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 09:27:32Aher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台灣有紀錄的野生堇菜類植物有18個類別,各自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中,它們都有著相似的花,長短胖瘦不一的「距」,靠果實的彈力拋擲種子,種子外大都長了「白色的硬塊」。有的長草地上(像紫花地丁),有的長森林中;有的在海邊,有的在高山上;有的長崖壁或石頭上,有的長土壤中;有的長乾燥的環境,有的長陰濕的溪谷。各有各的特色,它們流傳著什麼樣的故事呢?這有待您的挖掘!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堇菜目

堇菜科

堇菜屬

名稱:  紫花地丁
別名:  N/A
拉丁名:  Viola philippica ssp.munda W.Beck.
類別:  草花
科名:  堇菜科

生態習性

性強健,喜半陰的環境和濕潤的土壤,但在陽光下和較乾燥的地方也能生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華北地區能自播繁衍,在半陰條件下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性,除羊鬍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難侵入。在陽光下可與許多低矮的草本植物共生。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無地上莖。葉簇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緣具圓齒,葉柄較長具狹翅。花由基部抽出,單生具長柄,小苞片生於花梗中部,花冠5瓣裂,紫堇色。

繁殖培育

 

園林用途

可單種成片植于林緣下或向陽的草地上,也可與其他草本植物,如野牛草、蒲公英等混種,形成美麗的綴花草坪。

產地分佈

原產中國


 

 
 

紫花地丁是早春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綱-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屬,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 堇菜科(Violaceae)共有16個屬,總共800多個種,擁有500多個種的堇菜屬是其中最大的屬。堇菜科植物的葉子多為互生,少數對生,葉子形態簡單。花雌雄同體,擁有5個重疊的萼片和5片重疊的花瓣,呈兩側對稱或輻射對稱,閉花受精現象比較普遍,果實為蒴果或漿果。堇菜屬是林奈以香堇菜Viola odorata為模式建立的。據1991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中國擁有111種堇菜屬植物。這一屬的植物有很多十分常見,且具有實用價值,如雞腿堇菜V. acuminata可食用,紫花地丁可入藥,早開堇菜V. prionanta和三色堇(貓臉)V. tricolor可作為地被植物用於園藝,香堇菜和細距堇菜V. tenuicornis有甜蜜濃郁的香氣。

北京的堇菜科植物有十來種,紫花地丁是其中最常見的。它異名光瓣堇菜Viola yedoensis Makino,並以此名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這種叢生的小草高10釐米左右,地上無莖,有很短的地下莖。葉基生,葉片舌形或長圓形,長3~6釐米,邊緣略呈鋸齒狀。4~5月間開花,花朵為紫色,寬約20毫米,有5~7毫米長的細距。果期5~6月,蒴果呈橢圓形,長6~10毫米。它喜愛陽光,適應溫暖、涼爽氣候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以種子繁殖,冬季或早春播種。紫花地丁的嫩葉可以食用,不過它更多地用作藥物,以乾燥全草入藥,在中藥裏被定性為“性寒、味苦辛、無毒”,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內外皆可使用。傳統上,除了V. philippica,中藥裏的紫花地丁還包括堇菜屬的多種類似植物。考慮到堇菜屬植物的種類繁多、分類困難,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另有一些豆科、龍膽科、罌粟科、遠志科的植物也以地丁之名入藥,稱苦地丁、甜地丁等。

北方的早春,天氣還比較寒冷,許多植物還沒有從冬夢中醒來,但這時卻有一種開著紫花的小草在春風中跳舞了,這就是清熱解毒良藥———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善治疔瘡腫毒,並能夠治療急性乳腺炎和闌尾炎及丹毒等疾病。由於紫花地丁到處都有,所以也可以自

 

己採集應用,采來的鮮藥既可以搗汁內服,也可以搗爛外敷,還可以與其他的清熱解毒藥蒲公英、金銀花等合用,治療疔瘡、癰腫、丹毒、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紫花地丁含有?類、黃酮類及生物鹼等有效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珠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表明,紫花地丁提取物在低於毒性劑量的濃度下,可完全抑制愛滋病毒(HIV)的生長,紫花地丁的二甲亞?提取物具有很強的體外抑制HIV活性,可能在防治愛滋病上有前景。

紫花地丁除作藥物治療疾病外,還可以食用。將采來的紫花地丁用沸水焯一下,換清水浸泡,無論是炒食、做湯或煮菜粥都可以。但要注意,紫花地丁畢竟是藥品,具有苦寒的特性,不宜食用過多,特別是素有脾胃虛寒的患者千萬不要食用,以免引發胃痛、腹脹及拉肚子等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