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1 12:20:41秋思化刃
20080531 竹山08~八通關:九十九崁
仿刻新立之前山第一城石碣
光緒十一年台灣設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就任第二年選中竹山現址作為雲林縣城所在地,因為此北有濁水溪,西有清水溪,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又是通往東台灣及入山的交通要道是設縣治的最佳地點。縣城於第二年完工,負責籌劃的陳世烈特地在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並豎立一塊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為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
光緒十一年台灣設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就任第二年選中竹山現址作為雲林縣城所在地,因為此北有濁水溪,西有清水溪,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又是通往東台灣及入山的交通要道是設縣治的最佳地點。縣城於第二年完工,負責籌劃的陳世烈特地在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並豎立一塊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為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
前山第一城石碣全景
當時因清水溪沒有橋樑,又經常發生水患,民眾往返不便,六年後~新任李姓知縣把縣城遷到斗六。再經過幾年,原有的城牆和縣衙就毀壞變成耕地了,實在令人惋惜。但「雲林」的名稱卻被後人所延用,「雲林里、雲林路、雲林國小、雲林新村」這些名字就是竹山原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的最佳見證。
目前的大石碑是竹山鎮公所後來再豎立的,底座的大理石重刻著「雲林縣旌義亭記」,目的在喚起竹山民眾,竹山曾有輝煌的過去,千萬不可輕視自己。
.
當時因清水溪沒有橋樑,又經常發生水患,民眾往返不便,六年後~新任李姓知縣把縣城遷到斗六。再經過幾年,原有的城牆和縣衙就毀壞變成耕地了,實在令人惋惜。但「雲林」的名稱卻被後人所延用,「雲林里、雲林路、雲林國小、雲林新村」這些名字就是竹山原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的最佳見證。
目前的大石碑是竹山鎮公所後來再豎立的,底座的大理石重刻著「雲林縣旌義亭記」,目的在喚起竹山民眾,竹山曾有輝煌的過去,千萬不可輕視自己。
.
竹山鎮公所立之九十九崁告示牌
竹城旌義亭記:
臺灣四界環海,延袤三千餘里,土沃山高,民殷物阜,屹立天險,雄崎海東。日本、呂宋、西洋諸國,梯航萬里而來,時作耽耽之視者,莫不指為閩粵各省藩籬,南北洋之鎖鑰也。康熙壬戌,靖海將軍施侯平臺後,初設郡縣,環竹為城,以固民志。乾隆初城臺灣,嘉慶城諸羅、彰化,道光城鳳山、竹塹,近年城恆春、城埔社、城臺北,或磚或石,及三夾土,皆不若植竹衛垣之土城堅固
,如大中丞合肥劉爵帥批指機宜之洞悉邊情也。公自平邊患,籌措臺防,抒朝廷之南圉,吏民倚若長城,予奉檄調補臺南,於光緒拾貳年丙戌仲春,道出鷺門,東渡淡津,初謁見,即荷委以設縣分治。慶地築城,撫番招墾之任,附駛兵艦,南來斗六門攝篆,相度形勢,卜城於沙連埔九十九崁上之雲林坪,居中路之心,扼後山之吭,萬峰環拱,雙水匯流。先後偕劉都戎、歐陽司馬,覆勘詳明,十月朔,自斗六移雲,專督城工、撫墾、經營草昧,事當創始,工費浩繁,延紳董以贊襄籌劃,議版築而捐辦土垣,劃界未分,人懷觀望,因先圍竹
,以實垣基,得陳茂才塤箎奏競,勸辦有方,葉、林、魏諸生,亦互相勉助,二月朔興工,初三蕆事,不曰成之,計周一千三百丈有奇,均寬六尺,植竹三層。石、林、鄭各董事與武孝廉陳安邦,率鄉眾負鍤爭先,竣工後,慮西北高阜乾旱,議分鄉灌溉,適初五日,沛然降雨,民心尚義,感召和天,豈偶然爾哉!厥後滂沱數日,四野歡呼,新植竹皆勃然發筍,宛若滕侯爭長薛侯氣聚。城成眾志,瞻彼猗猗,天心民力,以固吾圉,在紳董之踴躍急公固可嘉,而蚩蚩者裹糧恐後,明大義、識尊親,出於至誠者尤可嘉也。昔賢有亭成喜雨以誌名者,今雲林城成,喜雨以旌義,爰築亭誌名,勒石而為之記。光緒十三年丁亥春二月中浣嶺南陳世烈撰。
.
竹城旌義亭記:
臺灣四界環海,延袤三千餘里,土沃山高,民殷物阜,屹立天險,雄崎海東。日本、呂宋、西洋諸國,梯航萬里而來,時作耽耽之視者,莫不指為閩粵各省藩籬,南北洋之鎖鑰也。康熙壬戌,靖海將軍施侯平臺後,初設郡縣,環竹為城,以固民志。乾隆初城臺灣,嘉慶城諸羅、彰化,道光城鳳山、竹塹,近年城恆春、城埔社、城臺北,或磚或石,及三夾土,皆不若植竹衛垣之土城堅固
,如大中丞合肥劉爵帥批指機宜之洞悉邊情也。公自平邊患,籌措臺防,抒朝廷之南圉,吏民倚若長城,予奉檄調補臺南,於光緒拾貳年丙戌仲春,道出鷺門,東渡淡津,初謁見,即荷委以設縣分治。慶地築城,撫番招墾之任,附駛兵艦,南來斗六門攝篆,相度形勢,卜城於沙連埔九十九崁上之雲林坪,居中路之心,扼後山之吭,萬峰環拱,雙水匯流。先後偕劉都戎、歐陽司馬,覆勘詳明,十月朔,自斗六移雲,專督城工、撫墾、經營草昧,事當創始,工費浩繁,延紳董以贊襄籌劃,議版築而捐辦土垣,劃界未分,人懷觀望,因先圍竹
,以實垣基,得陳茂才塤箎奏競,勸辦有方,葉、林、魏諸生,亦互相勉助,二月朔興工,初三蕆事,不曰成之,計周一千三百丈有奇,均寬六尺,植竹三層。石、林、鄭各董事與武孝廉陳安邦,率鄉眾負鍤爭先,竣工後,慮西北高阜乾旱,議分鄉灌溉,適初五日,沛然降雨,民心尚義,感召和天,豈偶然爾哉!厥後滂沱數日,四野歡呼,新植竹皆勃然發筍,宛若滕侯爭長薛侯氣聚。城成眾志,瞻彼猗猗,天心民力,以固吾圉,在紳董之踴躍急公固可嘉,而蚩蚩者裹糧恐後,明大義、識尊親,出於至誠者尤可嘉也。昔賢有亭成喜雨以誌名者,今雲林城成,喜雨以旌義,爰築亭誌名,勒石而為之記。光緒十三年丁亥春二月中浣嶺南陳世烈撰。
.
新九十九崁石階山坡上起點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石階全數毀壞。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石階全數毀壞。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
九十九崁石階梯口九十九崁勒石
位於公所路與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
位於公所路與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
新九十九崁石階山下起點處
.
.
新九十九崁石階中途休息點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八通關古道上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190054/3/1301899121/20080116094825
八通關古道下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190054/3/1301940275/20080117104151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八通關古道上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190054/3/1301899121/20080116094825
八通關古道下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190054/3/1301940275/20080117104151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