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光影˙美麗街
小城光影˙美麗街
在澳門的中區,靠近大堂區教堂後巷、頗為陡峭的石子斜坡半腰部分,有一條份外安靜的小路。
路不寬,兩旁的樓高,因此常常見不著天日,卻置身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兩條大路之中,橫貫著連接了水坑尾的喧囂與新馬路的繁華,但仍保有著自身的閑靜,又蜿蜒得恰到好處,因而有著小城少見的舒適氛圍。它的名字,就叫做美麗街。
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名字,是因為小城的報紙中有個同名的專欄。這個專欄被許多人所擁有著或擁有過,隸屬於其中的文章幾乎天天更新,欄裡的文字洗練清麗,寫遍了歐亞美陸風光,趣聞與豔遇均有、想像與現實也是苦樂參半,更兼之以書籍、音樂與電影的詮述,正中我這個背包客下懷;雖稱不上廢寢忘食,但也覺得是迷了心竅,初閱時更是不忍釋卷,非得連夜把那作者的結集讀了才肯罷休;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我成為了這位文字工作者的學生,在其不過年餘的教化之下受益良多,初次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如沐春風之感;再後來,她輾轉離開了小城,而我仍留在這裡,每步過那條街道,就想起她。
再次留心起“美麗街”這三字路名,是由於它勾起了我早已烙在腦海深處的、對另一個島嶼的記憶。
美麗街,譯自葡萄牙語的“Rua de Formosa”,我雖不懂葡文,卻認得“Formosa”這個字,因為,它在很久很久以前,被歐洲的人們用來描繪一個座落於太平洋邊緣的東方島嶼;傳說,這些西方的旅者們回國後,在向同胞們描述這座藍天綠地的島嶼時,語調驚嘆而目光模糊,至此之後,人們都稱那座小島為“福爾摩沙”,即“美麗島”之意。後來,一代又一代之後的人們,漸漸習慣於以另一個原有的名字來稱呼它──“臺灣”;再後來,我輾轉離開了我的美麗島故鄉,漂流到相隔了一灣淺峽的小城裡,而臺灣仍在地圖屈指可及的那方,但卻變得遙遠陌生,至於藍色與綠色,也早已不再象徵著天地了。
最近一次想起這條街道的時候,我正漫步在小城擁擠熱鬧的高士德區,失神於冬季嚴寒之意的迫在眉睫,並且,在同時因為下一次出走日期的確定與臨近而感到不安的時候,突然很想去看看美麗街上白底藍紋的磚瓷街名,就像探訪一個故人般,帶上花束與水果,向它訴說我的離別,以及因之而生的不捨之感。
雖然,最後我還是沒有帶著花束與水果前去,但這不會是最後一次想起“美麗街”的,因為,或許,對美麗街來說,我只不過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介過客,但對我來說,那便是凝結了過去與未來的、小城永恆唯一的當下之所在了。
++++++++++++++++++++++++++++=
我們的,“美麗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