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寒冬中部重遊--長野.小布施
2016年冬(小布施遊記)因時間之故,無緣進到北齋館參觀,至今一直遺憾,看完電影之後,更增強我想再來北齋館一次的動力,此行特別挪出空檔來到小布施,希望得以一見浮世繪大師的畫作
工頭堅對北齋的介紹非常詳盡、精彩,請參見所附影片連結(讚喔)
利用兩日券乘坐巴士在"湯田中站"下車
換乘長野電鐵在"小布施站"下車
步行前往"北齋館"
一路上指標明確
小布施以"栗子"聞名
昔日熟悉的大樹依然生機盎然
一旁就是"北齋館"
購票進場(很有質感與北齋特色的票卡)
畫之狂人--北齋
介紹北齋生平之短片(可惜我聽不懂日語)
館內有許多北齋的代表畫作(富嶽三十六景)
更進一步把北齋畫作(或圖案)和"布料"與"服飾"做結合
長野縣之縣寶--上町、東町祭屋台
祭屋台之"天井會也將北齋的名畫(男浪、女浪)融入其中
另一座祭屋台"天井繪"的圖案則是"龍鳳呈祥"(哈哈,我自己猜的)
日文介紹
祭屋台很有"浮世繪"華麗精美的風格
連販賣機也很有"北齋"風格
王羲之曾在"蘭亭集序"中說過,面對快樂稍縱即逝,生死無法自己的無解難題,他選擇面對的方式是,"列敘時人,錄其所敘",將今天與會的好友與詩作保存下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縱使時光流逝,世殊事異,千百年後的人們,同樣會因為美好事物而感動心悸,依然會因為相同事物而悲傷落淚,他說:"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王羲之相信自己的文章,一定能感動後世讀者,進而產生共鳴,如此一來,個人的生命雖然終會死亡,但他的精神樣貌,卻可以透過作品(文章、畫作、歌曲等),永遠活在每一個曾被他感動過的人們心中,因此,縱使北齋早已遠逝,但他的畫作已成為日本藝術史的一部分,永遠根植在日本人的心中,如同北齋館旁的這棵大樹,恆久地在寒冷淒清的冬季,以紅色葉子綻放奇異的氛圍與旺盛的生命力,九年前我與它初見時如此,九年後與它重逢亦然,"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有的美好其實不曾消失,它們都被埋藏在人類所創造的作品之中,靜靜地等待後人細心的發現,能與作者同頻共振的心跳,就是發現一切美好的關鍵,千百年後,若有幸再次神遊"小布施",我定能又一次在樹下佇足欣賞,重溫這一切的美好與感動,我是這麼相信的^_^
下次再見啦
這次時間不夠,無法二度品嘗這家的紅茶與栗子(和菓子)
回到長野覓食(晚餐)
"巷子內"的超值選擇
多美迎的無料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