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教養》過猶不及,管得多反而教不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出自《三字經》的這十二個字,相信備受大眾認同。雖然現今的孩子每天留在教育機構的時間遠比在家裏長,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依然深遠。如果說孩子是社會的未來,那麼未來如何,就掌握在各位父母的手中。近年我們的「未來」越來越令人感到憂心,校園欺凌和學童自殺的問題日益嚴重,而且似乎沒有遏止的趨勢。根據《香港01》2024年10月的一篇報導,香港過去十年間學童自殺的人數一直增加,截至2023年更按年增加28%至32宗,成為十年數據的新高;同時,2021年《香港01》引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公佈的《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劃》,香港學生遭受欺凌的普遍程度為29.3%,遠遠高於OECD平均水平。到底為甚麼會有如此觸目驚心的現象,各界眾說紛紜,或許來自隣近地區的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長谷川博一所寫的《過度教養》能夠給想知道答案的我們一些參考意見。
一打開這本書,前言的第一句就是「媽媽不要管?」配合上書名,不難理解這本書的主旨並不是教家長如何教養孩子,而是勸他們停止教養。如此離經叛道的立意,相信很多已為人父母的人還沒看下去已經皺起眉頭。但作者正是要指出「教養後遺症」所造成的各式各樣的問題,而且這些後遺症特別容易出現在媽媽熱心管教的孩子身上。作者通過總結自己替孩子和母親咨商的多年經驗,推導出這個與我們既有印象相反的結論。當然,父親在育兒的過程中也佔有重要的角色,不過本書想以媽媽比較容易接受的角度,讓比較接近孩子的母親意識到教養衍生的問題。從而改善母子關係,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那種所謂被教得很好的小朋友,在作者看來實際上是被要求當成大人的小孩。其中一個作者列舉出來的孩子小誠是一個老成可靠的小朋友,小學一年級的他每天自己設定鬧鐘,五點半起床,然後自己做早餐吃,在七點離家前會確認作業,複習,預習。看起來是無數父母心目中的完美榜樣,但到三年級時小誠被發現患有強迫症。被教養而成的習慣,更像是「順從父母」的一種形式,而不是「自發自動」,這樣的取態下孩子原本的自我沒有被認同,不利於他們自信與自尊的建立。再者順從更多時候是壓力下的產物,基於某種外力下選擇接受,這會壓抑了孩子原本的心情。久而久之,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長期壓抑情緒下成長的孩子就容易發生問題。
相信所有媽媽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教養的另一面更像是控制。「不要XX!」「去做XX!」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母親的教養更多時候是簡單暴力的指令。當孩子拒絕執行或者不能好好執行時,隨即之來的是抱怨和責罵,這種模式更多是候像是「父性」的上下主從關係。但小孩的心還很纖細,他們更需要耐心和包容的「母性」。對於作者的看法,在認同之上,我想到現今的育兒趨勢越來傾向提早把小孩變成大人。不知從那時開始「嬴在起跑線」上的論述不停把人類的起跑線越推越前,現在學前教育越來越早,要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恨不得孩子一出世就把這一輩子要學的東西學完。在他們連走路都不會時,就已經要加入內捲的行列了。其實在孩子的世界他們一點都不急,卻被越發焦急的大人們迫著走。在父母的干涉下,孩子的自由不停被壓縮,作者說過「所謂的自由就是指大人無法出手幫忙,因為這樣才可以給孩子帶來美好的體驗。為了突破難關,孩子們一定要自己思考、自己行動,自己反覆試誤學習。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性與社會性,並能自然而然地習得常識。這樣實行的結果是,小孩毫無困難地被好好的教養了。」但現今自由也逐漸遠離人類的童年了。
在上述提到過的學童自殺報導之中,也指出香港6歲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有24.4%受到精神疾病困擾,當中過度活躍症(ADHD)佔10.2%,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佔8.8%,這類問題也跟教養脫不了關係。作者在書中也有提及到「教養後遺症」如何延伸成這些心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更像是「育兒的方向」出現了偏差,而不是普羅大眾所認為「教養的方式」不對。所以作者想勸說察覺孩子出現問題的媽媽停止教養,不要去看教養書,是因為改變控制的方法,並不能還給小朋友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
生活在這個時代,不難理解家長們的焦急,因為家長們也正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所以更希望能為孩子打造更好的前程。但在剝奪快樂而來的幸福,是否真的能讓人幸福呢?香港電影《年少日記》的男主角,父親就是一個望子成龍的嚴父,最後迫得長子走上絕路,整個家也四分五裂。那位父親到死前對此事仍耿耿於懷,跟次子的關係亦形同陌路。他們的故事讓我更能理解長谷川先生的祈願:「我希望大家都有的幸福,並不直接以業績、收入、地位,或是靠另人所給予的高評價而來的。而是能夠無條件地自我肯定,並時時打從心底覺得『我能活著,真好』,這就是我所謂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