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4 12:37:11Jimrea

「比小說還離奇」──電影《口白人生》 (小心有雷)

如果某天一覺醒來,發現有人正在「口白」你的人生,你該怎麼辦呢?

 

這就是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片名其實告知了電影的一切。這是一個比小說還要奇特的故事,因為它的確存在於真實世界,但弔詭的是,它又是一部虛構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一個穿梭於真實與虛構(Fiction)間的故事。還真是切中人生的本質。曹雪芹不是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還真令人摸不著頭緒。

 

 

這部片其實頗有文學意味,整部電影總是充滿著narratornarrating,頗令我回想起數年前的暑假參加研習,被迫浸在敘事理論中的特殊經驗。片中的主角哈洛,是個偏執狂,對數字有著狂熱,做的也是一絲不苟的稅務工作,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走路,很少說話,鮮少朋友,幾乎將所有時間都奉獻在工作上。敘事者說,哈洛過著一種孤獨(solitude)的生活,唯有一支多功能腕表陪伴著他。然後某一天,他發現有個聲音,正在口白(narrate)他的人生。我覺得narrate這個字用得很好。或許作者正是從敘事學得到的靈感,這個聲音正是external focalizer,也就是第三人稱的敘事觀點,哈洛活生生地活在一本小說裡了。可怕的是,這還是別人寫的故事。試想,小說中的人物開始有自我意識了,像是林黛玉開始反抗曹雪芹給他的悲哀命運,或是達西先生要求變得活潑一點諸如此類。總之,哈洛的生活大受影響,原本規律的生活開始走調,旁人對其心不在焉頗有微詞,但哈洛也只能這樣渾渾噩噩下去。我對主角哈洛的生活頗有共鳴:若當初選擇去當個一絲不苟的稅務員或是圖書館員會不會比較幸福?

 

這樣的狀態一直沒有改變。直到某一天,哈洛聽到自己將被敘事者「賜死」的消息,他始覺得事態嚴重,求助心理醫生無效,最後找上一位文學教授。這位看似漫不經心、風流倜儻的文學教授,果然看出哈洛深陷的難題。他舉出一個相當「專業」的問題:這是悲劇還是喜劇?為了瞭解哈洛的這場好戲,文學教授舉出喜劇與悲劇的基本要件:喜劇男主角通常會遇到一位很討厭他的女主角,兩人歷經無數曲折的奇妙過程,最終兩人還是在一起了。這是以喜劇收場。剛好哈洛遇到一位美麗的女子,他正向他查稅(哈洛的正職是查稅專員),女子正對他滿懷恨意,於是哈洛決定展開兩人的關係,試看有無「喜劇」的可能。你猜怎麼著?女子真的愛上了他,哈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因而更不想死了。最後他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了那位敘事者,那位正在「口白」哈洛人生的創作者,原來她是一位飽受寫作困擾的女作家,正在苦思哈洛故事的結局。哈洛求女作家放他一馬。此劇的高潮便是哈洛與女作家的相見,敘事者與他筆下的小說人物的第一次接觸,也改變了女作家的生活。原本一直困在寫作困境的作家,一下接觸到真實的生活,才發覺自己原來一直如此冷酷。最後,女作家改寫了結局。我以為是個再美好不過的結局:原來不想活的想活了,原本不愛的愛上了,原本不快樂的快樂了。儘管哈洛還是重傷了,不過卻變成了英雄,孤獨害了他也拯救了他,從此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當文學與真實生活交織在一塊,我想那的確是一種很特殊的感受,雖然也很容易被說成是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祝福大家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很生硬的結尾,不過才是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