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4 13:08:13石牧民
後諧和居日記.六月二十四日 - 愛情何妨翻譯
這裡面有一本書、一首情歌、一封情書,和不只一個我自己。
一些日子以來,我閱讀印度裔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1982年的小說《Midnight’s Children》(午夜之子)。作者魯西迪的想像力同文風一樣高蹈飛揚,小說裡狂野生猛的魔幻筆觸俯拾即是。歷史、國族與個人命運交織交織交織,澎湃深刻的體裁和魯西迪說故事的企圖心都教人讀得痛快淋漓。《Midnight’s Children》的引人入勝令我一刻不忍放下這近六百頁,理當令人望而生畏的大書。
近一個禮拜當中,深深被魯西迪當真可以說是無畏驍勇卻也細膩精準的魔幻寫實筆觸吸引。難以自拔的程度,令我對於自己竟然即將要說出「當我在紐約街頭漫遊,經常不期然遇見我自己」這樣一句話,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當我在紐約街頭漫遊,經常不期然遇見我自己。
作為一本看似自傳體例的小說,《Midnight’s Children》令我開始用「故事」的角度看待生命。每一個靈魂,每一個生命,不免都是、都有其故事。如果願意,人人都可以是關於一己的故事或者小說的敘事者。而《Midnight’s Children》的精彩之處,正是它讓我在還沒有說完前面那一個念頭之前就想到:嘿!我怎麼會想當然爾地以為一個生命就只會是一個首尾連貫的故事?
沒有結果的戀情就是個未竟的故事,與時俱變的性格不免衍生新的故事……。用故事的角度去思考生命,那麼誰都會有一些來不及鋪陳就已經結束的經歷,甚至未經落實就已經幻滅,於是來不及成為故事的念頭。叫做生命的我們的故事,有好多頭緒;有一些頭緒斷了,有一些頭緒亂了,有一些,遺失了再也難尋。那麼,會不會有一些自己,其實沒有跟著我們以為完整的自己與時俱進呢?會不會有一些自己,從我們裡面斷了出去、亂了出去呢?
會不會,就這樣遺失了。自己遺失了自己。遺失的自己在不知情的自己的不知情當中遊蕩遊蕩。直到自己都不確定自以為的自己是遺失掉的自己,還是不知情的自己…。直到,
在紐約街頭漫遊,不期然遇到自己。
我不期然遇見的自己,是聽爵士樂的那個。聽爵士樂的那個,還以為自己愛著的是初戀的情人。因為他和他的戀人,用共同琢磨對於爵士樂的愛好堅固他們的戀情。他喜歡繁複擁擠的咆勃(bebop),她喜歡雍容輕款的搖擺(swing)。他喜愛她,蔓延到搖擺。我不期然遇見的那個,喜愛爵士樂的自己,所以到今天依然聽30、40年代的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
那個喜愛爵士樂,到今天依然聽比莉.哈樂黛的自己不期然遇見我,才發現自己沒有發覺我後來愛上了叫做張咪咪的女孩。也才發現,自己好多年以來仍然聽的比莉.哈樂黛搖擺著吟唱歌頌著的早就已經是那個叫做張咪咪的女孩……
我告訴自己,那個女孩我們現在叫她至尊寶。我和不期然遇見的自己一起找出好多年以來仍然喜愛的愛情頌歌,比莉.哈樂黛1934年錄製的〈The Very Thought of You〉。歌曲裡有比莉.哈樂黛姣俏的嗓音,有薩克斯風手李斯特.楊(Lester Young)悠揚更雋永的伴奏;所以,有愛情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