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14:11:02Liu 靜娟

布衣生活

     白飯

十個人開會,吃便當。菜很好,沒有油炸的食品,菜式也多。只是每人一大杯白飯,顯然無法吃完。有人提議分著吃,完整的可以留下來,「免得浪費。」

有人無奈地說:「可是誰願拿回去呢?這已經無可避免的是浪費的時代了。」

「還是可以盡自己的力量減少浪費的。我可以帶回去。」一個人這麼說了之後,另一個說她丈夫愛吃蛋炒飯,也可以帶兩杯回去。

好可愛,一向大家在外頭吃飯,吃不完的菜打包雖已成共識,但有時也會嫌麻煩,何況是白飯?第一次有人想到把白飯帶回去,在我看來該得創意獎了。

我們這一代還保存著不暴殄天物的性格,兒子卻曾兩次不耐煩地說:「這麼一點剩菜你都捨不得倒掉,那你看到我們在軍中一大桶一大桶地倒怎麼辦?」

我在外面吃酒席時,自然也知道大盤大盤的菜餚撤走後,身分馬上變成「廚餘」。但我比較願意揣想它們還有用處,比方成為豬的食物;軍中倒掉的食物應也尚有利用價值吧?至少可以餵軍營裡眾多流浪狗。而在家中倒了就倒了,只是「垃圾」。

兒子說每天看軍中那般「大手筆」,再看我省的不過是一小碗食物,簡直弄得他要「價值混亂」、「精神分裂」了。我只能說這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觀念問題。而且家庭中的食物,是最容易保持新鮮、最容易不浪費的。觀念饒是如此正確,卻沒有影響他。有一次,一條只上過一次餐桌的紅燒魚隔一天再端出來時,他叫:「吃這麼多天,這條魚還在!都要進化成兩棲類了。」

 

    電纜桌子

年輕女孩告訴我她在住家附近撿了一個電纜線大木軸,興高采烈地「滾」回家;上面用舊床單鋪平,用剩的窗帘布車一條有荷葉邊的桌布裝飾,再花四十塊錢買一面透明塑膠墊鋪上,就成了一張很棒的咖啡桌了。來跟她學琴的孩子、陪著來的家長都喜歡在那兒看書,她自己也喜歡和家人在那兒寫字、聊天,快樂得不得了。她叫我去她家玩,重點也是它,「看到它,你會有很多寫作的靈感。一張漂亮的咖啡桌,才花四十塊!」

我看著她歡悅的臉,說:「你自己已享受到創作的快樂了。」

我羡慕她。前不久已有朋友告訴我電纜木軸的妙用,建議我為鄉下的新家添個桌子,「你們那邊新社區,一定可以撿到。」

聽起來好浪漫,我每次去新家,也果真認真東張西望,可是不曾看到;倒是去同一個社區的秋芳家看到一個。

她的房子兩層樓,底下一層完全沒有隔間,鋪原木地板,開闊的空間伸展到陽台。陽台有很好的景觀,視野所及是一大片山林,和點綴在群樹中的幾個紅瓦屋頂。

為了不辜負這樣的好風景,她在陽台上擺了一張電纜「餐桌」,兩把椅子;早上在這兒吃早餐,晚上在這兒吹風、聊天。而為了保存原始風味,也為了和外面的風景呼應,那桌子完全未加裝飾。

看起來很美,聽得我也要流口水。她屋子裡有一些骨董家具,牆上又處處是她在一張前身是大會議桌上寫的或在地板上「狂掃」的大格局書法,配上外面的風景和一張樸拙的廢物利用的餐桌,人文風味十足。

 

    布衣

在一家小服飾店裡,被一件有金色花卉的上衣吸引。問店員,是手繪的嗎?她說是。摸摸另一件飄逸的洋裝,問她是棉布的嗎?她自豪地說:「我們店裡的衣服全是棉質的。夏天穿棉布衣舒服,脾氣好。」

「脾氣好?」一向只知棉布衣服吸汗透氣舒服,最合自然;但,脾氣好?

「對啊,穿棉布衣服,不會悶騷,脾氣當然好。」

不會悶騷,我又一惑。不過馬上意會到她的意思是不會悶「燒」。

我一直喜歡棉布衣服,喜歡它的樸拙自然實用,今天卻是第一次由店員的話裡對它的「性格」多一分體悟。

沒錯,棉布衣服,尤其胚布做的衣服,夏天穿起來最舒適。

大約十年前我曾有一陣子自己染胚布、做衣服的熱潮,現在還在穿的有兩件。其中那件沒有染色的,第一次穿它時有朋友揶揄我穿「濾豆漿的布」,還有一個說如果我在上面畫上中、美兩面國旗和一雙相握的手,「就更像了。」像四十年前的少年穿的美援麵粉袋做的衣服。

這樣的「讚美」好像為它添加了價值,我穿得更自在。它的顏色越洗越好,幾次出國旅行也穿得「不卑不亢」。半長袖,在長程飛機上可以擋風涼,也小有睡衣的功能。在太陽底下,它可以阻隔陽光,又不會悶。

它最風光的一次旅行是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胚布上衣搭配多年前在印度買的一條褐黃繡同色大花的布長裙,再戴一條在尼泊爾跟西藏少年買的犛牛骨雕項鍊(有時是一條褐黃絲巾),很是自然本色;穿戴著它們走在西拉庫薩的露天大劇場,或阿格里珍托的神殿谷,都使我「躊躇滿志」。叫做「神殿谷」,因為這座山上有好幾座古希臘神廟廢墟,連一棵橄欖樹都有千年歲月。我們去看的神廟包括康柯爾、裘諾、裘比特、大力士賀克利斯等。土黃巨岩巨石柱,以及傾圮、躺臥在地上的巨人,厚重威嚴又柔情,訴說著希臘諸神的故事和希臘的精緻文化。閒閒行走其間,我注意到自己的衣服與背景非常調和,是一個站在黃土地上小小的大地子民。甚至可以遐想自己是生存在古希臘的一個女子了。後來照片洗出來,果然是那回旅行幾捲照片中最好看的一部分。我把它歸功於一身布質衣服。

1998.8.3聯合報副刊》

2021選入靜宜大學「閱讀與書寫」課程教材《閱讀與書寫‧生命敘事文選》。)

上一篇:與他同情

下一篇:《想起父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