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及Ⅱ:與童年的自己完成了自洽的返鄉之旅
我是兩部連著一起看的,按順序連著看,挺好,感覺似乎是近年來看過最舒服的台劇了。
潮汕人是個很神奇的存在,聽到粵語,會有種莫名的親切感;聽到閩南語,有種比聽到粵語更親近些的親切感。無他,因為從發音到意思到習慣,從根上說,潮汕話跟閩南話更親近些,畢竟它是屬於閩南語系下的一個分支。
看這兩部劇,感覺就像在看鄰居家的小故事一樣,很家長里短,很平和。;而這種平和,放在現在其實是挺難得的。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第一部甚於第二部,可能大部分的續拍劇都很難超越前作,但就算如此,在我看來,第二部依舊還是可以一看,至少不落下乘。
時空線上,用的是倒敘插敘相間的敘事,大的主線是小時候在台南的陳嘉玲,以及長大後在臺北奮鬥的陳嘉玲。
劇集開始,陳嘉玲在臺北奮鬥多年,有愛情,有事業,結婚的話就連房子都有了,所以從一個普世價值的角度來看,台南小鄉村裡的藥店小碧玉經過自身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學校,去了臺北經過自己的奮鬥之後收穫了愛情,事業,家庭,從此擺脫了鄉村紮根在了城市……
劇裡說,她將近四十歲。也就是說,至此時,她已經為此奮鬥了大半輩子。
諷刺的是,這一切看似牢不可破的,轉瞬間化為烏有。
所謂的事業是什麼,是總裁專助,聽起來威風八面,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公司的不靠譜的小老闆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小保姆,給小老闆準備水果,替老闆娘盯著老闆吃藥,替老闆小三辦事,諸如此類……她甚至不只是老闆的特助,更像是老闆相關人員的保姆吧。
愛情呢。我其實覺得江顯榮也不錯,甚至覺得他的角色比陳嘉玲的性格還更好一些,雖說似乎有點媽寶男的感覺,但其實也還好,至少在大是大非方面,他沒什麼大的詬病。只是幾年的愛情長跑以及馬上結婚變成夫婦的身份轉換讓陳嘉玲無可適從,而劇裡又剛好給她安排了一高富帥Mark邂逅並對她大獻殷勤,無所適從的陳嘉玲幾乎立馬就淪陷了,雖說沒有。
就是這樣一個邂逅,讓她開始了對自己的生活的反思;或者說,一切迷迷糊糊的反思並不影響她做衝動的決定,我們不去考究她為何決定,但她是決定了——分手,離開臺北回台南。
看劇的時候這一段我覺得有少許突兀,尤其是江顯榮,我覺得他多少似乎有些無辜。
當然,陳嘉玲和江顯榮分手,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吧,但是顯然劇中的交待並不很細緻。如果說,Mark的出現只是一個偶然的契機,不管是不是Mark,那個時候應該會出現這麼一個人,他的作用是提醒陳嘉玲,她的人生應該要發生轉變了,她和江顯榮的情感也要告一段落了,然後她就順水推舟地發生了,一路往前。
好在,陳嘉玲的性格介乎作與不作之間,再往前一點點,她的性格就會讓人覺得反感,但好在,這個度始終被拿捏住了。
就比如她與江顯榮分手,被公司辭退,然後回台南,這一段乍一看是挺作妖的,但再一看其實也還好——工作上的抓狂與暴發是壓抑了太久後的反彈,愛情上與Mark玩火拼與江顯榮分手,感覺似乎也是太久的穩定情感之後需要刺激,似也說得過去。所以,她再稍微用點力,就會讓人覺得她其實在作妖,然後就會反感;而分寸感,好在一直都還在。
我覺得這其中,片中不停穿插著小陳嘉玲的童年,小陳嘉玲的存在應該是居功至偉的。
年至中年的陳嘉玲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我覺得劇集似有這樣的企圖的——它想用童年的陳嘉玲來勾勒出成年後種種的成因,但其實整劇看下來,這種勾勒似乎並不太成功。
或者說,這中間的關聯其實被弱化了。所以看下來,只能說它是用倒敘以及插敘在斷斷續續地講一個故事,但一大一小的兩個設置,多少有點浪費了這整個架構。
如果說,這部劇只是講一個中年的陳嘉玲,或者只講一位童年的陳嘉玲,其效果其實是打折的。
一大一小的設置,在我看來是挺討喜的。你看一部劇,又像看了兩部劇——一部時裝劇,一部年代劇,而這兩部劇,又相互有關聯,這就挺過癮的了。如果只是單一地看陳嘉玲的臺北折翼返鄉記,或者看陳嘉玲童時成長記,其效果與目前展現給我們的,絕對不只打對折;單拆,可能很平庸或者僅僅只是及格線,但合在一起,很有那種1+1>2的效果,在我看來,算是佳作了。
如果是當地人看,他們會關聯社會的變遷,可能感觸會更深一些。但好在,潮汕平原和閩南習俗其實很多東西上接近,所以看著,頗有些親切感。
在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從大都市奮鬥了大半輩子然後返鄉的故事,基本可分為兩種——衣錦還鄉或鎩羽而歸。
陳嘉玲這個故事,怎麼看都是第二種。但好在,所有事都不是非黑即白,所以,陳嘉玲事業愛情兩失利,人到中年回歸故里,而父母看著落魄歸來的女兒甚至擔心她連吃飯的錢都沒有……這不是鎩羽而歸是什麼?
落魄者的故事沒什麼好看的,所以陳嘉玲的回鄉之行,多少被拍成一個回歸自我尋找本我的故事。
現代人的感動都很廉價,所以我還是挺受感動的。到第二部,懷孕的陳嘉玲帶著懷疑丈夫出軌的媽媽以及被丈夫家暴的洪育萱一路暴走,我就相對比較無感了。
我喜歡第一部甚於第二部,尤其喜歡第一部裡陳嘉玲小時候的那部分——阿公,阿嬤,爸爸,媽媽,阿姑,育萱……每個人物都飽滿且不拖遝,我幾乎喜歡劇裡的每個角色,作為角色本身。
可能,喜歡這部分是因為那時候的種種,跟我小時候的種種都如此相似,加上閩南語帶來的語言上的親近,以至於多少挑動了我那回憶深處的某個情意結。
我一直覺得,小時候的陳嘉玲比長大的陳嘉玲好看太多,所以第一季的最後,陳嘉玲買了小時候所有小孩都害怕的那間鬼屋,然後在鬼屋的院子裡遇到了她小時候的自己,一大一小玩得十分開心。
這一段,也許就是陳嘉玲整部劇裡回鄉的最終意義了,她找回到了最初的那個自己,最本真的那個自己,整一個回鄉的終點,她終於跟自己,完成了一個自洽。
這也許也就是我為什麼沒那麼喜歡第二部的原因吧,因為第一部的收尾,已經完全了整個劇情的一個閉環,在那個閉環裡,故事在那裡收尾,其實是挺完美的,再往後做,多少有點狗尾續貂了。
第二部,阿嬤走的那一段,讓我也懷念我自己的阿嬤,很共情。但除此之外,其實我覺得,還好,就真的還好——作為一部能稱為佳作的續劇,還好,算不上很好。如果沒看,看完第一部,其實就可以停下了,這樣的觀感會更好一些。
20221006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