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上的玫瑰
「原本以為我能將美好回憶妥善打包
到頭來卻發現我能攜走的只有虛無」
我一直在那裡,孤單地站在遣返的人潮之中。戴著那頂漂亮的白色針織帽,安靜地站著,不敢移開半步,是為了讓你輕易找到我這個白色的身影。我不停地張望,船就快要開了,怎麼你還沒出現...你還好嗎?你究竟在哪裡?難道出意外了...你知道嗎?我著急,我憂慮,我快要下沉了...你一定要帶我走啊,為了我們的愛情!
我看見了,我終於看見了。你蹲在甲板上,匿藏起瘦削的軀體,戴著那頂黑色禮帽,壓得低低的,只冒出半個頭來。那顆原本熾熱的心,驟然冷卻了...我悲傷,卻不想被你發現那顆因急劇墜落而破碎的心。你不想讓我看見的臉,隨著海水的流動漸漸飄遠...
你,到底還在啊!
可是,一切卻提早結束了。
我的思念,將永遠停留在海洋,再也不能著陸了,永遠都不能著陸了。
【小島友子,
************
對《海角七號》的思念,是在完場之後。一直靜默的小島友子究竟是怎樣的心情呢?她怨恨嗎?或許縱使有恨,也早已隨風而逝了。畢竟,這就是人生,就是如此,也不過如此罷了。
從朋友口中聽說《海角七號》,曾一度以為跟韓國電影《觸不到的戀人》無異,看過後才發現當中隱含的文化底蘊非後者所能比擬。《海角七號》沒有甚麼激盪人心的場面,也沒有驚心動魄的鏡頭,卻有一股溫情在心中流淌,慢慢積聚沉澱。有著一種濃濃的思鄉情結。
朋友說,他無法理解台灣人對日本的那份情意,他認為有些人寧願認同日本,也不願認自己是中國人。我未有真切聽聞,故不敢苟同。不過從甲午戰爭到台灣光復期間,日本對台灣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留下的也不光是日本風格的古意建築,當中生活文化受到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甚至二戰後日本對台灣的經濟入侵也是一個重大衝擊。
觀影後,重新認識台灣文化也是一種奇遇,那是源於片末歌曲《野玫瑰》的遐想。這道歌曲引起我的直觀興趣,是因為中孝介在聽到月琴彈奏的反應,原來這首歌也有日文版,也就是片首茂伯哼唱的歌詞。由此可見,茂伯少年時代所接受的文化背景,正是日本殖民統治留下的痕跡。
這首來自德國大文豪歌德的詩句,也曾被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偶然的機遇下編寫成曲。象徵著年輕的少女在拒絕少年的追求後,被粗暴地奪去貞潔,而始作俑者的少年也為此承受心碎別離的痛楚。
在《野玫瑰》的旋律之下,鏡頭呈現了
Heidenroeslein 野 玫 瑰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Sah ein Knab ein Roeslein stehn, 他瞧見了俏立的小玫瑰,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一枝荒原上的野玫瑰,
War so jung und morgenschoen, 年紀輕輕,帶著晨曦般的美。
Lief er schnell, es nah zu sehn, 小伙子疾步到跟前看,
Sah's mit vielen Freuden. 無限的喜悅顫心扉。
Roeslein, Roeslein, Roeslein rot, 野玫瑰啊,野玫瑰,透著嬌紅,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荒原上的野玫瑰。
Knabe sprach: Ich breche dich, 小伙子說︰“我要摘下你,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你這荒原上的小玫瑰﹗”
Roeslein sprach: Ich steche dich, 野玫瑰說︰“可我卻會刺痛你,
Dass du ewig denkst an mich, 讓你永不忘我這野玫瑰,
Und ich will's nicht leiden. 因我不願受那愛的折磨。”
Roeslein, Roeslein, Roeslein rot, 野玫瑰啊,野玫瑰,泛出羞紅。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荒原上的野玫瑰。
Und der wilde Knabe brach 已經發狂的小伙子,
's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竟要硬摘這野玫瑰。
Roeslein wehrte sich und stach, 她自衛就來刺他,
Half ihm doch kein Weh und Ach, 可減輕不了被折斷的疼,
Muss es eben leiden, 還是要承受那被愛的痛楚。
Roeslein, Roeslein, Roeslein rot, 野玫瑰啊,野玫瑰,流出了血紅,
Roeslein auf der Heiden. 唉!荒原上的野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