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18:18:25土司

甲午戰爭120週年-來源:人民網




甲午大海戰



1894年,是大清光緒二十年,也是農曆甲午年。這一年發生的甲午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一段痛徹心扉的記憶。

  這年開端,大清上下瀰漫著喜慶的氣氛。始於30多年前的“洋務新政”,使得曾經內外交困的清王朝統治獲得喘息,國力有所恢復。1891年,李鴻章呈奏:海軍“將領頻年訓練,遠涉重洋,並能衽席風濤,熟精技藝。陸路各軍勤苦工操,歷久不懈。沿途新築砲台營壘,鑿山填海,興作萬難,一切都依士兵之力。旅順、威海等地添設軍事學堂,學生造詣多有成就。各機械製造局仿造西洋棉花藥、栗色藥、後膛砲、連珠炮以及各種大小子彈,實為從前中國未有。……就渤海門戶而論,已有深固不搖之勢”,字裡行間透露出大功告成的自得。紫禁城中的慈禧太后更是在細細品味“同光中興”的榮耀。1894年11月7日,十月初十,是她“花甲初週”之日。慈禧太后連頒懿旨,上至王公大臣下及民間耆老皆獲賞賜,光緒皇帝“忝派刑部尚書孫毓汶恭辦萬壽慶典事務”,籌辦老佛爺“六旬初度”慶典成為甲午年清廷的頭等大事。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驚破了慈禧和朝臣們的慶典夢。1894年7月25日,日軍在朝鮮豐島海面偷襲清軍船隊,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兩國陸軍一戰於朝鮮,二戰於遼東,三戰於威海,海軍在黃海也展開決戰。清軍“水陸交綏,戰無一勝”,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清廷割地賠款,落得一個喪權辱國的結局。“同光中興”光環黯然失色,代之而來的是空前的民族危機,人心震顫。



  甲午戰爭是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是日本以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惡果,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甲午慘敗令人心碎,但戰爭所暴露出的清王朝制度腐朽沒落、社會民心渙散、軍隊戰力低下、統治四分五裂,也發人深省。

  甲午之敗​​,表明延宕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已徹底腐朽。晚清中國已走到封建社會的末世,國家體制病入膏肓。甲午戰爭爆發後,前方軍情十萬火急,有人提議縮減慶典開銷以裕軍費,慈禧太后冷面作答:“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身不歡。”專制獨裁體制的覆亡勢所必然,甲午之敗​​只不過是無情地折斷了它的最後支柱,加速了這一落後、腐朽制度的滅亡進程。

  甲午之敗​​,表明清王朝的社會基礎已經徹底坍塌。封建統治者也明曉“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但在根本上視國家為私有財產,推行愚民政策。戰爭期間,普通百姓對戰事異常冷漠,民間罕見支援戰爭的舉動,偌大的中國渾如一盤散沙,根本沒有形成舉全民之力打贏國家戰爭的局面。“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清廷與民眾完全疏離,已經失去了民眾的認同和支持。

  甲午之敗​​,表明清朝軍隊根本承擔不起衛國護民的使命。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開始進行軍隊近代化改革,創建以北洋水師為代表的近代海軍,組建裝備新式武器的陸軍部隊,然而軍隊的作戰理念仍然十分陳舊,管理、訓練和戰備也存在嚴重問題。軍中雖不乏勇猛死戰之士,整體上則戰鬥精神不夠,甚至出現“炮聲一響,官兵驚慌失措,皆如驚弓之鳥。戰之魂飛魄散,退之蜂擁而去”的亂象。清軍在甲午戰場的表現證明,這支軍隊只有近代化之形,卻無近代化之魂,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軍事近代化的進程。

  甲午之敗​​,表明清朝統治體系已經分崩離析。晚清時期,中央權力逐漸削弱,地方勢力日趨坐大,政界軍隊派系林立。甲午戰火燃起後,“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各地督撫對朝廷的調兵諭旨先是推諉拖延,繼而派兵卻遙控。軍費籌措同樣如此。甲午戰前,清廷財政平均每年盈餘約400萬兩,可大量財富控制在地方督撫手中,國庫空虛。清廷合計戰費開支5000萬—6000萬兩,政府實際只籌到1200萬—1300萬兩,餘額不得不借外債支撐。清廷正在失去對地方的控馭權,貌似龐大統一,實則鬆散離心。

  從一定意義上說,甲午之敗,雖敗於日本,實質上根在製度,根在清廷,根在清軍自身。“國勢蹙也,財源匱也,民心渙也,威柄失也,而四者皆國之命脈所繫,失之何以自立?”中國輸掉的不僅是一場戰爭,也輸掉了國運。西方列強戰後在中國恣意劃分勢力範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淪為虛弱的大國、待宰的肥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沉淪甲午,亡國感、危機感、毀滅感深深刺痛著中國人,如近代思想家嚴復所言:“中國的末日真的要來臨了嗎?”

[責任編輯:王錦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