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30 14:44:23台長
史料推衍出的《游牧者的抉擇》
記得中小學的社會或歷史課本,在中原王朝的外圍,總有簡單的幾個字所標示出的「外族」。當初就對那些「外族」存著一些好奇,但課本總講不清楚。回憶起來,戎、羯、狄、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瓦剌、羌、吐蕃......等等。除了赫赫有名的匈奴,和少數有建國的金、契丹、夏、蒙古等有一些文字描述之外,似乎能知道的就是地圖上那一兩個字眼而已。當時就會想著:漢朝的北方、唐朝的北方、宋朝的北方為什麼是不同的「外族」?是同一群人嗎?(匈奴人是蒙古人嗎?)又或者只是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呼?某族是怎麼取代某族?
《游牧者的抉擇》這本書除了泛論游牧生活方式外,主要對中原北方的匈奴、西方的西羌、東北的鮮卑及烏桓三大區塊,由史料的片片段段、考古成果、生存的地理環境等方面,重新建構出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受國家政治、部落政治等的影響。
游牧是個艱困而現實的生活方式,不是想像中的浪漫與自由!
想起匈奴的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
上一篇:平實醇厚的《追浪的老人》
下一篇:讀了一些古典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