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9 08:54:45蘇琳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常懷感恩多喜樂
想法通達惜所得
ㄧ時風雨阻吾路
二日晴空映頭額

不怨不忮苦悲捨
思前想後忘坎坷
八成有憾莫掛念
九度磨難得山河

事難應思前人鏡
事易當惜上天德
如願以償美夢就
意氣昂揚前塵擱

~~
近日收到朋友的電子郵件,分享了張忠謀先生的一篇文章(附錄如下),覺得很有感觸,所以就寫了這首隱題詩:「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尤其這學期班上轉來一位特殊的學生,弱勢家庭的各種悲劇幾乎都完全具備了。而這樣特殊的公文轉學生,就被校方當一般生送進我班上,沒有任何輔導配套措施。弱勢家庭知識跟能力都缺乏,難以自行爭取權利。而我在幫忙他們申請服務跟處理各種問題時,更深刻體會到相關機構跟行政人員的漠不關心。

這一切真的很讓人感到寒心。

不過兩個多月下來,現在該學生很愛來學校,家長也終於有勇氣去面對跟處理問題。前天週五早上,家長帶著孩子來學校,說女兒自殺(受不了環境拖磨)的後事已處理好,兒子在之前學校就犯下的竊盜共犯罪也陸續開庭處理,自己因貧窮而販賣金融簿被利用洗錢而通緝的罪名,也因為我幫忙詢問任職法官的朋友,請她自行到地檢署自首投案,而撤銷通緝。

於是,這多災多難的弱勢家庭,終於出現了一絲希望。而在關心協助這個家庭時,為了讓班上學生能包容接納這孩子,所以趁該生家姐尋短往生,請喪假沒來的那幾天,跟學生們概略說了這可憐孩子的遭遇。

一向最調皮搗蛋,讓導師我最頭痛,也花費最多時間心力開導的小搗蛋,竟主動要求老師讓他捐錢幫助同學。結果,在導師沒特地知會班上家長要募款,只讓學生自由不記名募捐的情況下,我們最後募到了二萬八千二百元。這是班上學生的力量。而且捐獻最多的,就是平常讓老師很頭痛的幾個孩子,他們回家跟親朋好友一一募款,有人一家就捐了一萬餘元,也有一家人捐了八千多元。

儘管常被校方說「笑臉擺錯了方向」,也被質疑不該在這些「搗蛋鬼」身上耗費這麼多時間心力,然而,這種付出難道真的是「錯誤」嗎?

是的,要同其他人一樣放棄這樣的小孩或家庭,不去雪中送炭,是不會被怪罪的;跟著大家去錦上添花,最容易獲得有力人士的支持跟認同。那又如何呢?這樣的價值觀真的是對的嗎?

您對我感到失望?哈哈!是我已經對您不抱期望!道不同不相為謀,僅此而已!

@@@@@@@@@@@@@@@@@@@@@@@@@@@@@@@@@@

標題: 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作者: 張忠謀

前言

  朋友買來紙筆硯台,請我題幾個字讓它掛在新居客廳補壁。這使我感到有些為難,因為我自知字寫的不好看,何況已經有很多年沒寫書法了。
  朋友說:「怕什麼?掛你的字我感到很光榮,我都不怕了,你怕什麼?」
  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紙、磨墨,寫了四個字「常想一二」。
  朋友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意思是說我字寫的不好,你看到這幅字,請多多包含,多想一、二件我的好處,就原諒我了。」


內容

  看到我玩笑的態度,朋友說:「講正經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占了決大部份,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辛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的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朋友聽了,非常歡喜,抱著「常想一二」回家了。
  幾個月之後,他來探視我,又來向我求字,說是:「每天在辦公室裡勞累受氣,一回家之後看見那幅『常想一二』就很開心,但是牆壁太大,字顯得太小,你再寫幾個字吧!」
  對於好朋友,我一向有求必應,於是為「常想一二」寫了下聯「不思八九」,上面又寫了「如意」的橫 批,中間隨手畫一幅寫意的瓶花。
  沒想到過幾個月,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你,唸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裡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後,在生活中大概都鍛鍊出寵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驗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 、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
  常想一二的觀想,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
  生命已經夠苦了, 如果我們把幾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惟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
  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
  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後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料,是為了他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 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
  原來如意或不如意,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
  原來,決定生命品質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上一篇:怒+悶

下一篇:雁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