人物,距離我這個現代人來說,時間與距離都很遙遠,在沒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聽的情形下,很多論斷我都是看看就過了,實在是不好說、無法說!

 

但平心而論,晚清的時局已經病入膏肓,如果再用君子溫文儒雅、不與人爭的清新面貌帶人、帶軍隊,想必也無法力挽狂瀾,為清朝多爭取了幾年的生存機會。所以說,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很多我們表面看來不得不為的高壓手段,其效果確實比溫吞的懷柔更立竿見影。非常時期得用非常手段,不能墨守成規,正所謂「成大事者,不糾結。」

 

曾國藩是凡人,他其實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多,因此他善用「戒」,長年累月一點一滴戒除自己的壞毛病。網路上關於曾國藩的故事洋洋灑灑,但抓其重點,真正貫穿曾國藩一生的戒律,其實只有四條,而這影響曾國藩一生至為深遠的「四戒」,不管今日修行與否,同樣都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

 

第一戒:戒懶惰。

第二戒:戒驕傲。

第三戒:做人切記勿「說人之短,誇己之長。」

第四戒:戒「眾謀而獨利。」

 

將第一和第二戒連在一起,曾國藩說過一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要能心胸開闊、跟眾人分享利益。利益不獨攬,共同分享,才能上下一心,共創雙贏。但謀事則相反,越少人知道越好,避免天機洩漏,提早「見光死」,壞了整盤大局。

 

不管是儒家的「三戒」,或曾國藩一生奉行的「四戒」,看起來都不陌生,因為都跟我們的修行息息相關。如果偷懶,那開示出的外道願業力、業障業力、魔性經文要唸到幾時才能消完?所以當然不能偷懶,得時時督促自己晚睡早起,外加兩把勁,精進、努力的唸經了!一般人說「驕傲」,佛法則是說「貢高我慢」。修行人最怕貢高我慢,「傲慢」是所有習氣中最難戒除的。因著「傲慢」衍生出的問題,常讓許多修行人無法放下我見、我執,致使修行了數十年,依然在原地打轉,無法更上層樓,很多還莫名的「死在沙灘上」。

 

口是萬病的源頭,撇開業力不談,許多疾病都是「病從口入」。同樣的,許多禍事也是從嘴巴而來,守好舌根,能讓人消災避禍。所以精舍修行一直要我們不要攀緣,人只要一攀緣,心到哪裡,嘴就到哪裡,後面生出來的流言蜚語,估計都能淹沒一座城市;噴出來的口水,則能將周遭的有益物質全部殺死。所以閉上嘴巴,實是有益身心健康,無法閉上、很想說話的,則會建議專持自己法門的佛號,多跟佛菩薩保持連線不中斷,於局勢混亂的今日實有很大的助益。

 

現今的人很注重養生,但一般都是著眼於身體的排毒,修行人與一般人的差別,是注意心裡排毒。很多疾病都是心病,所謂「病由心生」。尤其有精神疾病的人,不是身體讓自己生病,而是情緒讓人生病。找出讓精神生病的原因,釜底抽薪,病就不會惡化,甚至能大大改善。

 

事實上,靜坐真能讓人找到病因,靜坐時往內心深看自己的內心活動,會發現心裡有許多內在毒素,這些都是《六祖壇經》裡說的不善心、忌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等諸多眾生心。這些隱伏的內在毒素,如果不透過修行慢慢彰顯,一般人沒有能力察覺,頂多就是認為:「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啊!你是要怎樣?」我會這麼清楚知道,很慚愧,我以前就是這種人!

 

阿伯說:「聽別人都是聽聽,聽懂並不是悟道。切身實踐後,等到自己親身體悟,才是悟道。」知過,才有改過的可能。錯了就是錯了,承認了,沒有其他的藉口,老實懺悔,老實改過,不用等到十八年後,馬上又是一條好漢!感恩佛菩薩始終相隨!

 

分享結束

 

戒是一種心理與行為的規範,或許很多人會說「為什麼要守這麼多戒律?做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嗎?」把守戒視為辛苦的畏途。其實會這麼想,實在是不明因果所致。曾國藩三十多歲的時候,幫自己制定了日課十二條,日積月累才成就了名留青史的名臣。但為何要定這麼多要求自己的規矩?因為前半生的種種失敗,他才體悟出「戒」的重要性,堅持要求自己,進而改造人生。

 

以下節錄自網路歷史故事,曾國藩說:「天下百病,生於懶也。」懶惰是一生的大忌諱,多數人一輩子平庸,只因為懶。曾國藩的愚笨是眾所周知的,在他年少的時候,常常背書到深夜。一次家裡進了一個賊,準備夜深人靜時伺機而動。曾國藩反反覆覆地在背一篇文章,怎麼都背不下來,賊終於忍不住了跳出來,把那篇文章背了一遍,並嘲笑曾國藩朽木不可雕也,揚長而去。如此平庸的曾國藩,最後能成為一代名臣,靠的就是一個「勤」字。他一生堅持早起讀書,晚上寫日記反省自己,從未間斷。(引用結束

 

曾國藩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他不是天才型的人物,他是努力堅持型的典範。「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這是他閱讀諸多古今人物典故之後的心得。為了不要當一個平庸的人,所以他努力勤勞、刻苦勵學。為了不要讓努力得來的才識,成為自滿敗陣的絆腳石,他一再提醒自己不可驕傲。這樣的敗因很常見,在您我的學生時期、工作職場、家庭生活,應該都隨處可見。曾國藩只不過是一再失敗之後,記取教訓,要求自己不可再犯。

當曾國藩進入仕途之後,他仍然堅持早起讀書,晚上寫日記反省自己,從未間斷。在晚清官場的紅塵染缸中,體悟出「勿說人之短,勿誇己之長」、「戒眾謀而獨利」。看看現今電視上混亂的世局,口水滿天飛,造謠又抹黑。原來古今中外的人都一樣,大人物和小市民都相同,惡口、兩舌加深了人我的鴻溝,自私、貪婪總是讓人面目醜陋。曾國範這四戒,其實就是經歷了許多不堪的後果,回過頭找出源頭的前因來防堵。也就是為了避免「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所以才制定這些規範來要求自己,避免後面的苦果。這不就是佛家講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嗎?

 

曾國藩的成功,離不開對自己狠心。曾國藩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因而立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誓言,對自己下得了狠心,才讓他改變了人生命運。他的日課十二條包含靜坐、早讀、鍛鍊、寫字等等,這些規矩他逼著自己堅持了一輩子,從未鬆懈。對於自己的缺點和壞習慣,也用各種狠招來對付自己。比如戒菸,決定戒菸的那刻起,他就把水煙袋砸碎,無論有多麼痛苦煎熬的感受,也絕不動搖。當他犯了色戒的時候,就在日記裡大罵自己是禽獸,甚至將自己的這些糗事都公諸於眾,請身邊的人一起監督自己。這些都需要莫大的毅力與勇氣。

 

人想要改變自己,難免要經歷和自我對抗的痛苦。想要克服自己的種種惡習氣,就要向曾國藩一樣,對自己狠一點。《達磨大師悟性論述記》:「古德開示,出煩惱家,非將相之所能為也。因為將相是對付外面的敵人。而出煩惱的枷鎖,是要對付自心,是自己殺自心的煩惱賊,是故要有決心、有毅力、能忍難忍、能行難行,才能轉煩惱成菩提,成就佛道。故知,為出離煩惱而修行,於修菩薩道,實踐六度萬行中,逆來順受,順來忍受,八風吹不動,能忍一切苦,而得無生法忍,開智慧、證菩提。故云: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

 

對自己狠,餘生有福。狠得下心,檢討自己,才有改進的目標。狠得下心,要求自己,就有改變人生的可能性。做不做得到,就看您能否堅持到底,戒除惡習,改造人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戒除惡習,改造人生

戒除惡習,改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