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國,老天開了大玩笑
民國百年時,國孫蒙難日
中華民國一百年了,有人認為,中華民國只有六十二年的壽命,從當年國民敗逃來台開始,至今未有百年,畢竟有位不講公的蔣公,也曾經對黨員說出中華民國已亡這番話,不過,這段話是私下對著自己人說,而不是以皇帝身份昭告子民,以國家兩字而言,勉強可以說亡國,但就執政主權來說,中華民國確實邁向百年,一個人即使流浪到別的地方,只要生命存在,人,也就因此而存在,假使有一天改名換姓,在名號包裝之下,這個人,依然沒變,依然存在。
民國百年第一天,一場車禍讓大家錯愕,國父孫女孫穗芬,以古稀之年舟車勞頓,來台參加百年盛會,卻因車禍差點喪命,建國百年遇難,地點又發生在建國高架橋,老天爺到底想暗示什麼,還真令人難猜。
國父,百分百的國民黨之父
國父姓孫名文,這是教科書從小告誡又洗腦的意象,但是有些人心中的國父不姓孫,也許姓李、也許姓陳,暫且不管,那是個人想法,就隨之各自表述,但在我心裡,國父是否為國父,確實也是個疑問。
先想想對岸中共,他們對孫中山極為崇敬,但是他們不稱孫中山國父,即便共產黨在毛澤東帶領下,創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也得不到國父稱號,可見國父這兩字,並不是有一般偉人名士就能扛的起,但在中華民國台灣,國父孫中山,這五個字早已深植人心。
孫中山生前,沒有所謂國父的稱號,並不是那個年代沒有國父這個名詞,而是不會有一致的人選,若在民國二十六年之前,所謂的國父稱號,有可能是孫中山,但也有可能是黃興或鄒容,可是隨著北洋軍閥勢微,國民黨政權逐步穩固,加上抗戰時期民心惶惶,為了讓國民心志一氣,國民黨搞了一塊國父神主牌,好讓蔣介石能以正宗精神繼承人之姿,獨攬統治大權,從此這塊神主牌大家一起拜,國父孫中山五個字,也就這麼定了下來。若以中國國父、或華人世界國父來看,真正的國父,很巧的,跟孫文一樣,也是兩個字,哈哈,他叫嬴政。
國父可以有很多個人選,所謂的國父孫中山,也有很多個,第一個是真實存在過的孫文自己,第二個是放大其缺點、想藉此成名或搞民粹的有心人,第三個是國民黨之父,也是國民黨創造數十年的神話人物。
第一個孫文,不但是近代華人史中的決定性人物,也是近代世界史的風雲人物,以他的勇氣、膽識、決心、毅力與民主共和思想,要因此冠以偉人之名,實在沒什麼反對的理由,相較於某個不講公的人,要用上人類救星、自由燈塔、民主長城等噁心形容來封為偉人,就令人不太苟同。
第二個孫文,是被對岸中國一些想成名的學者拿來當墊腳石用,極力挖他過去卻忽略其貢獻,把缺點放大後嚴厲批判,然後藉著媒體大肆宣傳,想因此獲得一舉成名的機會;另外在台灣有少部份深綠傾向的人,平時對孫文沒有特別好惡,一旦到了選舉期間,尤其是參與地方縣市民代的投機份子,總是喜歡把中國的人物列隊,一個個點名輪著罵,用以爭取鄉親的選票。
第三個孫文,是當年政治鬥爭所衍生的工具,也是國民黨承襲千年儒家道統所展現的宮庭馬屁文化,不僅賜予國父名號,還要在國父前面加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以時代繼承者來表現,其實除了孟子曾提過民為貴、君為輕的理念,其餘這些封建時期的人物,都跟孫文的民主共和格格不入,但國民黨硬是要搞,將一個國民黨之父,升格為國家之父。國父之名是民國二十九年訂定,但當時孫文已經去逝十多年,為什麼早不提晚不提,非要十幾年後才來挖骨整修,這都跟國民黨的政爭有關。
孫文無論生前或死後,汪精衛都是得力左右手,孫文的聯俄容共策略,也是由汪精衛貫徹執行,孫文臨終前的遺囑,更是由汪精衛所寫,而汪精衛任國家主席時,還輪不到蔣介石說話的餘地,當時的蔣介石,是個依附國民政府底下的南方軍閥,擁有黃埔軍校做後盾,而在北方則是有青幫杜月笙撐腰的社會名流,套用現在的說法,他是一個串連南北、勢力龐大的地方派系大老,並非中央政府的核心人物;但自從地方軍事將領內戰(國民黨的教科書稱為北伐)之後,蔣介石逐步取得國民黨軍事權,直至抗戰爆發,蔣已完全軍權大握,但以當時國民政府的軍事力量,根本無法與日本抗衡,因為滿清政權下台之後,中國歷經劫難,一切仍是百廢待舉,未有機會休養生息,所以當抗戰爆發,國民政府無力抵抗,只能靠著消耗戰,從南京退到重慶。
汪精衛對現實狀況非常清楚,面對強勢日軍,只能放軟身段,先尋求和平減少傷亡,再伺機反擊,不但對日本放低姿態,對於孫文的聯俄容共也持續進行,但此舉卻讓蔣介石緊張了,因為蔣介石不願採取先除外患再解內憂的作法,在蔣介石的心裡,寧願外患不除,也必需先解內憂,絕不容許任何勢力坐大,來分享自己執政大權,可是孫文的生前得力助手自組政府,逼的他不得不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讓自己成為各方共主。
民國二十九年三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新政府,蔣介石慌了,真的慌了,在重慶的蔣介石收到消息之後,於四月一日(咦?如果沒記錯的話,這天好像是愚人節。),藉由林森來表彰孫文生前貢獻,並將孫文奉為功高萬世之國父;由於國父之名是國民政府所訂,蔣介石又是當時國民政府的領導人,自然就成為孫文的正宗繼承人,加上國父之名確立後,蔣介石對外宣稱汪精衛接受日本支持成立新政府,是全中國人民的公敵、漢奸,因此蔣介石之正統,就更加牢不可破,直至敗逃來台依然如此。就這樣,我們的國父,誕生了!
該還他個公道‧汪兆銘
銜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
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這是汪精衛起義被捕後,在獄中所寫的詩,若不是後來成了漢奸,這首詩,其流傳程度,恐怕不下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
教科書裡的汪精衛,一直是現代漢奸代名詞,可是看過汪精衛生平事蹟後發現,他並不是那麼追求名利權位的一個人。汪精衛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又不好色,年輕時是當代政壇美男子,才貌雙全與馬英九不遑多讓,就連徐志摩也曾稱讚汪精衛說:「真是個美男子,可愛。」至於胡適,對汪精衛更是讚不絕口,早年胡適說:「如果我是女人,我會愛上他。」後來汪精衛成了漢奸,胡適在千夫所指之中,仍然力排眾議的支持,甚至在其死後,胡適還用烈士之稱來弔唁,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背上漢奸之名,其中是否有些事情,教科書裡不敢寫,或是國民黨不敢說?
汪精衛廣東佛山人,本名汪兆銘,因同盟會時期筆名為精衛,後來人稱精衛,有時他也自稱精衛,所以後人對汪精衛之名,一叫就數十年至近百年。他從少年時期參與革命,冒死行刺攝政王,民國成立之後,功臣封官晉爵的景象,並沒有發生在他身上,因為跑去法國念書了,直到袁世凱稱帝,他才回國參與抗袁護法,民國十四年孫文逝世後,汪精衛繼任,不久因為中山艦事件,汪蔣兩人對於聯俄容共意見分歧,在過去的教科書裡,中山艦事件是共產黨勾結蘇俄搞政變,但周恩來的版本,卻指稱蔣介石玩兩面手法,表面上容共、私下卻利用中山艦來借題發揮,逮捕共黨人士;而國際上諸多媒體,又各有一套版本,都跟教科書版本不同,至於汪精衛的版本,是一個沒有軍事權、被人架空不知到底發生何事的主席。
既然主席當的這麼沒意思,汪精衛不幹也罷,跑回熟悉的法國,從此蔣介石大權在握。
民國十六年軍閥內戰開始,蔣介石以北伐之名,行個人獨裁專斷之實,種種行為引起政壇人士不悅,力邀汪精衛回國主持大局,可是汪精衛回國後沒多久,旋即發生寧漢分裂,心灰意冷之下,再度遠走法國,直到九一八事件發生,儘管對政治心冷,對國家心仍未冷,國難當前,促使汪精衛回國的決心,怎知這次回來,卻為漢奸之名拉開序幕。
起初汪精衛極度反日,是個相當強硬的主戰派,但在滿洲國成立後卻完全扭轉,當時汪精衛發現日軍實力比想象中強盛,若日軍自東北南侵,現有軍力不但難以抵擋,整個中國也將是損失慘重,而蔣介石雖然軍權在握,卻忙於軍閥對抗,還要盯住剛冒出頭的共產黨,根本就無力應付日軍,因此衡量輕重之下,也開始支持對日議和,於是民國二十二年,派遣何應欽與日軍中將岡村寧次簽署溏沽協定,中國軍隊自東北徹軍,讓日軍進駐東北,無形中默認了滿洲國的政權。
協定簽署之後舉國譁然,為了平息民怨,必需有人出來當替死鬼,汪精衛沒有棄車保帥的想法,反而對著大家說:我是革命政府和黨的代表,這件事的發生我也有責任。就這樣,包含蔣介石在內,滿朝文武許多議和的人反而沒事,汪精衛卻背了大黑鍋,同時汪精衛也因此事,埋下日後的漢奸種子,開啟了賣國之路。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自東北以下,整個東南海岸省份,幾乎全被日本佔領,國民政府退到重慶,對日軍在各地的燒殺淫掠莫可奈何,為了和平,汪精衛再度扮演秦檜角色,多次對日方示好,讓日軍停止佔領區的殺人行為,並在南京成立新國民政府,表示與重慶的蔣介石政權做切割。
在他接受日本扶植成立南京政權前,曾對蔣介石留書說: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意思是說,領導抗戰較為容易,你就去吧,漢奸的千古罵名,就由我來扛。汪精衛之所以自願當漢奸,背後原因是為了蔣介石,也是為了全中國人民,因為當時中日雙方,對戰況皆無短暫必勝的把握,南京的新國民政府,是日本人認可的政權,萬一蔣介石戰敗,汪政府即是中國政權代表,不致於讓中國落入日本人之手,如果蔣介石領導抗戰勝利,在日軍徹退後,汪政府自動解散,回歸於國民政府。當時汪精衛對蔣介石秘使陳布雷說:他領導抗戰,當然是最高領袖,即使將來和平實現,還是由他來領導。汪精衛又說:其實日本人也不想打這場仗,日軍的補給能力,根本就無法深入中國,但是仗已經打了,總要找個理由來收場,現在這局面對雙方都好,日本方面,也能對他們國內的主戰派有所交待。
汪精衛算盤打的穩,蔣介石與美國屬於同盟國連線,而汪政權加入日本軸心國連線,無論戰果如何,中國都是戰勝國,兩個政權,任何戰勝的一方,皆能以不承認對方政權,來否決後續所有割地賠款的問題。
汪蔣兩人瞞著日本合演一場雙簧,怎知蔣介石太過入戲,最後假戲成真,讓汪精衛含恨一生。
南京新國民政府,並不能算是個完整的政府,雖然也建立了歐洲幾個邦交國,但在日本的控制之下,實際統治領土有限,也沒什麼正常國家運作的機制;汪精衛忍辱負重,甘心為其傀儡,但其中有幾項貢獻,仍是不容抹滅。
1.不失領土,不喪主權。
這八個字一直是汪精衛的堅持,在日方同意下,將日軍佔領區收為南京政權國土,依據汪精衛的曲線救國理論,以小處看,這些地區的警察系統形同虛設,日本人在民間猶如流氓橫行;但以大處看,日本人蠻橫已縮至地方勢力,南京大屠殺事件,不會再發生。光是收回領土一事,很難斷定汪精衛是否賣國;領土被日本人所佔,汪精衛成立新政府收回國土,這是對國有功呀,又怎麼會是賣國?
2.和平軟實力奏效
汪精衛不願觸怒日本,因而承認滿洲國的政權,讓日方除了地方治安之外,也不會干涉汪精衛太多事項,守住東南壁中國的周全之後,汪精衛致力教育興辦,提供年輕學子免費進入大學的機會,江澤民就是當時中央大學的學生之一。如果汪精衛的和平妥協是賣國行為,相較馬英九對中國做出更多的妥協,那麼馬英九是否為中華民國的罪人呢?
3.收回租界,廢除不平等條約
教科書上宣稱,二次大戰後蔣介石勝利,列強有感中國日漸強大,紛紛徹消不平等條約、以及歸還租界,但事實上,教科書在說謊,這些事情的先行者,反倒是所謂的漢奸汪精衛。汪政府成立後,不僅建立了十多個邦交國,也在外交談判中廢除了部份不平等條約,光是民國三十三年,汪精衛政權就收回了九個租界,國民政府三十年做不到的事,汪精衛做到了,為什麼救國的人要被冠上賣國之名?
蔣介石真的是把汪精衛當成漢奸了,汪精衛萬萬沒想到,為國為民苦心算計,終至落得賣國之名,他曾在私底下憤怒表示:哼,什麼賣國,蔣介石那一票皇親國戚,賣掉的還會少嗎?此話真是一針見血的預言,蔣介石戰後短短數年被毛澤東打敗,是蔣介石敗給了自己,是孔宋家族的仗勢濫權讓民心思變,但蔣介石敗了又如何,被稱為漢奸賣國賊的人,不是蔣介石,而是汪精衛。
二十一世紀已經過了十年,現在資訊蓬勃民智已開,主政者不能再用過去的愚民政策,低估人民的智慧,國民黨確實該公佈更多的真相,還給汪精衛一個公道。
期待早日康復
國孫在重要日子遇劫,雖已清醒暫無生命之危,但何時離康復下床,醫生也不敢掉以輕心,只能期待早日康復,畢竟國孫有難,對國家來說總有不好的觀感,此外,不認同國父的人,請保持耐心,在現行體制下,孫文是國父,不贊同也無妨(我承認我有疑慮但並非不認同),只是不用過度於反對,尊重國家體制,尊重別人的想法,也等於是對自己的尊重。
上一篇:中國,不是只有四大發明
不知道台長有沒有看過"四月圍城"?
也是改編國父要革命的艱苦過程!!!
寫得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