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Schools: Path to Heaven or Hell?
日前看了公視播出的紀錄片《Try Harder!》,紀錄舊金山一所頂尖公立高中洛威爾高中﹝Lowell High School﹞裡的學生為了進入一流大學而過著三年高壓的學校生活,他們的家庭背景與內心想法以及最終申請學校的結果。
這所學校依照分數錄取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並且在三年中安排紮實的課程、考試,目的就是確保學生能夠申請進入加州大學系統的學校或是常春藤名校。學生大多數是亞裔,但這些亞裔學生與其他不同種族的學生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有一個非常關心他們未來發展的「虎媽」。不論是強勢引導或循循善誘,這些母親都讓孩子們清楚了解到自己來到頂尖高中的使命,就是要超前學習,上許多進階課程,拿到好成績,課外活動也不能忽略,這樣在三年後才能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申請到理想的大學,有了漂亮文憑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在他們從小到大被灌輸的觀念裡,一旦GPA或ACT成績不亮眼、論文內容不夠吸引人,他們就無法進入頂尖大學,前途也就一片黑暗。當然,在這樣高壓的教育下,他們內心深處也時不時有些疑惑:這真的是我想選擇的嗎?快樂難道不重要嗎?但是面對父母的期望與軟硬兼施的態度,加上自己也相信漂亮的學歷就是通往成功的門票,這些高中生仍戰戰兢兢地為自己的未來奮鬥。但近年來,有些名校如史丹佛大學開始不太喜歡錄取洛威爾高中的學生,認為他們就是一群只會考試的機器,沒有個人特色,加上亞裔學生充斥,會使得學生組成的多元性降低。因此這所高中的學生在明白進入史丹佛大學困難重重後,開始將目標轉向其他大學,但仍舊是世界排名頂尖的大學。在申請的過程中,學生身心都面臨極大壓力,有的學生甚至申請了26所大學,等於要產出26份論文介紹自己的特色。這些論文當然不能千篇一律,得投申請學校所好,凸顯自己符合這所學校想要的學生特色。有的甚至得凸顯自己是非裔血統的背景,以藉此營造「能克服種族劣勢而表現優異」的人設。一方面要把握緊逼的申請時程完成所有文件內容,另一方面又得應付學校期末考,這些學生在高三上將自己榨乾到不成人形。爾後就是面對申請結果的煎熬,這當然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對比。紀錄片中的學生最後都如願上了頂尖大學,但多數可能不是自己的首選,有人因此懷疑自己為何來這高中受苦三年,結果所得的回報不如預期;有的人甚至最後選的不是自己想要念的大學,而是他的父母認為較適合他的學校,於是結束了高中三年,這些人進入了另一個名校,繼續往他人認為的成功人生邁進。
這部紀錄片光看片名就給人一股壓力。自己覺得已夠努力是不夠的,永遠有別人的聲音或另一個更優秀的身影在你前面跟你說:「要再更努力一點!」於是有人從小到大活在這樣的要求下,沒有喘息的機會。洛威爾高中的多數學生是亞裔這件事情是非常有趣且引人思考的。這個事實可以解讀為亞裔學生本來就比較用功,但或許真正要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亞裔學生比較用功?也許是在東方文化中,世代承襲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這樣的信念來到了西方,仍舊是堅不可摧的生存之道。能夠帶著孩子移民到美國的父母,想必是有足夠財力跟資源的一代。他們自己經歷過在外國生存的「飢餓遊戲」,一定深知在白人世界裡,不讓自己的膚色成為被歧視的唯一方式就是在成就上贏過他們。否則不夠優秀,在白人的世界裡也只能做著收入少的辛苦低階工作。當他們熬過來後,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守住並且延續自己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地位與資源。要達成這個目標,自然不能讓孩子當個「啃老族」,而是要培養他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等生,讓他有了名校學歷加持,就可以有更多在高階行業就業的機會,成為出色人才,如此就可以固守父母得來的地位與資源。原本就擁有資源的家庭是如此,來自弱勢的家庭更會渴望孩子能出人頭地,不要重蹈他們的覆轍。而出人頭地最直接的樣貌,就是考上好學校、成績表現出色,將來能找到高薪收入的工作,衣食無虞的狀態就是幸福人生。
其中與孩子情感關係緊密的母親,因為特別在意孩子的發展,所以會有意無意主導著孩子的選擇,成了孩子又愛又不免有一絲埋怨的「虎媽」。片中有個虎媽是如此,所以她的兒子申請了26間大學,最後原本想念加州聖地牙哥大學,他的老師也這麼建議,但是她仍執意要兒子念柏克萊大學。她跟孩子說他現在被侷限在框框中,但等他越長大,框框就會越大,有一天他就可以不被框框限制了。這個論述聽來非常奇怪。如果框框會隨著孩子越大而跟著變大,那這孩子不是一輩子仍舊活在框框中嗎?他怎麼會不受這個框框束縛呢?但這個就讀頂尖高中與大學的男孩卻因為對母親的愛以及希望能成為父母心中的驕傲,完全不會質疑母親的論點,反而遵從了她的選擇,繼續活在他的框框裡。而「虎媽」一定是強硬要求兒女照她的要求活著嗎?恐怕也不見得。片中有兩位母親表面看來尊重孩子的選擇,但在我看來,她們其實也用柔性的手段在影響著孩子。一位男孩的家庭成員全部都是洛威爾高中畢業的,母親受訪時說她其實不希望孩子念這所高中,受他們當年求學一樣的苦。乍聽之下很開明,但仔細想想,那為何孩子還是念了同一所高中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其實孩子的家人潛意識還是希望孩子念這所高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只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時常提到自己高中時的生活,這其實就是一種無形的洗腦方式,孩子之後就會想要就讀同一所高中。他以為那是自己的選擇,實際上那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另一個母親也是表面沒有給孩子壓力,但是當孩子某科沒有拿到高分時,她失落的表情說明了一切,之後還會有意無意提及這件事,就顯現她其實是在意的;當孩子要申請大學時,她堅持孩子一定要說自己是純非裔血統好藉此有加分可能,但這學生實際上只有1/16之一的非裔血統,卻也得順著母親謊報自己血統的比例,就為了進入一所好大學。等到申請資料送出,她自己想要以平常心看待結果,母親卻在言語中透露她的期望:「我們就等著收到妳的錄取通知!」這種不明講的態度,其實跟明白要求的壓力層級是一樣的。母親一副尊重孩子的選擇,實際上那些選擇還是「有條件的選擇」,它們必須是安全的,仍舊可以通往高薪職業的。若不是有這番期望,當初就不會讓孩子念這所頂尖高中。念了頂尖高中,自然就需念頂尖大學,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金字塔頂端受人仰望,於是這些孩子就會一直在這樣的成就競賽中告訴自己:「再努力一點!」但哪天才是努力的盡頭,卻沒有人可以告訴他們。
公視因為這部紀錄片,也請來一些臺灣學生、老師與家長來討論「明星學校」這個主題。參加人員大部分是學生,其中大部分是高中生,不少是就讀北中南部的明星高中。看到組成份子,就明白這個討論主題雖然名為「明星學校」,實際上是想討論「明星高中」。討論針對六個問題,包括﹝1﹞明星學校的定義、﹝2﹞與父母經過明星高中時最討厭父母講哪句話、﹝3﹞若發高燒時穿著制服搭大眾運輸系統會不會做博愛座、﹝4﹞若在明星高中吊車尾是什麼心情、﹝5﹞若有同學說他已補習12年,他的心情大概是什麼、以及﹝6﹞若可以再選擇一次,會選擇念什麼樣的高中。每個問題都有三個選項供與會者選擇。首先關於明星學校的定義,多數人選擇「可以認識很多菁英,拓展人脈」,部分人選擇「資源多」以及「升學率高」另外兩個選項。發言的學生之一是建中學生,提到學校是老舊建築,講台都還是水泥鋪成的,所以不認為明星高中資源多;也有學生認為明星高中也不見得升學率高,因為只要學校成立升學班,即使不是明星高中,升學率也可以很高。關於最討厭父母經過明星高中時對自己說了什麼話,多數人選擇「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多,要有成果」,覺得父母不應該將孩子視為一種投資,要孩子以亮眼的成績表現回報他們投資的心力與時間。而關於穿制服是否會坐博愛座這題,多數學生選擇「會坐下,但會在身上貼上『我發高燒』的貼紙」這個選項。但一名來自建中的學生卻說他們現在除非以炫耀為目的,否則不會穿制服,而且不穿制服也比較能自在做一些違規的事,例如闖紅燈。另一名北一女的學生也說制服只有高一在穿,學生覺得穿上制服感覺外界就會要求她們符合更多社會規範跟背負更多社會責任,所以她們也是傾向不穿制服比較能擺脫束縛,闖紅燈也不怕被人知道她是北一女的學生而受到指責。提到在明星高中吊車尾,有差不多數量的人選擇「沒差,我還是進來了」及「我還是高人一等,我會努力」的選項。其中有一名來高雄中學的學生表示他選了「沒差,我還是進來了」的選項,因為他在學校三年因把心力投注在課外活動,導致學業荒廢,他除了被記了六大過之外還確定拿不到畢業證書。但是他卻因為頂著高雄的明星高中的光環,在外面辦活動時還可以找到願意資助他的人脈,讓他覺得就算他在明星高中吊車尾也無所謂,因為他仍舊是明星高中的一員,別人還是會對他另眼相看,給他特別待遇。談到對於說自己以補習12年的同學的心情揣測,大多數人都選擇「他一定很討厭補習」這個選項,發言者也大多著重在自己不喜歡補習,但是為了要達到理想的學業成績,還是得選擇這個方式加強學習。最後關於若可以再選擇一次,會選擇念什麼高中,大多數人選擇「在第一志願的高中當最後一名」,選擇這項的同學之一認為第一志願的高中有較多的資源跟人脈,所以她想要享有這樣的優勢但是同時也可以保有自己的特質。
針對節目中學生對於題目選項的發言,我有幾個感觸。首先是明星高中的定義。建中學生說他不認為明星高中代表資源多,因為建中建築很老舊。我想這凸顯了既得利益者的盲點。學生只看見了建築的老舊,卻忽略了所謂資源不僅限於建築物跟教室講台是否是水泥或金磚鋪的,它涵蓋的還有教育跟學習資源。就以我淺薄的想像來說,大學第一學府台大就在台北,它的教育、研究資源夠豐富吧?北部的明星高中都有機會跟台大合作,讓學生可以使用研究室的儀器,跟著大學教授做小型研究,甚至可以上大學開設的課程,更別提北部的明星高中常可邀請到專家學者或社會人士到學校演講,讓師生能有機會參加許多研習、增進知識。這些明星高中也有許多學長姊留下來諸多申請學校的資料及經驗可供參考傳承,讓這些後輩能夠在升學路上走得更平穩從容。但學生卻只看見設備老舊就直接斷言明星高中資源很少,無視自己高中三年享有了多少看不見的資源,想來也是頗可悲。這些天之驕子,可能從來沒有人提醒他們究竟擁有了什麼吧?但他們承認明星高中就是個集結菁英跟人脈的地方,可見他們也明白有機會認識許多聰明有才能的高手是很棒的經驗,說不定將來出社會還能借助這些人的幫助。我覺得明星高中應該是指有菁英學生跟較多資源集結的地方,這兩相結合又創造出好的升學率,才能讓學校「明星高中」的招牌繼續高掛。另外是提到穿制服這件事。建中跟北一女學生的發言,其實我不太能夠理解。我不懂的是他們進了第一志願的高中,卻又不想穿制服讓外人知道他們是這個學校的學生的心態。當他們說不想別人將社會責任加在他們身上時,我的疑問就是:所以進入第一志願的學校就只求那一瞬間的開心?別人不該對他們有更高的期望?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進了第一志願,別人理所當然認為你比較優秀,將來是會做大事的人,所以會以特別的眼光或更高的標準檢視你,這是必然的結果。若進了明星高中只想問權利不願擔義務,也只會讓外人看到所謂的「菁英」學生也究竟不過如此。再來就是關於選擇在明星高中吊車尾這件事。那名拿不到畢業證書的高雄中學學生利用學校的招牌募集資源這件事,完全證明社會對於明星學校的學生就是有多一分的好感與信任,但這也表示如果只是想利用學校光環來成就自己,最後自己的表現卻招致不好的觀感,久而久之,明星學校的光環也會因為這些人而變得暗淡無光,而那最後也是整個學校要承擔的共業。
公視這關於明星高中的主題討論,還有一個聳動的標題:消滅明星高中,教育更公平嗎?其實我一直覺得討論消滅明星高中是個奇怪的議題。人性本來就是慕強、慕名,社會企業都有龍頭,大學也有世界排名,為何明星高中就不該存在?若要說明星高中存在意味學生會承受過多壓力,我就會心生兩個疑問。第一,壓力是不必要的嗎?我們終其一生都不會受到壓力嗎?我們究竟是要讓學生等到出社會才知道什麼叫沉重的壓力,再來因為從來沒面對過什麼壓力而輕易崩潰,還是在他們成長過程就教導他們如何面對並克服壓力,讓他們將來在面對真實人生方方面面的壓力時能有較高的受挫力呢?第二,消滅明星高中後,教育真的會更公平嗎?看看洛威爾高中的學生的壓力難道是來自於學校制度本身嗎?不,那壓力源頭其實是來自於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沒有公立明星高中,父母還是會想辦法將子女往私立學校或補習班送,要不就是請家教。只要是能讓自己小孩有更多機會成功的事,父母就會盡其所能為其鋪路。最後仍舊是家庭財力或人力資源較多的孩子會勝出,也就是說教育本身從來都不是公平的。誤以為齊頭式的平等就是公平,或許容易讓我們陷入粉飾太平卻無視真相的陷阱。
看完了紀錄片《Try Harder!》與臺灣學生對於明星學校的討論,也引發了我一些思考。就讀頂尖高中、大學,的確是能為自己增加多一點成功的條件,所謂成功,也就是有好的工作。但洛威爾高中的學生之一談到「快樂」從來都不在考量範圍內,卻也明白點出一路背負父母期望,在廝殺激烈的成功之路上踽踽獨行的孩子可能沒有真正快樂過。這不是明星學校是否該存在的問題,這是父母態度的問題。但是為孩子畫好人生藍圖的父母態度就一定是錯的嗎?這可能也要再仔細思考了吧?
上一篇:Allow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