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17:09:59淡雅

過好生活,只需放寬心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來到精舍學習修行已經多個年頭,說真的,靈界的現象與事件,比現實生活還要來得變化多端及千變萬化。為什麼這麼說呢?最近某位師姐出國,因為參訪當地廟宇後回來發生干擾的事情。突然想到,自己這十年內會有機會去拜訪當地,於是想先避開這些相關的行程。

 

每個國家為了發展觀光旅遊,都是無所不用其極在準備和建設國內的旅遊勝地,有些更是帶有傳奇色彩的宗教聖地。如果不是來到精舍學習,自己或身邊的人出國旅遊,也會到當地興盛的教堂參觀,或是到有神佛像的地方參加祈福活動。

 

但現在聽到這些會覺得很恐懼,會擔心自己變成那些所謂「神明」抽福報的肥羊。輕則那些神靈會自導自演讓你生病,等你花了許多時間、看了各種醫生,還是找不到治病的方法時,只能再去祈求神明讓你康復;重則就是被抽龐大的福報,讓你缺少福報後生不如死。

 

來到精舍修行後,體會到我們人生一切的福報,其實都是自己造化、自己修來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手心向下,盡可能地為眾生付出。身體力行像佛菩薩一樣,成為自性化身佛,隨緣去幫助身邊一切的人、事、物。

 

不當的念頭,往往會伴隨可怕的副作用或執念,因此我當初只是看了文章,隨口一問,就有師兄姐跳出來提醒,千萬不要再多問,反而會招惹干擾與麻煩。謝天謝地,幸好我有問,也才更明白,以後有很多的靈界事物,自己得當心。

 

(分享完畢)

 

許多的干擾都是自己招感來的,尤其現在磁場混亂,有不當的想法就會有意念波動,此意念波動會遍虛空法界,於是想什麼便來什麼,讓自己「心想事成」。因此《六祖壇經》要我們無念、無相、無住,念頭過了便過了,不要念念相續不斷,緊緊抓著不放,然後在裡面大做文章,自編、自導、自演。

 

修行不是要人們斷絕一切人事物的往來,搞到自己變成孤家寡人,跟世間格格不入。相反的,修行人要融入人群,學習與人為善,然後藉著與各種人相處,來反思與改正自己潛在的盲點。好比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生活15年,表面看是在躲避來自四方的追殺,實情是在示現後人,讓我們明白不是只有順境才能修行,而是任何地方都能修行,磨鍊自己,才能提升,逃避違緣的境界,永遠不能提升。換句話說,處理問題的本身並不是難處,而是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有什麼想法!

 

精舍常提醒世人「不要攀緣」,因此有人誤解了修行,以為修行便是不要多管閒事,因此不修行前還能熱心助人,修行後反而怕被干擾、怕被抽福報,因此封閉內心,讓修行變成「自了漢」。實際上,有沒有攀緣要從「發心」上來看,若發心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便是攀緣;若發心是為了眾生的利益,那便不是攀緣,反而要努力去計劃,要積極去奔走完成。

 

精舍讓世人明瞭進入非正法的宮廟亂拜、亂求,可能會被干擾、會被抽福報,目的是提醒世人要多個心眼,切莫只著眼於眼睛所看見的表相,不是讓眾生因此生起恐懼心,然後以為每個人都是意有所圖,這樣過日子好比在作戰,只會讓自己疲累不堪。心正行為自然正,無論身處何地,都要讓自己融入當下的環境,從腳踏實地的生活中汲取力量,再去創造自己生命的價值。絕不是讓自己處處被束縛,擔心被干擾,害怕被抽福報,生活從此過得戰戰兢兢。

 

修行其實是讓自己有能力察覺當下的心念,發現心念走偏了,有能力把它拉回來。我們總以為外面有個力量在左右我們,於是我們變得很消極,將隨便誤以為是隨緣,以為沒有作為便是隨緣。「凡事隨緣」的前提是,過程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做,盡力了,然後允許所有的事與願違。不論喜歡或不喜歡,所有的經歷都是為我們特製的養分,我們不斷地歷練,然後才有了體悟與成長。

 

對於干擾,我們不特意去招惹,但也不必聽見干擾就自動被打趴。問題遇到了就解決,沒遇到之前也不需杞人憂天。過好生活,其實不會太困難,很多時候,我們只需放寬心。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