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1 17:16:21張若茵(Jo-Yin)

我的童年–文旦遊樂園


「你老家在哪?」
「台南麻豆!」
「是出產麻婆豆腐的地方嗎?」
「不是,是嘉慶君遊台灣品嚐文旦的地方!」
「麻豆文旦?」
「對,還有柚子、瓜子、酪梨、鹹菜。」

這樣的對話,不知在自我介紹中出現幾回,
每重覆一次就深刻一次,像錄音機播放,
如出一轍的語調、內容,不自覺成了推廣家鄉的台詞。
中秋節前夕,柚城裡飄逸著清淡的馨香,
家家戶戶,有植栽的,無植栽的,盡是忙碌,
忙著採收豐碩的果實,忙著寄送獨樹一幟的伴手禮,
猶如蜜蜂的我們,仍不忘惦記著「白露」,
期待在特別的季節,飽嚐年度的甜美。

小時候,看著張媽拿起水果刀「殺文旦」,
技巧十分講究,得先去頭,在表皮劃上幾刀,
緊接著以多角形將刀痕聯繫於頂部,
再用萬能雙手,一面托住,一面剝開,
慢慢地褪去青綠轉為熟黃的外衣,露出潔白的果體,
聽說,處理果皮與扒開果肉不可同為一人,
若是,得先洗手,否則會把辛辣附著在果肉上,
所以家裡要親嚐文旦時,總得「傳宗接代」交棒完成。

勤樸的莊稼人,滿懷著「物盡其用」的理想,
喜歡把「文旦帽」戴在孩童的頭上,拍照留念,
或是收集成堆,在太陽底下做日光浴,
曬乾,製成「天然蚊香」,幾可媲美精油。
月圓,人團圓,在可愛的麻豆小鎮上,
因文旦串起一個圓,奇妙地圈住鄰里、遊子,
慢慢變化成愛的形狀,溫暖每一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