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入畫的珠寶材料
往台北市立美術之目的是要來看,台灣膠彩百年尋道「喧囂的孤獨」台灣各知名膠彩畫家作品裡邊,素來使用到的表現出的七彩顏色,到底用了什麼樣的珠寶材料,方能將他們的畫作給呈現得栩栩如生,生動逼真,躍然紙上!
(方一進入展場「馬蘭社的印象」知畫作映入眼簾,怎麼那些人物和黃牛,像極了印尼景象?問過志工她又無法解釋清楚。等回到家之後,無意間看到以前台東有個馬蘭社這樣的相片,自己也太無知了!台東馬蘭社貴族男女日治時期老照片大約拍於1935年左右。相片摘自網頁,如有侵權敬請告知隨即撤下)
關於能吃的可以入口的寶石,曾經在中華民國珠寶海峽交流協會的年會,聆聽過台灣寶石科學研究學會(TGRS)創會理事長黃怡禎教授的介紹,此次,另擇主題改以繪畫應用,一來增長見聞二來分享同好。
(手風琴,陳進,1935年)
(陳進擅長人物畫,卻極少見到她的景物作品。此一幅則為1966年畫的「北港朝天宮」)
曾聽過這麼一句話:「要說人物畫用水彩畫真是困難到下地獄般,其實膠彩畫才真正像是下B18層!難上加難!」膠彩畫想要觸及妙到毫巔,可見真是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庭園一隅」,1934年,吳梅嶺。此一圖畫,亦如實的將仕女打扮風貌給畫入其中)
不僅只畫作功夫上的困難,台灣剛光復後的「膠彩正名運動」對早期一些學習此為表現的畫家來說,那不是日本畫法這可是中國畫法,禮失而求諸野,說破口舌,枉費口水,更是累人!
(哇!哇!哇!居然有這麼多的珠寶礦石可以拿來當成畫畫的顏料)
拙作《珠寶情真》「珠寶的圖像」的篇幅中,即為文介紹早期台灣擅長膠彩畫的大畫家陳進女士,且多次聽過她的學生黃阮木筆女士(曾任新竹縣議員,律師黃繼圖的夫人,台灣社會運動者黃旺成的媳婦)提及有關先生的不少故事。
陳進女士的膠彩仕女畫,非常寫實逼真保留著上世紀前半年代,台灣婦女的珠寶打扮風尚,個人推斷有此心量,該是富裕家庭的影響和個人也喜歡打扮的緣故。但對於拿珠寶材料入畫,得在參觀畫展後方才豁然開朗起來。
(「新娘茶」,許深州,1947年。戴有耳環的新娘初見夫家親友,是嬌澀的捧茶出來給大家”食茶”而圖裡的茶杯都付有杯蓋,與現在的習慣有所不同)
金銀細工是什麼呢?鍛冶職人這樣的工作,是指專門從事與黃金和貴金屬加工和製作有關工作的工匠和金屬雕刻師。日本稱之為金細工師(きんざいくし,Kinzai kushi)。此一幅名「南街殷賬」係郭雪湖描寫永樂町南街農曆七月中元祭時,於霞海城隍廟前方的景象,其畫作名稱的「殷賑」(Inshin)為日語意思指熱鬧繁榮之意。
延伸閱讀:
https://constawg3740.pixnet.net/blog/post/40976794
《南街殷賑》畫作裡的「金銀細工」@愛玉香菜子的家
上一篇:金工志業化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