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8 13:20:13Mina

郁達夫【薄奠】

一、 郁達夫生平簡介

[基本資料]

郁達夫(AD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出生于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郁達夫3歲喪父,7歲開始在家鄉受啟蒙教育,1913年長兄郁華奉使赴日,他即隨同赴日本學習。1920年回鄉與舊式小腳的孫荃結婚。192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束裝回國。後流亡印尼時遭日軍殺害。

[寫作背景]

郁達夫從少年時代起就愛讀小說、戲曲,對中國古典詩文有濃厚興趣,在日本留學期間,飽受屈辱和歧視的異國生活,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也使他憂傷、憤世。他從研究經濟學轉而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留學期間又廣泛涉獵了外國文學,閱讀大量中英日德文學書籍,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例如盧梭、屠格涅夫、杜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潤一郎和佐藤春夫等影響,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表現自我的真摯感情。使他在小說創作上,盡情的傾訴對舊社會的反抗情緒,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悶,深刻描寫了當時青年們處於軍閥統治下,找不到出路的痛苦。

[文壇風格]

民國十年七月郁達夫與一些留日的文友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田漢等人於上海成立創造社,前期主張浪漫唯美的文學,較傾向於「自我表現」。他們側重自我表現﹐較少客觀描繪。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都帶有濃重的主觀抒情的色彩。在他們的作品﹐對於當時黑暗汙濁社會所懷的不滿﹐主要不是滲透於現實本身的細密描繪和深入剖析之中﹐而是直接發為大膽的詛咒和強烈的抗議。因此﹐熱烈的直抒胸臆﹐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態的心理描寫﹐往往成為創造社作家表示內心激憤和反抗的必要方式。作為藝術上的特點﹐這些又是形成他們創作的浪漫主義傾向的因素。同年(1921)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沉淪」是第一篇,也是奠定他文風的作品。他以後的作品更是出不了這種主觀感傷的範圍。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沉淪」深刻地表現了受壓迫的流日學生的憂鬱性格和變態心理,呈現郁達夫對週遭事物的關切與細膩。
自1932年小說「遲桂花」發表後,郁達夫的筆調更顯詩情畫意。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懾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間,寫有不少文筆優美的游記。所寫山水遊記和詩詞一般,具有「名士氣」。
晚期於「星洲日報」擔任主編期間,文筆轉向政論、短評、和舊詩詞。


二、 郁達夫選文【薄奠】評論

【薄奠】一文有人認為是小說,有的人認為是散文;這篇文章中敘述作者與一車伕以及社會中隱隱所呈現對下層階級的壓迫。

一開始作者因聽完了戲,卻搭不到車回去,走著走著信心動搖了起來,含糊問了一車夫,那車夫居然「恭敬」的點頭答應,與其他因為大風、因為時段繁忙而強行索價的車夫顯的格外不同,甚至對作者說:「我們是街坊,還拿錢麼?」反倒使作者感到難為情,而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錢給盡了他。

也許就是因為這處在社會較低階層的人,顯示出一種謹慎勞動者特有的表情,一種沉默忍受的態度,「好像在默想他的被社會虐待的情形是應該的,又好像在這沉默忍苦的中間,表示他無限反抗無限掙扎的樣子」,因而使作者生出「無限的感慨來」,使作者產生一種同理心,思索到自己的困境,自家辛酸的身世。這也許是作者本身對自我不滿,對社會和自我批評與同情的一種投射作用。
在文中作者的筆觸是憂鬱而自憐的,當他碰著那車夫的大部分時後,是出現在日暮、午後、要不就是在晚上,灰灰暗暗的,伴隨著爭執、吵架、和哀逝。

其中,「錢」在全文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開始,作者因錢不夠才搭上那車夫的車,然後作者因口袋裡沒幾個車錢,而聽到車夫夫婦的拌嘴,因為物質的不滿足,因為家庭的壓力,因為錢的不夠,所以貧賤夫妻百事哀,而作者自己也並不富裕,醫藥費用剩的盡作了車夫的「薄奠」,這對社會不健全階層生活的反動,作者在最後狠命的叫喊著:
「看什麼?這可憐的拉車者,是為你們所逼死的啊!」

即便是藉著遊賞、學習醉生夢死,作者現實中的不滿仍無法排除,一直悶悶受著一種抑鬱不平的氣,但他看到一個善良、勤勞卻因為處在社會中的夾層中的可憐車夫,辛苦的、拚命的求生存著,卻也免不了因「意外」而死,在工作中死亡。
作者藉由與這車夫間的互動,一種象徵性的投射意義,將其不滿發洩出來。


nbn 2009-02-04 11:48:22

j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