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日記 20250119_德國汽車工業需要浴火重生
去年底德國福斯汽車資方與勞方出現對立,起因是資方欲關閉境內工廠來降低成本,結果勞方威脅罷工,這對福斯汽車是件大事,不只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品牌遭遇逆風,也是福斯汽車87年歷史中從未關閉境內任何一座工廠,雖然最終以漸進方式優退35000人,但已經是德國汽車顯示競爭力疲弱的警訊!不只福斯汽車,雙B的汽車供應商也傳出裁員或破產消息,對德國來說,汽車產業相當於台灣的科技業,工業產值有1/5來自汽車產業,汽車產業的研發支出佔製造業將近一半,所以當德國汽車工業遭遇困境時,德國連續兩年(2023~2024)的GDP都呈現萎縮。
探究德國汽車產業的逆風,已經有許多文章或影片提到,最大原因是中國汽車工業崛起。過去中國是德國汽車外銷最大成長市場,中國憑藉著廣大的市場,吸引各家車廠前去投資,等到中國慢慢學會製造技術,再到EV電動車的彎道超車,結果就是現在看到,中國車廠不但雄踞國內市佔,更利用成本優勢外銷到海外,結果就是德國與其他國家車廠被打趴,甚至當歐盟意欲懲罰性關稅加在中國外銷汽車時,德國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因為擔心中國的報復會挫敗德國在中國的投資,由此可知,德國汽車這幾年風生水起,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美國財政部長 葉倫去年就提出警告,中國大量低價傾銷恐造成全球貿易失衡。當中國內需低落,外資投資不振,中國需要的就是提振外銷,結果是更多的商品外銷到海外。中國憑藉著低成本優勢,加上政府的政策鼓勵,中國在新能源製造、電動車幾項指標都領先其他國家,就以電動車關鍵的成本項目電池,中國在全球市佔率超過65%,加上中國內地各家車廠的流血競爭,造就中國擅長以高CP值席捲各國,這時候德國車廠該如何因應?我認為最終各家車廠的定位與比較優勢將決定這場賽道的不同結局。德國車給人的印象就是堅固耐用,雙B高級轎車的造車工藝與高級感,不是5-10年年輕車廠可以輕易複製的能力,相反的,德國車要競爭平價車款,不只要面對中國新品牌,還有日韓本來就擅長在這一塊領域,所以與其在意銷售量,不如回到核心競爭力,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最強,而且要不斷提升在高級車質感與其他車廠的差距。
就像Tesla面對中國電動車的競爭,除了導入自動化降低製造成本,Tesla也一直以軟體優勢作為競爭護城河,這是中國難以靠製造成本望其項背。汽車發展未來會走向自駕,不管是新能源車或傳統油車,駕駛這項行為慢慢會由操控性、加速性、省油傳統指標走向安全性、智慧整合與軟體的體驗,如果這是消費者的選擇或是大趨勢,德國汽車產業或其他車廠就必須認清現實並提早投入這場賽局,就像Honda與日產的結盟,如果只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這只是拖延戰術,更關鍵是要如何把握核心競爭力,在對的方向投入足夠的資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