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食之後》好好吃,救地球!
過去一包300克的零食有30克的包裝;現在同樣300克的產品,卻有50克的包裝,食品內容物減少,包裝增多,通常售價還更高。
收到一個中秋禮物:高貴的暗紫色為底,上面鑲著一片閃亮的金屬製的品牌,以及很厚實的長方形紙盒,倒扣處用磁鐵吸住,像珍貴珠寶盒。盒外還有一層透明塑膠印字包住,抽掉透明塑膠套,打開磁鐵倒扣的盒蓋,還有一層透明硬殼塑膠,再裡面還有一層霧面印花紙。
禮盒裝在一個同樣風格的燙金紫色亮面紙袋裡,提在手裡沉甸甸的,估計這個禮盒至少700到800公克,六塊迷你拇指鳳梨酥總重大概不到200克,包裝如此精美價格大概也不便宜。
朋友的心意我很感謝,千里遠從臺灣帶了一份禮物來給定居異國常常忘了今夕何夕的我,可是看著這盒精美華麗的「沉甸」禮物,我心裡當下的第一感受是生氣。
很多年了,社會裡一直有人呼籲改變產品過度包裝的習性,可是兩些聲音總是相當微弱細小,很快在媒體上被各種緋聞八卦淹沒。我眼前這一盒鳳梨酥真是過度包裝最好的示範,食用價值只有不到200克的東西卻要大於它本身好多倍的資源來生產包裝行銷,消費者要花比產品本身多好幾倍的費用來購買。
雖說包裝可以提高產品價值,然而很多時候我們花錢買一個很精美漂亮的東西,花的錢並非在產品本身的品質或是本質上的價值,買的是包裝──很快地變成垃圾和環境負擔的包裝。
我請臺灣朋友來家裡吃飯,朋友帶了零食來,芥末豌豆、日式米果、瓜子、小魚乾。大袋子裡裝了十來個小包裝的零食,我們邊喝小酒邊聊,菜還未正式上菜,已經一桌的小塑膠包裝袋。我不懂;為何要將十來顆豌豆、米果或小魚乾,分別包在一個個更小袋裡?
我記得小時候一包零食開了沒吃完只能用橡皮筋起來。後來有拉鏈袋更方便了,可以輕易地再封起來,不受潮變味。可是,曾幾何時,開始流行起小包裝,層層密密重重疊疊的包裝成為精緻高貴的象徵。一包芥末豌豆沒吃完已經製造出一堆小垃圾袋了。
過去一包300克的零食有30克的包裝;現在同樣300克的產品,卻有50克的包裝,食品內容物減少,包裝增多,通常售價還更高。
可是我們的消費觀也開始轉變成一種「只重外貌不識本質」的價值觀。
換句話說:你花費的錢裡有多少是真正為了享受,有多少幾乎立刻被丟棄,變成環境負擔的垃圾?說來既弔詭又謹刺:那些讓產品看來高貴精緻,誘人掏錢購買包裝,多半是垃圾。
對,很多時候我們在花錢買垃圾,而整個社會的趨勢也似乎總是朝這個方向進行,想不買這些多餘的「垃圾」都難。
日常塑膠袋(超市購物袋、小吃食袋......等)使用是另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恐怖事實:根據環保署的資料,臺灣每年使用180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每天兩個,不僅如此,臺灣的塑膠厚度0.06公厘還是世界最厚的。
這個數據並不包括產品使用的塑膠包裝。雖然我們進行回收,但是回收率不到20%;而這些塑膠袋的平均使用時間僅20分鐘,但是土地要花400年才能將其分解。
我都知道吸毒嗑藥的壞處,我們了解重金屬化學毒物對飲食的汙染。那那,被埋進土裡百年不解的塑膠袋呢?那,裝在塑膠裡因高溫沁入各種熱湯羹汁的毒素呢?
雖然開始實行塑膠袋收費,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觀念的改變和消費價值觀的改變。如果不能改變完全不用塑膠袋,至少可以從減少使用、重複使用做起。其實都是簡單的動作:自備一個購物袋 一個可以耐熱盛湯的盒子裝豆漿、肉羹、陽春麵,馬上要吃的鹽酥雞可以不必再多一個塑膠小袋裝著,如果離家不遠,購物可以拎在手上。拒絕塑膠袋不是一件丟人的事,一點小小的不便,可以讓我們的環境更好。
過度包裝下場只有兩種:耗費更多的資源回收,或是任其被遺棄在土地裡污染地球幾百年,危害子孫。
法國電視最近報導某非洲國家的乾旱問題,有個色彩艷麗的畫面看來格外怵目驚心,那是一隻乾枯致死的鳥的骨駭,形狀依舊完好,化石般貼在地面上。就在某胃部的位置,幾個彩色的塑膠袋半埋在沙土裡,在風沙中肅颯有聲,仍舊艷麗堅韌。
少一點肉
吃掉一公斤的肉相當於一輛汽車跑了25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廢氣,意思是:生產這一公斤的肉相當於排放了36.4公斤的二氧化碳。
如果根據目前的經濟成長和人口成長的速度計算,到2050年地球每年要生產41噸的糧食才夠,今天除了畜牧業以外,糧食種植面積十五億公煩,也就是還要找出7億公煩的種植土地才行(這個數字沒有計到被拿去做燃料能源用的穀類)。
每年的沙漠化、氣候異變、溫室效應,以及各種自然的風化侵蝕,人為的都市化汙染等.....,現在可耕種的土地以年500到700萬公傾的速度消失中。
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0億,但光今日全球就有近10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了,即將多出來的15億張嘴怎麼辦?而且根據分析,生活水準越高,對肉類的需求也越高,到2050年,肉類生產將從2000年的2億3千萬噸,增長到4億6000萬噸,同時養殖動物的副產物(蛋、奶等)也將從5億8000萬增長為10億4000萬噸,兩項數字估計都是兩倍增長的。
可是要讓這些數字實現,還要同時有足夠的動物飼料(穀麥類)來餵養,可是今日肉食動物養殖的速度要快過穀麥的飼料種植。現今世界約有40%的穀類生產(主要是玉米和大豆)是拿去餵養動物的。聯合國世界糧食組織統計,全球有70%的農業種植土地最後拿去餵養動物了。
也就是說,人和動物搶著土地與食物。
從營養價值上看,動物提供給人類的蛋白質雖高於蔬果,但卻不合經濟成本:16公斤飼料生產1公斤牛肉,8.4公斤飼料生產一公斤豬肉,7.9公斤飼料生產一公斤乳酪。較划算的雞肉,也要3.4公斤飼料來生產。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一公頃生產蔬果的土地可以養活30幾個人,卻只能提供5個人的食物分量。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動物養殖佔了18%,可是這還不包含為了生產飼料造成的土地森林開墾(例如亞馬遜森林70%被開發,改為種植糧草的土地)、動物糞便釋放的氮氣、動物反芻排放的廢氣.....FAO報當的結論是:養殖動物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比同時間的交通運輸量還高!養殖動物不只排放二氧化碳,還有其他不良氣體,如阿摩尼亞(造成酸雨的主因),佔了總量近70%。
世界有21%的水源被用在養殖動物,而這還不算生產動物飼料種植用掉的8%(全球用水量中僅有1%被用來當飲水用)。如果加上養殖食動物需要的生長激素、抗生素,種植飼料所需的肥料農藥等造成的水源汙染,這個數據將會更驚人。
那是否表示人類應該徹底改變肉食,而素食真的可以救地球?
不,問題不能如此簡化看待,全球畜養的生產與消費在一個非常不均衡的發展狀態。畜養業在開發中國家(中國、巴西、墨西哥為主,次要的有泰國、越南和菲律賓)正快速發展,但是已開發國家卻佔去全球肉食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換句話說,人類和畜養業對土地的爭搶在歷史上從來不曾像今天這麼激烈,遑論過去幾年高價石油造成至今有1億公頃的土地被用去製造燃料用能源,開發中國家也就被迫要去尋找更多的種植飼料土地。
耗費多數資源生產的肉類餵養少數富有的族群,而這些富有族群多數生活在強調健康少油少脂,卻又有下一代過度肥胖問題的地方,甚至出現已經吃進去的食物卻擔心發胖,再去挖吐出來的怪異現象。
這是一場人類史上的關鍵戰爭:如何解決人類飢餓的問題,同時遏止室效應的惡化。
教育仍是最好的武器。均衡的飲食,強調吃蔬菜水果的好處,不過於偏激,飲食質量展現人道的世界觀,少吃點肉,對地球有幫助。或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略略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給地球喘一口氣。依個人的飲食和健康狀況,減少一點肉食量。
越來越少的生活哲學
在家裡請朋友吃飯,說每個人帶一點東西,結果總是剩留一大堆面臨丟掉命運的食物。我們這個時代經碰到的問題是吃太飽,而不是吃不飽。
彰化老家四樓有一間儲藏室,東西差不多從地上積到天花板,最深最裡到底存放了什麼,已經沒有記得,都是積了幾十年的東西了,誰也懶得再去積厚塵灰中翻找那些箱子盒子都依舊完整未拆封的「垃圾」。
雖說都是些不大會壞的東西,但是沒用的就是廢物,就是浪費。浪費囤積的空間,浪費生產製造的能,浪費社會資源。
我們文化裡的勤儉美德從父母一代的愛物惜物,變成我們這一代的囤藏堆積。我們的消費習性從「為了需要而購買,到為了欲望而購買」,到現在,有不少人是「為購買而購買」。我們為了欲望而生存,終而被欲望支配。
這種心態其實也反映在飲食習慣上。我沒有切確的統計數字可以知道那些299吃到飽的館子和自助餐,每天有多少分量最後是倒掉變垃圾或廚餘的,但光看餐桌上吃不完的最終被撤掉收走的就很驚人。這種無限消費的餐飲型態,通常品質不會太好,被廢棄掉的比被實質消費掉的多很多,許多時候多點一道菜多拿一盤,只是因為「反正是一樣的錢」。
有時和朋友上餐廳吃飯,點了一整桌的菜,其實背後隱藏的是一個社交場合的面子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經碰到的問題是吃太飽,而不是吃不飽。
很明顯的,我們處在一個什麼都過剩過多,什麼都氾濫的時代。感謝老天,這表示臺灣是個物資不虞匱乏的社會,但是量的過多往往代表質的膚淺。關於囤積或是貪便宜拿贈品,也許可以從很多學者的移民理論去解釋,認為臺灣移民社會所以對物質的匱乏有著深層意識的危機感。解釋值深思,但是我們物質的需求,對飲食的態度,在教育上是否有隨時代的變化而改變。
法國媒體經常出現一則廣告:回收12支塑膠瓶等於減少1公斤的二氧化碳。法國實施的垃圾分類政策始終是歐盟國裡績效最糟的國家之一。
分類回收固然重要,但是溫室效應、氣候暖化、能源昂貴、糧食短缺.....等因素,讓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不僅要懂得如何資源回收利用的關鍵時代,也到了要懂得如何不浪費多餘的資源能源。而這些,很難單靠政府國家的大政策大法令執行,其實更需要每個微小的世界公民的責任意識,由下而上的推動。
金錢與物質到了某種程度之後,就失去其意義。消費一件多餘的東西,背後是消費更多的能源材料,製造更多的二氧化碳造成更多的溫室效應。在消費上懂得適可而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公民責任。你我都有責任不去浪費一分電源一份原料,不你有錢與否。而物價高昂或許正是一個轉機,讓我們重新思考對物質的態度與消費的習性。(節約)
你也許要從經濟理論來告訴我,沒有消費沒有需求,也就沒有經濟沒有生產,沒有成長沒有創新。但是任何社會學家都會告訴你,創造更好生活的條件是品質,不是數量。
不論食衣住行,是該放棄從「量」,改從「質」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消費習慣了。
被丟棄的食物
世界糧食組織最近公佈一項報告裡指出:全世界的食物有四分之一在尚未消費前(烹煮)就直接被送進垃圾桶丟棄,在全球仍有13%的人口處在飢餓狀態時,這現象實在教人震驚!
丟棄食物不是將食物當垃圾而已,還包括生產、製造、運輸、保存時所消耗的能源、水源和人力。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互為裡表。
越來越工業化的大量製造生產,讓人遠離自然土地生產線,當食物不再是透過人手經過愛心製造出來的,享用者不曾參與中間的艱辛過程,自然沒有珍惜之感。再說,物廉價賤,更沒有理由珍惜之,反正,再買就有。
浪費食物不再只是一個單純個人式的道德教育問題,而是經濟、能源、環境、社會的多重耗損,歐盟報告分析,全球氣候異變因素裡,食品的生產製造運輸和保存造成的影響佔20%,這已經是個全球性人類史的問題了。
英國一份報告也指出,食品浪費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超市和工業製造商所丟棄的食物更驚人。在機器生產製造過程裡,有30%到40%的原料或產品被丟掉,因為不合超市或生產標準而未出售就丟掉的食品每年高達5億噸。
公民責任
環保像信仰,發自內心,但也來自教育和認知,來自對現在的珍與對未來的承諾。心裡那份踏實安穩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窮人富人,社會上每個人對責任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能力注重生活品質,是有品味的中堅階級,消費能力越強越高,是否就該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地球,自己的別人的孩子,付出同等的責任,公民責任。
我從購物袋裡把優酪乳、鮪魚放冰箱,水果放果盤,牛奶放櫃子。裝過水果蔬菜的幾塑膠袋一一收起,下次去超市還可以再使用,雖然難免引人眼光,可是我漸漸不在乎這些眼光了。
打開電視新聞,正在報導一本年底消費指南的小冊子。因為法國年終節慶是大啖海鮮美味的季節,消費量是平時的5、6倍。小冊子是呼籲提醒民眾過年的海鮮食品消費。生蠔、淡菜、沙丁魚列為正常消費;龍蝦、小敖蝦、扇貝列為節制消費;鱈魚、野生鮭魚和鮪魚則盡量避免。
如果是在臺灣,這分單子上的食品會什麼呢?魚翅、鮑魚,還是烏魚子?還是我們的社會始終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冊子,只會出現最美味的、高級餐廳的消費指南?
公民則是在社會的責任義務上有相當程度的意識,而且是對於自己身在社會、在國家,尤其在世界上的位置。所謂「對世界的責任和義務」經常是在法律以外的,比較是在道德上的,行為上則是自動自發的。
※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協商每個國家鮪魚的漁獲配額,可是公民對於吃不吃鮪魚,放不放牠們一條生路是有意識的。
※公民在選擇食品給家人小孩時,是否留意嚥下更多的人工添加物是有意識的。
※政府明令規定禁止捕鯊,但是公民對以殘忍的手法切割魚翅,將支離殘廢的鯊魚丟回海中任其痛苦致死或被其他魚類啃食殆盡而亡的現象是有認知的。
※我們的鞋子皮包衣服是不是某些貧窮國家剝削童工製造出來的?
※購買的衣服食物、家裡開的冷氣、洗澡用的清水、客廳裡的電燈、摩托車汽車排放的烏煙、廁所的衛生紙擦手紙......
是不是意識到這些日常生活的小細節,關切的不只是月底的水電帳單,而是牽涉到人類耗損全球各種天然資源的現象。
我在巴黎的觀察:無論是在超市或是傳統市場,越來越多人帶自己的購物袋買菜。
一位法國友人說:以前羞於告訴小販他不要塑膠袋,怕人家認為他小氣,斤斤計較小節。可是現在不會了,買東西時,他很理直氣壯也很自豪地告訴小販:「我不要塑料袋」。這種「自豪的理直氣壯」就是我所謂的公民意識:清楚地知道自己身為公民在世界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而不昧於社會世俗的觀點和壓力。
當然,也是因為當這種公民的力量和意識越來越強大時,地上的痰、手上的塑料袋、天而的汙染、水裡的毒素會越來越少。還有,海洋裡的鯊魚鮪魚也許都因此有喘息的空間,有繼續在地球上生存的一天。明日的子孫們可以繼續享受我們今天享受的各種大自然給予的美食。
人類過去一直將地球看作是他的生存環境,一切以人類的欲求為優先。
上一篇:《慢食之後》食物還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