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7 14:44:39回聲

羅慧夫仁心巧手 彌補人間缺憾




羅爺爺,謝謝您給我一張完整的臉,讓我可以面對社會、面對人群。」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去年成立20周年,20年來,在羅慧夫醫療團隊的巧手仁心下,共有2萬5千多人次的唇顎裂、小耳症、先天顱顏畸形者,接受矯治手術及社會心理適應服務,不必再帶著畸形的面容過日子。但是,現年83歲的羅慧夫,為台灣服務奉獻的,其實遠遠不只這些。

整頓馬偕醫院 禁收紅包

1927年出生的羅慧夫,是家中獨子,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密西根的醫院擔任外科、整形科醫師。1959年,羅慧夫輾轉接到當時馬偕醫院院長夏禮文的求才信,在疼惜病人、發揚上帝愛的考量下,32歲的羅慧夫就以醫療宣教士的身分,帶著教會奉獻的400美元,舉家搭機來台。

抵台後的羅慧夫,先學半年台語,之後接任馬偕醫院院長。但當時的馬偕,設備簡陋、醫療器材不足,而且好幾個月發不出薪水,他不斷向美國爭取器材、藥品和人力支援,為了提振工作效率,也以身作則,中午從不午休,同時要求在外開業的醫師專勤看診,違者開除,並嚴禁收紅包陋習。

拜師學藝 彌補唇顎裂缺憾

身為整形外科醫師,羅慧夫一直對顏面傷殘、尤其是俗稱「缺嘴」的唇顎裂患者,投注最多心力;他很希望能用一雙巧手,彌補上帝造人留下的缺憾。由於自認醫術不夠純熟,羅慧夫還專程返美拜師學藝兩年,學習唇顎裂整形手術,並在196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



羅慧夫在馬偕服務的16年期間,開創了無數個第一:第一個加護病房、第一個灼燙傷中心、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第一個自殺防治中心;而他心中永遠的第一,是讓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

關懷貧困弱勢 代付診費

以病人為重的羅慧夫,常要求醫師不僅技術好,更要有醫德,不要讓病患承受不必要的折磨。曾有醫師因為開刀延遲了門診時間,導致20多名病患枯等兩小時,羅慧夫知道後,就不假辭色罵他;還有一名醫師縫合傷口稍有瑕疵,羅慧夫也堅持要他拆線、重縫,因為這條線一旦上了病人的臉,就是一輩子,絕不能馬虎。

對於應回診而未回診的病人,羅慧夫會打電話或寫信問候,一旦發現是因家境貧困,他會代出旅費或診費,讓患者把病看好。但接近他的人都知道,即使身為院長,他在台灣只是租房子住,穿的也是便宜的成衣,可是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從不吝嗇給予。

長庚創院院長 教學嚴格

1976年,在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力邀下,羅慧夫離開馬偕,轉任長庚醫院創院院長兼整形外科主任;3年後,他辭去院長職務,專職整形外科。他說,人只有一雙手,選了唇顎裂修補,就要做到頂尖,其他領域必須讓別人來才行。

律己甚嚴的羅慧夫,在教學上傾囊相授,但也是出了名的嚴格。他把學生訓練好之後,會盡量送他們出國學習尖端技術,因此造就國內無數名醫;他在長庚領導的整形外科更是聞名國際,來台接受訓練的各國醫師高達3百人以上。



成立顱顏基金會 獲獎無數

本著「一個唇顎裂手術只需要一兩個小時,卻可以重建孩子一生」的信念,羅慧夫在1989年捐出300萬積蓄,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幫助唇顎裂暨顱顏患者,而且他不只努力修復顏面傷殘,也想盡辦法讓患者擁有自信,重拾尊嚴。

1981年,長庚醫院頒贈羅慧夫「永久榮譽院長」一職;1993年,他獲得「吳尊賢愛心獎」;1994年得到相當於整形外科諾貝爾獎的「麥林尼克獎」;1996年更榮獲厚生基金會頒贈的「醫療奉獻獎」。

退休返美 千人握手話別

1999年11月,羅慧夫結束了在台40年的行醫生涯,返回美國定居,在他返美前10天,總統李登輝特別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表彰他對台灣醫療的貢獻。

在顱顏基金會舉辦的惜別晚會中,上千名顱顏兒和家屬到場,依依不捨與「羅爺爺」握手話別;而在馬偕醫院的感恩禮拜中,104歲和90歲的老馬偕人,也親自前來歡送「阿兜仔」院長。



不過,正如羅夫人說的,「在羅慧夫的人生裡,永遠沒有退休這兩個字,哪裡需要他,他就會出現在那裡。」返回美國的羅慧夫,除了積極募款協助東南亞唇顎裂患者,他率領的醫療團隊更是四處義診,足跡遍及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緬甸、中國山西、青島等地;羅醫師本人也曾受邀到巴拿馬、南非、坦尚尼亞、肯亞進行醫學交流。

樂天知命 上山下海義診

信仰是羅慧夫的工作動力,也養成他樂天知命的性格。但他的人生也曾遭受磨難,例如改革馬偕醫院時飽受黑函攻擊;他也曾經病魔纏身,包括1962年罹患結節性紅斑症、1992年發現攝護腺癌、1997年攝護腺癌復發。儘管如此,他依然豁達面對人生。

2009年4月,顱顏基金會第12次到菲律賓義診,高齡82歲的羅慧夫,仍然坐10多個小時的飛機,從美國飛到菲律賓與醫療團會合,而且這12次義診他都全勤,每天跟著年齡比他小40、50歲的年輕人一起工作,上山下海。



愛彌補殘缺 擁抱全世界

去年顱顏基金會成立20周年慶祝會,羅慧夫與太太白如雪,再度搭機來台出席慶生會,並用流利的台語感謝20年來幫助基金會的人,真情流露,感染在場每個人;不過大家心中最想說的,都是感謝羅醫師為台灣的付出。

顱顏基金會成立20年,足跡已踏遍8個國家,進行大小義診近60次,服務超過1200位唇顎裂患者;醫療團隊本著羅醫師的座右銘「Love Makes Whole」(用愛彌補),讓他的大愛走出台灣,擁抱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

 

照片來源:羅慧夫顱顏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