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村木雕藝術特展「承心啟藝」
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者特展
陳大師年輕時即領悟到除木雕外,素描、寫生、雕塑、木版畫等多方學習猶有必要,吸收養分,加強自己,並尋訪台灣各地的宮廟吸取創作養分,打下紮實的創作基礎。
一本介紹《米開朗基羅》的書籍,讓年輕時的陳大師開啟了另一扇窗戶!
盲目迎合市場,沒有自我品牌,結果會是往大陸去做廉價的商品!眼光放得遠,功夫投入深,身段放得低,自然不會被低價作品的洪流給淹沒。
(小孩貼著玻璃看裡邊的作品,很有一股瞬間的凝聚力)
將雕刻刀化為素描筆,刀所滑過的感應確實很不一斑。
每一作品他都會先畫三個底稿,再做定奪,用心之深,非比尋常。
(金門、台灣有好幾處地方的媽祖室外大型塑像,規格化程度與中國大陸的無分軒輊,想必是在Reduce costs的考量下,遂採用他們提供的原型!請來的美術或宗教,應該做一番的修正或者改良?陳大師的媽祖作品即是很好的摹本)
與不會畫圖的雕刻師必須仰賴繪畫師,高低立現。
學徒時一點一滴的技藝偷師,臨睡前工藝步驟的歸檔入夢,用眼、用心抱定將來在此領域有所成就,是給了後學的新人很大啟發。
胸有成竹,意在刀尖,灌注生命,創作輝煌。
生活因藝術豐富,生命因創作而永恆---陳啟村。很多的職人匠師只會做、卻不會寫、又不會說,對想要站上舞台的人來說因而很是虧欠!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到無求品自高,想要異於常人唯一方法親自下過功夫。
從傳統裡萃取豐富的資源,創現代的頂真台灣好工藝,有機會有時間一定得再去台南南廠的順天宮,觀賞陳大師他為故鄉在地廟宇精心製作的「順天張府千歲公案桌」一系列人物場景雕刻之作品。
上一篇:新潟縣燕三条的金屬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