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8 00:57:15得得地

為什麼我會迷上漢堡飽與讀書﹖

小時候,我可以一次過食了6個普通裝的漢堡飽,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漢堡飽叫漢堡飽(怎樣看也不似城堡),但是很喜歡食。同樣都是豬肉、牛肉加麵包,卻不愛叉燒飽菜肉飽,偏愛麥當勞裡面的漢堡飽(難道祟洋得這利害)。

漢堡飽非常好味嗎﹖(我想不是) 如果是飢餓,我們需要的是食物,但不一定是漢堡飽。這大概是大眾傳播營造的社會意識,潛而默化了很多「對某些人有利益」的概念,使我們不知不覺對某些東西有好感而不去追求原因,食漢堡飽或多或少也附帶有「文明、現代化、衛生、快樂、幸福的概念」。所以,為了得到文明又快樂的感覺,我們會付出更多的代價去購買可以充飢的漢堡飽。(這一觀點,是我在大陸旅行的啟發。)


人大了,沒有小時侯般迷戀漢堡飽,卻曾經迷信「智識改變命運,讀書可以擁有一切」,甚至在不得志的時候,以為只是自己不努力讀書的結果。於是走去再讀書,連碩士都有了,但仍然一貧如洗、繼續孤家寡人一個,視野雖然是闊了,卻不見「黃金屋」及「顏如玉」。

為什麼同樣是大學畢業,有人可以去做醫生,有人只可以做護士﹗!!有大學生一畢業便當行政主任(Excutive Officer),有些卻要當數年行政助理(不敢出聲的多功文員奴隸)才可以升高級行政助理(還未到EO級)。

假如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質數,那麼教育在香港的社會,除了提昇了國人質數外,也打壓部份人的生活質數,或多或少是其中一種社會分化的工具。假如社會中「機會」的數量是不變,「讀書」過程只是一種比較令人信服的方法,使人產生分野,把別人的「機會」搶過來,即使你不去搶,也會被其他人搶去。

讀書進修是為了什麼﹖為了那個目的,是不是一定要去讀書呢﹖


有時候,我們以為有些東西是很重要,一直好努力去達到,但是,得到了之後,又有新追求的東西。又或者,以為一些東西不值珍惜,可以隨時棄掉 ...... 然而,當失去時,卻連其他東西存在的義意也失去了。

究竟,那個需要才是內心的自己﹖是漢堡飽﹖讀書﹖是食漢堡飽那一刻感覺﹖被別人認同﹖擁有某一種求生能力‧‧‧‧‧‧


夢的精靈 2008-04-02 20:32:32

讀書,完全看個人所需
我從不認為讀書必定出人頭地
因為身邊有很多實際的例子
所以即使學歷不高也可能有很豐富內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