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台灣是甚麼?
以前老一輩的會和你說,要是不念書,就去「做工」,「辦桌」曾經流行一時,原本以為只要把東西煮熟,煮得好吃就可以了,沒想到還挺有學問的。
辦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有所謂的「四司六局筵會假賃」從事酒席的辦理,與現代的辦桌行業雷同。臺灣的辦桌早在清朝統治時期就有,不過當時的型態是富有人家請廚師到家中料理筵席菜肴。日治時代除了有酒樓業者承攬到府辦理筵席的業務外,農村地區開始出現目前概念中的辦桌活動,但尚未專業化,而是由擅長料理的村民幫忙,並提供自家的鍋、碗、瓢、盆、爐灶、材火和桌椅,由客人自己端菜上桌。
由於辦桌深受台灣人的喜愛,「豪邁」,「大器」,逐而演變成一種飲食文化,辦桌通常在馬路邊搭棚,寺廟廣場、學校或活動中心為場地,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只要收到一張請帖,就會全家扶老攜幼一起參加,難得吃一頓好料的,吃完還要包回家明天帶便當,成為人際交流的場合。
現代人不愁吃穿,而在菜色上動腦筋,卻把我們念餐飲的給害死了,講究刀工,擺盤,雕花,廚師,給一般給人的印象,「油膩」,「賭博」,「檳榔」,而現在大學有廚藝系,不止有廚藝,還有理論的輔佐,而且不是不愛念書的人念的,廚藝系是要念書的,只不過,不是英、數、理化而已,所以現在辦桌的廚師,很多都大學畢業歐!
「型男主廚」陳德烈餐飲科班出身,廚藝不錯,曾主持美食節目、出書、教課,他在馬來西亞參加國際廚藝大賽,第一次出國比賽就爭光,憑鮮魚創意料理在個人競賽項目獲得佳作獎,團體組部分在全亞洲12隊中奪「紅威名廚」大獎,被稱快升格「阿烈師」,他說下廚是興趣,主業還是拍戲。
上一篇:【投稿】你「眼中」的台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