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9 19:36:08公車青年陳右錚
聊「語言」之兩三事(中)
世界上所謂的主要語言和少數語言,這樣相對的概念,其實原因就跟上篇提到的民族和語言數量為何不相等,是可以共通的,舉凡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階級地位、生活方式、軍事政治都會造成語言的相對變得強勢或弱勢。
每種語言的發展模式,都可說是如出一轍:從單音節詞彙開始,慢慢發展出多音節的詞彙;在文化層次日益豐富之下,語言的內容也從生活中的核心詞彙開始,衍生成一般詞彙、專業詞彙;文法系統也從約定俗成的基本文法,衍生出一套準則,進而產生修飾過的精緻文法,並出現文學創作。
既然每種語言都有同樣的立足點,那麼,為何一個語言會變得「主要」或「強勢」呢?最簡單的理由當然就是:在一個使用著某種語言的群體,與另一個語言的群體有了交集,於是,很可能產生其中一種地位提升、另一種衰退的情形;兩種以上的語言有交集時,語言的便利度和擴充性,便決定了這個消長的結果。
語言的便利度,決定了它能否廣為流傳?對一個語言群體而言,語言最初就是自然產生,所以該群體成員,基本上都能自在地操作著固有語言,這也就是所謂最有親切感的「母語」;然而,隨著生活上的需要、文化腳步的演進,在某些制度或習俗的需求出現後,是會導致了原本的固有語言不敷使用、表達出現困難,此時就有可能產生語言便利度的問題,假設:某一個居住內陸、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他們的語言裡應該是有大量牲畜、豢養相關技術的成分,而鮮少提及植物、農耕相關的方面;當這個民族一旦遷徙至耕種為主的農業地帶,則原本語言、昔日經驗必將產生不足之處,可想而知,他們必須要學習更有利於新環境的語言表達方式,用以替代原有的語言。所以,由此可知,環境的改變或文化的演進,是會衝擊到一種語言的便利度,影響其能否普及。
除了語言本身特質之外,一種語言要能夠普及,尚有另一項重要的媒介,就是:語言是否被書面文字化、這過程有一點類似產品標準化的感覺。對身為漢族(或某些人所謂的華人文化圈)、使用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漢字的絕大多數台灣同胞或中國人來說,這個感受並不太深刻,因為漢字早已根深蒂固地影響了大家的生活,想想看:在大家日常生活裡要找到一個完全沒有漢字的地方,實在很難。不僅是漢語(或稱北方官話、華語)這種語言,是寫得出文字來的;在台灣或中國各地的漢族支系或族群,即使講著差異甚大的方言或區域性口音,但一寫出來的卻都是共通的漢字;甚且還更可觀的是,出了漢族分佈的範疇,到了韓國、日本,抑或數百年前的越南,這些地方看到漢字所發出來的音,跟漢族所操諸語的發音,竟也非常接近。若以西方而言,拉丁拼音字母的創制與流傳,增加了歐洲國家在語言文化方面之鞏固或拓展。總之,經由時間累積之下,可觀的文字普及度,將使得語言流傳非常方便,所以文字在語言的發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反地,許多民族的語言,就是在缺乏書面記載、單靠口語來傳承的情況下流失的,如本台之前的文章《初探西夏文明》即有述及,西夏黨項族雖發明了文字,但此種文字筆畫甚為複雜,人們學習和使用都不便,造成流傳上的困難,不僅文字失傳、幾成密碼,更導致西夏語言至今成為死語。還有很多語言,則在諸多因素影響之下,假借其他文字符號來對應書寫,這種情況在大國周圍的小國經常出現。
而語言的擴充性是指:一種語言雖有不變的發音聲韻元素、約定成俗的文法規則,但相對上,詞彙這項元素卻是可變性高的,能隨著人們生活所需而無限創新。語言是先有基本詞彙,其後伴隨著與外族(亦即其他語言)互動,新增更多的外來詞彙,不止促進民族或群體的文化多樣性,且有助於語言在不同場合、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們由此可推知:假如一個語言的擴充性太低,表示它無法跟隨時代而進步,容易遭到淘汰。英語就是語言經年累月擴充的最佳例子之一,從起初的盎格魯、薩克遜方言進展成為古英語,一千多年來陸續受到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的影響,逐漸形成現代英語;近代仍持續吸收來自各大洲、各語系的外來詞彙,使得英語變成世界上字彙最多、讀音最沒有規律的語言。
另外,某些人為因素也能夠使一種語言得以躍升主要語言或淪為邊緣語言,舉足輕重的條件,那就是宗教、軍事、政策這些具有強制力的制度。因為宗教傳播,牽動到語言發展普及的情形,阿拉伯語是一個很適合的代表例子:阿拉伯語最早僅止於阿拉伯半島的閃族使用,但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阿拉伯語取代了西亞或北非民族既存的語言,現在並成為二十多國的官方語言、聯合國的法定工作語言之一;而即使許多非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由於宗教上的關連性,日常不少詞彙是以阿拉伯語來發音,例如: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皆以馬來語為母語,中東的伊朗說的是波斯語,這兩種語言都跟阿拉伯語分屬不同語系,但他們問候語的發音,卻都源自阿拉伯語的「salam」(或拼讀成Selam,意似英語的「hello」)。
而論到軍事因素,此種影響力量可能是包含了文明上的根本滅絕或是政治體系、學術技藝方面的植入,導致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間的語言勢力有所消長,最顯著之史例為:地理大發現至帝國主義盛行期間,歐洲國家挾強大艦隊及武器向外拓展勢力,於是,其後兩三百年間,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英語,都成了南美洲、大洋洲、非洲許多國家地區的主要通行語言,當地固有、已流傳千年以上的語言則迅速失傳或淪為方言,常用人口甚且只能以萬人計。
至於,政治因素影響語言興衰的昔日史證,不妨就連結我們台灣各媒體報導中經常談到的「國家語言」、「母語」這個頗具火藥味的議題吧?看看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原的漢族文化自古以來持續影響四周各地區民族,其中也包含了語言層面,這個現象發展至近代,隨著民族自決的浪潮,地區民族主義者逐漸發動語言、文字或其他反撲,但由於政治立場的相互扞格,這方面訴求往往難獲滿足,而構成社會不安定的一種隱憂。
即使不藉由強制因素,常態性的文化交流,還是會造就語言的廣泛傳播,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習俗方式,這也會造成他們的語言,是否在某個文化面向能佔有主導地位,長久下來,使用上的周延性或表達上的細緻程度,會自然地被人們淘汰篩選,最後會在該文化面向留下大量的語言詞彙,例如:拉丁語雖然是一種式微、接近滅亡的語言,但由於早在羅馬時代奠定的文化學術基礎,兩千年來持續影響著歐洲各地,迄今在醫藥或生物學領域的專有名詞,仍幾乎都採用拉丁語。
再來以文明古國印度來舉例,它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發祥地,宗教支配著整個印度半島上數億人口的社會結構和內在思想,體現於哲學、文學、科學等領域,從斯里蘭卡、西藏、中國、日本、緬甸、泰國等地都廣為風行、現在甚至連西方國家也開始研究;這些不使用印度語的民族,提到關於修行、輪迴、生命這些主題(未必是宗教),常常借用了為數可觀的印度語,像我們所說的「剎那」、「瑜珈」等詞彙都屬於印度語音譯而來。
還有一個例子是出現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這兩國曾有過數百年的民族恩仇,宗教、語言完全迥異,軍事衝突不斷,奇怪的是:彼此生活習慣卻非常近似,因此,我們在兩種語言裡可以發現很多共同擁有的詞彙;其中,由於土耳其人對「吃」特別注重講究,不但取材、烹調、排場等流程都不馬虎,菜色從冷到熱、甜到鹹,也都一應俱全,有學者就指出:單看飲食用詞,土耳其語出現在希臘語字典的比重,是遠高於希臘語出現在土耳其語字典的。
(待續)
每種語言的發展模式,都可說是如出一轍:從單音節詞彙開始,慢慢發展出多音節的詞彙;在文化層次日益豐富之下,語言的內容也從生活中的核心詞彙開始,衍生成一般詞彙、專業詞彙;文法系統也從約定俗成的基本文法,衍生出一套準則,進而產生修飾過的精緻文法,並出現文學創作。
既然每種語言都有同樣的立足點,那麼,為何一個語言會變得「主要」或「強勢」呢?最簡單的理由當然就是:在一個使用著某種語言的群體,與另一個語言的群體有了交集,於是,很可能產生其中一種地位提升、另一種衰退的情形;兩種以上的語言有交集時,語言的便利度和擴充性,便決定了這個消長的結果。
語言的便利度,決定了它能否廣為流傳?對一個語言群體而言,語言最初就是自然產生,所以該群體成員,基本上都能自在地操作著固有語言,這也就是所謂最有親切感的「母語」;然而,隨著生活上的需要、文化腳步的演進,在某些制度或習俗的需求出現後,是會導致了原本的固有語言不敷使用、表達出現困難,此時就有可能產生語言便利度的問題,假設:某一個居住內陸、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他們的語言裡應該是有大量牲畜、豢養相關技術的成分,而鮮少提及植物、農耕相關的方面;當這個民族一旦遷徙至耕種為主的農業地帶,則原本語言、昔日經驗必將產生不足之處,可想而知,他們必須要學習更有利於新環境的語言表達方式,用以替代原有的語言。所以,由此可知,環境的改變或文化的演進,是會衝擊到一種語言的便利度,影響其能否普及。
除了語言本身特質之外,一種語言要能夠普及,尚有另一項重要的媒介,就是:語言是否被書面文字化、這過程有一點類似產品標準化的感覺。對身為漢族(或某些人所謂的華人文化圈)、使用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漢字的絕大多數台灣同胞或中國人來說,這個感受並不太深刻,因為漢字早已根深蒂固地影響了大家的生活,想想看:在大家日常生活裡要找到一個完全沒有漢字的地方,實在很難。不僅是漢語(或稱北方官話、華語)這種語言,是寫得出文字來的;在台灣或中國各地的漢族支系或族群,即使講著差異甚大的方言或區域性口音,但一寫出來的卻都是共通的漢字;甚且還更可觀的是,出了漢族分佈的範疇,到了韓國、日本,抑或數百年前的越南,這些地方看到漢字所發出來的音,跟漢族所操諸語的發音,竟也非常接近。若以西方而言,拉丁拼音字母的創制與流傳,增加了歐洲國家在語言文化方面之鞏固或拓展。總之,經由時間累積之下,可觀的文字普及度,將使得語言流傳非常方便,所以文字在語言的發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反地,許多民族的語言,就是在缺乏書面記載、單靠口語來傳承的情況下流失的,如本台之前的文章《初探西夏文明》即有述及,西夏黨項族雖發明了文字,但此種文字筆畫甚為複雜,人們學習和使用都不便,造成流傳上的困難,不僅文字失傳、幾成密碼,更導致西夏語言至今成為死語。還有很多語言,則在諸多因素影響之下,假借其他文字符號來對應書寫,這種情況在大國周圍的小國經常出現。
而語言的擴充性是指:一種語言雖有不變的發音聲韻元素、約定成俗的文法規則,但相對上,詞彙這項元素卻是可變性高的,能隨著人們生活所需而無限創新。語言是先有基本詞彙,其後伴隨著與外族(亦即其他語言)互動,新增更多的外來詞彙,不止促進民族或群體的文化多樣性,且有助於語言在不同場合、不同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們由此可推知:假如一個語言的擴充性太低,表示它無法跟隨時代而進步,容易遭到淘汰。英語就是語言經年累月擴充的最佳例子之一,從起初的盎格魯、薩克遜方言進展成為古英語,一千多年來陸續受到拉丁語、希臘語、法語的影響,逐漸形成現代英語;近代仍持續吸收來自各大洲、各語系的外來詞彙,使得英語變成世界上字彙最多、讀音最沒有規律的語言。
另外,某些人為因素也能夠使一種語言得以躍升主要語言或淪為邊緣語言,舉足輕重的條件,那就是宗教、軍事、政策這些具有強制力的制度。因為宗教傳播,牽動到語言發展普及的情形,阿拉伯語是一個很適合的代表例子:阿拉伯語最早僅止於阿拉伯半島的閃族使用,但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阿拉伯語取代了西亞或北非民族既存的語言,現在並成為二十多國的官方語言、聯合國的法定工作語言之一;而即使許多非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由於宗教上的關連性,日常不少詞彙是以阿拉伯語來發音,例如: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皆以馬來語為母語,中東的伊朗說的是波斯語,這兩種語言都跟阿拉伯語分屬不同語系,但他們問候語的發音,卻都源自阿拉伯語的「salam」(或拼讀成Selam,意似英語的「hello」)。
而論到軍事因素,此種影響力量可能是包含了文明上的根本滅絕或是政治體系、學術技藝方面的植入,導致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之間的語言勢力有所消長,最顯著之史例為:地理大發現至帝國主義盛行期間,歐洲國家挾強大艦隊及武器向外拓展勢力,於是,其後兩三百年間,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英語,都成了南美洲、大洋洲、非洲許多國家地區的主要通行語言,當地固有、已流傳千年以上的語言則迅速失傳或淪為方言,常用人口甚且只能以萬人計。
至於,政治因素影響語言興衰的昔日史證,不妨就連結我們台灣各媒體報導中經常談到的「國家語言」、「母語」這個頗具火藥味的議題吧?看看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原的漢族文化自古以來持續影響四周各地區民族,其中也包含了語言層面,這個現象發展至近代,隨著民族自決的浪潮,地區民族主義者逐漸發動語言、文字或其他反撲,但由於政治立場的相互扞格,這方面訴求往往難獲滿足,而構成社會不安定的一種隱憂。
即使不藉由強制因素,常態性的文化交流,還是會造就語言的廣泛傳播,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生活習俗方式,這也會造成他們的語言,是否在某個文化面向能佔有主導地位,長久下來,使用上的周延性或表達上的細緻程度,會自然地被人們淘汰篩選,最後會在該文化面向留下大量的語言詞彙,例如:拉丁語雖然是一種式微、接近滅亡的語言,但由於早在羅馬時代奠定的文化學術基礎,兩千年來持續影響著歐洲各地,迄今在醫藥或生物學領域的專有名詞,仍幾乎都採用拉丁語。
再來以文明古國印度來舉例,它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發祥地,宗教支配著整個印度半島上數億人口的社會結構和內在思想,體現於哲學、文學、科學等領域,從斯里蘭卡、西藏、中國、日本、緬甸、泰國等地都廣為風行、現在甚至連西方國家也開始研究;這些不使用印度語的民族,提到關於修行、輪迴、生命這些主題(未必是宗教),常常借用了為數可觀的印度語,像我們所說的「剎那」、「瑜珈」等詞彙都屬於印度語音譯而來。
還有一個例子是出現在希臘和土耳其之間,這兩國曾有過數百年的民族恩仇,宗教、語言完全迥異,軍事衝突不斷,奇怪的是:彼此生活習慣卻非常近似,因此,我們在兩種語言裡可以發現很多共同擁有的詞彙;其中,由於土耳其人對「吃」特別注重講究,不但取材、烹調、排場等流程都不馬虎,菜色從冷到熱、甜到鹹,也都一應俱全,有學者就指出:單看飲食用詞,土耳其語出現在希臘語字典的比重,是遠高於希臘語出現在土耳其語字典的。
(待續)
上一篇:聊「語言」之兩三事(上)
下一篇:聊「語言」之兩三事(下)
台長懂好多的東西哦.
建議台長用那張商週那圖啦.帥氣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