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31 01:55:15天南星

練習曲之後

  練習曲看到一半,就讓我想起前一陣子上映的同樣屬於以旅行為題材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相較起來,《革》有著明確的主題貫穿整部電影,而《練》的12個小故事皆可獨立為一個極短篇。

  一部110分鐘的電影,被切分成12個小故事,平均每個段落只有10分鐘不到,可以說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導演想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述說台灣的自然之美、人文關懷,可以想像他的野心是很大的,而我也同意在某種程度上他達到了目的,帶領了許多久居冷氣房的台灣人見識到未曾領略的台灣。但是每個故事未免有過於薄弱而未搔到癢處之感。

  「12個故事」是我看完電影後,回來搜尋資料才知道的,這個數字讓我嚇了一小跳,我馬上回頭搜尋大腦裡的記憶——第一時間內我只能想起8個。扣除2個故事因為有我熟悉的演員,剩下6個故事。

  我想這就是與我有所共鳴的部分了。

  有趣(或者該說慚愧?)的是,被我選擇性遺忘的部分,是那些缺少自然景觀的段落。

----

  漢本車站偶遇立陶宛女孩,這樣的安排有什麼目的呢?除了海岸跟女孩都很漂亮。
  自從吳念真拍過啤酒跟休旅車廣告之後,我再也不相信他是一個愛台灣土地的人了。
  西海岸的木麻黃日益枯黃,原因是什麼呢?並沒有多加說明。而且相對於木麻黃,該有更能代表西海岸的生物吧。
  我一直沒有意識到胡德夫演唱太平洋的風是影片中的一段。不過我是第一次聽到他演唱美麗島以外的歌曲。

----

  旅行也許一開始有一項特定的元素吸引你前往,但是更多的驚喜是來自途中不經意的人與事。練習曲在某些段落就有這樣的感覺——你無法預期啟程之後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而下一個轉角又會有什麼樣的風景。很貼近我自身旅行的經驗。(不過這應該也是造成練習曲向12個不相干的故事組合成的拼盤的原因。)

----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 以後可能永遠不會做了」
這句話的說服力因為主角的身份顯得薄弱許多,學生的寒暑假期長的是,怎麼會需要蹺課來完成環島呢?

----

  相較於《練習曲》,其實我個人更想知道的,是《聖稜的星光》如何呈現台灣的高山之美,如果有時間應該要找來把它看完。

下一篇:練習曲之後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