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5 22:28:02

無標題

孩子找到自己 勝過追求名校

更新日期:2009/06/15 04:09

名校霸佔資源 私校難出頭

〔記者陳宣瑜/台北報導〕「誰說一定要念明星高中、明星大學才有前途,私校也未必不好,只要孩子認識生命、找到自己,未來才是一片光明;追求頂尖、卓越,只會讓自己的生命更渺小。」台北縣家長聯合會常務監事陳昶儒看到台大甄選放榜相關報導,明星大學還是以錄取明星高中學生居多,滿心感慨。

今年國中基測提高量尺滿分,各高中都隨之重新調整錄取門檻,陳昶儒指出︰「我們說高中要朝社區化,可是大多數高中調整分數時,卻是拉高門檻,像北縣某高中去年錄取門檻二三二分,隔年提高到三五二分,高分的在地學生可選台北的學校,是否能留得住學生呢?」

各校門檻分數都是經由學校老師討論訂定,陳昶儒認為,學校老師並不是真正了解社區高中的意義,且依舊抱持「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觀念;他指出︰「二流學生變一流是老師的專業,一流變二流,老師難道不用負責任嗎?」

陳昶儒以多年擔任家長會幹部的觀察,「私立高職」辦學其實比「公立高職」用心,私校有招生困境,因此辦學反而很認真,像開平餐飲學校出國比賽年年拿冠軍已不是新聞,詢問在公立高職餐飲科教書的朋友,為何不願意帶學生出國比賽,他卻回答:「神經病,我這麼認真的話,不就被其他老師討厭嗎?」

陳昶儒說:「穀保中學資料處理科某一年一個畢業班五十位畢業生,就有四十七個學生拿到乙級證照,都可以當講師了,人家都是撿基測失敗的孩子來教,還可教出一流孩子,又何必去追求明星學校的光環。」

他表示,二女兒現在讀私立高職二年級,當初是拿獎學金進去的,第一年學費幾乎全免,而且現在高二學校就要把高三所有功課教完,高三全力衝刺升學,晚上天天留在學校晚自習,連補習費都省了。

名校對社會貢獻 不成比例

陳昶儒認為,所謂明星名校享用教育大部分資源,可是培育的人才對社會的貢獻常是不成比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通常跟他的財富、學歷和文憑都沒關,為什麼這樣?這跟生命熱情有關,生命是長出來的,是演化出來的,不是被教出來,上一世紀的人,永遠沒辦法告訴別人下一世紀會變成什麼樣,教育主體應是孩子的學習,大人應是陪伴跟引導,沒有必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念明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