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15:53:02圓恩

【褓抱筆記172】《自卑與超越》 2Y7M2W(1211-1217)

認識這本書,是因為參加大腳小腳彰化假日共學團讀書會時。我最近總是像追逐太陽的古人一般的,在讀書會過後,才從圖書館借書來讀。而這本書能讀完,還要拜選舉當日,M放我一天選舉假,返回台北的車程上才能好好讀完。

 

這是百年前的人所撰寫,許多問題卻依舊存在,而作者的見解也令人印象深刻。共學團領隊姿幼後來問起我的心得,我當時只想到作者老是舉出被寵壞的孩子會如何,讓我有種好像很容易會把孩子寵壞的錯覺。不過作者本意應該不是如此,大概是想強調父母於童年適切教養的重要。

 

T近來自主萌芽期(叛逆期)的症狀依舊持續,媽媽有逐漸磨合之感。另外也觀察到T不願意M幫忙洗澡,甚至會「說謊」說M會打他,但可能是M口氣不好,或是曾用水幫他洗頭而讓T不開心。

 

晚上,明明和M玩的開心。要睡覺時卻不准M睡他隔壁,要M去睡外面。但早晨晨起,若自己昨晚先睡著,就詢問M有進來睡嗎?媽媽回答有,就說:我要踢他。但當媽媽說:M去上班了。則大哭說要找M玩。而我想這部分可能和下頭節錄的書摘,與佔有媽媽有關吧!

 

至於作者提到性教育的部分,特別摘錄出來,對應前陣子沸沸揚揚的相關議題,作為大家與自己與孩子討論性議題的參考。

 

書摘:

「在孩子們面前,丈夫不應該將他對妻子的情感表現得太露骨。夫妻之愛不能和他們對孩子的愛相互比擬,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彼此也不能抵銷對方。但是,假使夫妻彼此過分親密,有時候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地位降低了。他們會產生嫉妒之心,並希望能和父親或母親一爭長短。配偶之間的關係不應該看得太不嚴肅。」P.117

 

「此外,父親對兒子、母親對女兒解釋與性有關的事情時,除了孩子希望知道、而且在其發展階段也能了解的事物外,就不必一廂情願地告訴他們太多的知識。我相信:在我們的時代,有一種傾向,想告訴孩子許多他們還無法適當掌握的性知識,結果引起了不恰當的興趣和好奇,甚至把性不當一回事,而以稀鬆平常的態度等閒視之。這樣子並不見得比以往隱瞞孩子或絕口不談與性有關事物的態度來得高明。所以,最好是先了解孩子希望知道什麼,並祇回答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而不要從我們自己的標準,強迫他們接受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事情。我們必須取得他的信任,讓他覺得我們會和他合作,並幫他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假使我們這樣做了,便絕不會錯得太離譜。還有,有些父母深怕他們的孩子會從同伴處聽來有害的性故事,這也是杞人之憂。在合作和獨立方面訓練良好的孩子,是絕不會受到朋友談論之害的,而且孩子們在這些事情上經常比他們的長輩還要細心。一個不準備接受錯誤觀點的孩子,自然不會受到「道聽塗說」的害處。」p.117-118

 

「不管我們為我們的子孫做些什麼事,其實我們都是為整個社會而做的。我們無法脫開這種和同類之間的聯繫。」p.119

 

「如果在家庭中沒有權威的存在,那麼其中必定會有真正的合作。」p.119

 

「在教育中引起最大困難的,並不是兒童本身的各種限制,而是他認為他具有的各種限制。」p.139

 

「即使是對異性的態度,也是在生活最初的四、五年之間奠下基礎的。」p.162

 

「我曾經強調:孩子們不應給予身體上的刺激。父母們經常非常疼愛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也很喜歡他們。為了增加孩子們的情愛,他們總是摟抱他們,或親吻他們。他們應該知道這不是正當的方法。他們不應該如此殘忍。孩子們在心靈上也不應該受刺激。孩子們和成年人在回憶童年時,都經常告訴我:當他們在父親的書房中看到某些春宮圖畫或觀看到這類影片時,所引起的感覺。他們實在是不宜觀看這種圖畫或影片的。如果我們避免刺激他們,便不會發生困難了。」p.163

 

※讀這段時有點疑惑,不知作者認為的孩子是多大不應該摟抱和親吻?

 

「另外一種形式的刺激,是我們已經在前面說過的,供給孩子們不必要和不合宜的性知識。有許多成年人似乎有一種散播性知識的狂熱,他們深怕任何人長大後,對這方面仍然有一無所知的危險。假使我們回顧自己的過去或研討別人的歷史,我們將看不到像他們預期的那種災難。我們寧可等待孩子開始好奇而想知道這方面的事時,才告訴他們。如果父母對孩子相當留意的話,即使他不開口,他們也會了解他的好奇心。假若他把他們當做密友,他就會向他們發問,此時,他們應該以她能夠吸收並了解這類知識的方式回答他。」p.163

 

「還有,父母親在孩子面前,最好也應該避免有過分親密的表現。如果可能的話,孩子應該不要和父母親睡在同一個房間裡,或同一張床上。更理想的,是他也不要和哥哥或姐姐同一個房間。父母親對其子女的發展應該密切注意,不能掉以輕心。如果他們對孩子的性格和目標沒有認識,他們就無法知道孩子有哪些地方能夠受人影響,或要用什麼方式才願受人影響。」p.163-164

 

「最能夠自發自動地關心任類利益的人,都是最盼望要生兒育女的人,而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對其同類不感興趣的人,都會拒絕接受子女的負擔。」p.237

 

精神分析大師 阿德勒著 黃光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