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忘記──米蘭昆德拉《笑忘書》書摘
繼上次推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輕》後,這次我想推薦的是米蘭.昆德拉的《笑忘書》。李歐梵教授談《笑忘書》,直說:「恨不得把書中的每一句話都背下來,以便日後慢慢咀嚼,體會它的『好處』」(註一)的確,米蘭昆德拉的小說有著一種穿越的特質,類似像宗教經典,脆弱無助的人往往能在字裡行間得到一些啟發或是鼓勵,或者單純地指出生命的真相,幫助我們看清事實。前陣子的自己過得有點走樣,像個待在黑暗地穴過久導致缺氧的落魄信徒,祈禱上天再給一個神諭,以便再挖個洞穴將自己掩埋。然而,自己不先振作是不會有奇蹟的。詩人鴻鴻曾說:「文學在面對許多生命情境時,實在緩不濟急,甚至只顯得隔靴搔癢」,儘管如此,詩人還是誠懇地說「幸而有詩拯救了我」(註二),我相信文學還是有著拯救的力量,儘管只有那麼一點點。
我依然還是秉持著讓米蘭.昆德拉親自現身說法的方式呈現(可見我對自己的評論還是沒自信),但這次我做了一個新的嘗試,依然是擇取出自己頗受感動的片段,但做了些許分類,須說明的是,這些只是我個人從這本書中所體會出的「好處」,無關小說評論。
◎ 困惑展示
兩個鞋匠可以相安無事地活著(只要他們的鞋店不是開在同一條大街上)。但是一旦他們開始寫有關鞋匠之命運一類的書,他們便開始擋彼此的路了;他們會開始懷疑,當那麼多別的鞋匠活著時,我這個鞋匠也有機會活嗎? (126)
◎ 慾望襲擊
他突然覺得整件事是那麼愚蠢、荒誕和幼稚。這不是有計畫的,或者是實際的,只是被一種無可控制的情緒所驅使的,很想把過去盡力拽回來一拳擊碎,很想把那張繪著他青年期的油畫撕成碎片,是一種無法控制的強烈慾望,而如今仍然落了空。
◎ 未來的真相
人總是高聲疾呼要創造一個較好的未來。這不是真的,未來是一片平淡無奇的空無,是誰都不會有興趣的。而過去卻是充滿著生活,急切地要刺激我們、煽動和侮辱我們,引誘我們去破壞它、重畫它。人們想成為未來的主宰的原因,是想改變過去。他們搶著要插足於修改相片和重寫傳記及歷史的工作室中。(33)
◎ 圓圈理論
打那個時候開始,我逐漸明白了這個圓圈之神奇特性。如果是一排隊伍的話,你一旦離隊,你還可以再插隊回去,隊伍的隊型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圓圈就不同了,一旦合攏就插不回去了。所以說,行星繞著圈子轉不是巧合,當一塊隕石從星球上甩出來,便會由於不可抗拒的離心力而脫離那個星球。我便像離開行星的一顆隕石一般,脫離了這個圓環,直到目前為止我還不停地墜落呢。有些人一直待在這個圓環裡,直到死為止,另外一些人在脫離之後摔得粉身碎骨。後者(我那一批)對那種圓圈舞一直保持緘默式的念舊。總而言之,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每樣東西都圍著個圓圈轉的宇宙中。(81)
◎ 目的未知
「得了,得了,塔美娜,不要撒謊了。沒有人會走了那麼長遠的一段旅程,而事先還不知道目的地是什麼。妳一定要學會不撒謊才行。」(199)
◎ 人生之路
交響樂是一首音樂史詩,我們可以將它與一個旅程相比,這個旅程所經歷的是無止境的外在世界,不停地延伸,愈來愈遠。變奏曲也是一個旅程,但是所經歷的不是外在世界。你可記得巴斯噶在《思維論》裡提到人是如何地生活在無窮大和無窮小的深淵之間?變奏形式的旅程是指向那第二種無窮,是萬事萬物所包含的內在的千變萬化之無窮。(192)
◎ 解除苦痛之道
LITOST是當一個人突然洞悉了可憐的自我而產生的痛苦。對個人的痛苦,一般的補救辦法之一就是愛。一個被完完全全愛著的人是不會有痛苦的。所有他的不是之處都在一雙神奇的愛的眼睛之下變得無暇了,於是使得那不協調的踢水動作和水面上前後動著的頭也看起來覺得可愛了。(143)
◎ 自信
只有詩人自己了解他所寫的東西價值何在,別人要過了很久以後才會明白,也許永遠都不會明白。一位詩人一定要有自尊,沒有自尊他便背叛了他做了一輩子的事情。(162)
◎ 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歷史是由一系列短暫變化所組成的。永恆的價值是存在於歷史之外的。它們是不變的,所以不需要記憶。忽薩克是永恆之總統,不是朝生暮死之總統。他是跟兒童站在一邊的,兒童就是生命,生命是「看、聽、吃、喝、拉、撒、跳入水中和仰望蒼穹、笑和哭。」(218)
◎ 預言
「孩子們你們便是未來。」他說,直到今天我才了解他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意思。孩子們之所以是未來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將來他們會長大成人。不,原因是人類正一天天地往童年的方向邁進,童年便是未來的寫照。(219) ( 註三 )
註一:李歐梵:〈「東歐政治」陰影下現代人的「寶鑑」-簡介昆德拉的《笑忘書》〉,錄於米蘭.昆德拉著、呂嘉行譯:《笑忘書》(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頁277。
註二:鴻鴻:〈後記〉,《女孩馬力與壁拔少年》(台北:黑眼睛文化,2009年),頁151。
註三:每段文字後的引號皆為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