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1 09:22:02deepmind

廣論消文125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

廣論消文125  1258-末行 

【妄語事者,謂見聞覺知四,及此相違四。能解之境,謂他領義。】

妄語的內涵有四種:1.看見2.聽到3.感受到4.知曉,以及與此相反的四種即是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例如看見了說沒看見。

【能解之境,謂他領義】

你告訴他的話,他聽懂了,也相信了,所以妄語的對象--是能夠領會你所要表達內涵的有情。--日常法師淺釋

【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

「意樂」是分為想、煩惱、等起三方面。「想」是指歪曲某種認知,如把看見的事情歪曲為沒有看見,又或把沒有看見的事情歪曲作看見。「煩惱」,是指三毒。「動機」等起是歡喜說掩蓋事實、改變事實的話的這種心態。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加行」是指以發言、或採用默認、或以肢體動作來表示。又不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說都相同。有說即使教唆他人說妄語、離間語或粗惡語,也與自說相同。

日常法師開示

加行有幾種,人家來問你,你不一定要開口。假定有人說你這個人很了不起,你證了什麼果了,你不一定說:「是,我是!」只要你不否認,心裡默然接受,人家就會認為是這樣,所以沒有開口,也可能犯妄語。世間上就常常有這種狀態。只要內心當中有騙人的欲樂,出聲是犯,不出聲還是犯,這一點我們要注意。而且不論你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別人的利益,只要是有意騙人,你就犯了。

【此中說於妄語、離間及粗惡語,雖教他說其三亦成。《俱舍本釋》於語四業,皆說教他亦成業道。毘奈耶中,說起此等究竟犯時,要須自說。】

合註解決關於指使他人,以及其他的疑惑,有三種說法:第一種-瑜伽師地論的說法--此處有提到妄語、挑撥離間以及粗惡語三者,即使是指使他人去做,也會構成這三種業道。第二種世親菩薩的說法《俱舍根本頌》、《俱舍釋》則說,四種語業都可以透過他人構成業道。第三種《毘奈耶》的說法:結合墮罪而言,生起這些的究竟墮罪時,必須自己親口說出才算。

日常法師開示

妄語當中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別人說妄語。實際上你教別人說妄語、粗惡語、離間語,別人去做的時候,別人犯了,你也犯了。這有兩家說法,有一類說,只有你自己說才犯,教別人不算;有一類說你教別人說也算。加行中有自做,有教他做這兩種。

1.《俱舍》中說教他作語四業的話,自己也算犯。2.可是毘奈耶(就是戒經)說,妄語一定要自己說,教別人的不算,有這兩種不同的說法。粗惡語也一樣,我沒有講,我教別人去罵人,他果真去罵人了,根據戒律來說,我沒有犯,因為我沒有罵人;3.可是根據《俱舍》跟大師所判,我教他罵人,我雖然沒有罵人,我也犯。妄語、粗惡語、離間語、綺語都一樣這個是加行。

【究竟者,謂他領解。《俱舍釋》說若他未解,僅成綺語。離間粗語,亦皆同此。】

究竟對方領會所說。《俱舍釋》說--如果他方沒有領會,只會構成綺語。這一點在離間語和粗惡語中也是如此。

日常法師開示

什麼是究竟呢?你騙他,他聽懂了,也相信你的話,那個妄語就變成究竟。如果你騙他,把事實扭曲了,可是他不了解,就沒有騙成。《俱舍》說他如果不了解的話,你是犯了綺語,因為你說的話跟事實不相應。至於離間,你要挑撥他們使他們分開,但他不懂,因此他們沒有分開;還有罵人,你在罵他,可是他不懂,這都不成究竟罪。所以這個罪相、業相是非常細微的,將來學戒的時候會細說。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