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人】文學與生活的自我診療 - 黃信恩談《體膚小事》
【書與人】文學與生活的自我診療 - 黃信恩談《體膚小事》
專訪◎曾谷涵
與每週必須半個台灣奔波看診的游牧醫師相約於醫院的上午時光,與其說是從忙碌生活中挪出時間來的非得如此,不如當做刻意安排,在醫生的現場裡用本來的身分與氣味談文學。一襲潔淨的白長袍出現,黃信恩(1982-)三個繡字清楚在右胸,讓靦腆的笑容與和煦的問候帶往診療室,似乎真有即將向他坦承自己病痛的意味。也忍不住從他的新書《體膚小事》中所讀到的,在他的身上一一指認:最敏感的髮、專制獨裁的耳、偶有細雨的鼻與容易轉紅的臉,甚至舊作《游牧醫師》提及的著根於唇齒舌之間的口音和不敢直視別人過久的眼睛。《體膚小事》集結數年來關注於人身各個部位的書寫,比起原本在《幼獅文藝》專欄的命題「肉身誌」,似乎更貼切於他行文中的細膩與輕盈,討喜地擺脫醫學與文學裡難免對於老病死的沉重,又適切傳達我們理當對自己骨肉皮囊的了解而感覺可愛且無懼。
不只醫學,更專注於情
先從文章發表以來讀者的迴響聊起,最常被提及的似乎是腸與臀。關於腸,從醫學期刊的研究中提及一種合理卻不合情的醫療方式,簡言之「糞便移植」,但細節請親自查閱〈人之腸情──誌腸〉一文,黃信恩進而以解剖學的角度細數我們每天飽餐後輕撫的腹肚內構造,每一段腸都有專屬的小事帶來小樂趣,延伸日日勤於工作滋養生命的這副臟腑的意境與心思,接著又談及飲食,許多人都不陌生的食腸經驗,在他筆下也精準成為口腹之欲與習醫後遺症之間拉扯的思索。他說,這其中關係到醫學知識的拿捏,如何不讓自己的專業成為閱讀的隔閡,又清楚地呈現讀者能有共感的層面。他也坦承有時必須重新翻閱學生時代的課本,以確保所寫的正確完善,這是醫學的基本訴求。關於臀,則源自於眾所皆知的那分熱感,以及視覺上所騷動的情欲溫度,從通勤電車座位上的小小凹陷,到里約熱內盧的海灘比基尼,那能觸動我們感官的文字足以讓記憶再現實像,並確切地將自己的思緒流動到屁股。翻閱整本書不難發現其中涉獵繁多,從自身經驗(某程度的大膽自我揭露)出發所涉及的藝術、人文、軍旅、親情與許多旅行中的觀察,他思考自己醫師身分如何在書寫上更加解放與突破,多方嘗試,又衡量到文字材料與主題的完整性而不衝突,似乎在提筆創作中也掌握調整著準確的劑量。
而談及自己最深切的一篇,則是關於阿嬤一篇誌胃的〈呷飽未〉。一句屬於台灣人最草根性的親切問候「呷飽未」,和我們聽來也熟悉懇切的「おいしい」,是祖孫之間讓胃成為幸福指標的日常對話。這也是書中篇幅較短,而情感專注一致於阿嬤與他,在生命與吃食之間交流的文字,我們看見所謂身體髮膚,其實都是在情的寄託中注入活躍的生命。黃信恩耐心地把整本書從頭到尾(既是實質上的也是隱喻上的)講了一次,提點一些醫學上的文字樂趣,例如「耳室」何以為「室」,肛門又為什麼要叫「門」。「鼻胃管」讓食物由鼻子進入消化道,而接呼吸器的「氣管內管」卻是讓空氣從口經喉入氣管的歧異感。還有當心臟出現問題時,病患常常不會主述心痛,而是胸痛;「心痛」的語境反而是一種感情隱喻,或是引發自身體其他毛病。在讓臨床紀錄成為書寫題材的過程中,理性層面上,他必須堅持醫者的責任與顧及患者的信任感,所以用了角色的抽離與包裝的手法。而感性層面上則誠實地刻畫醫患之間,或說人與人之間和整個世界的情懷。當有截肢病患冒著雨仍騎乘一個小時的機車遠地而來準時看診,或是一句對醫生的肯定且誠實分享生活樣貌以讓診斷準確,「每次感受到病人對自己的信任,還是都會有很大的感動。」黃信恩似乎難掩心中對工作的熱誠地說。
散文的韻味,生活的體悟
「散文無論題材大小事,最重要的還是文字的韻味吧。」談到喜歡的散文家,他覺得柯裕棻的作品是很好的散文形態。很多生活日常的小事,在她乾淨節制的文字中,可以讓人把深邃的體悟一次再一次反覆閱讀,好的文字真的會迴繞。黃信恩的文字也總有讓人不斷回味的魅力,例如〈扼口〉一文的結尾,節奏簡明有韻致的關於口的體會,會不自覺張口讀出來。未來的書寫計畫呢?他仍在對自己檢討,由於生活已從實習、住院醫師進一步成為主治醫師,某些對於醫院這個空間的體會也許告一段落了。會嘗試完全跳脫「醫」的可能,只是這就是他的生活,寫醫事也多半都是坦然而自在的。或者更勇敢地去寫出這個地方更真實而殘酷的面貌也說不定。「不是所有事情都那麼充滿溫情的。」尤其在《體膚小事》中有些篇章,例如〈宮巢紀事──誌子宮與卵巢〉觸及的已經不只是死亡的議題,還有生者面對嚴峻的現實生活與未來不知盡數的苦難,這似乎還需要更多的探索與琢磨。
然後談及讀者的年齡層,那也是他自己相當好奇的事。藉由幾次座談與新書分享的經驗,好像可以分析出讀者分布的廣泛性,也許無論什麼年紀,都有對文字有感而對體膚亦有情的讀者前來聆聽他現身說法。特別是愈年長的人似乎對於身體的認知愈有心鑽研,差點讓座談的Q&A時間變成問診,開始闡述病症而令他哭笑不得。黃信恩也稍稍從書裡寫到的人物透露對於醫療體系的觀感,因為有太多東西是在醫學院中學不到的,一句簡單從師長前輩口中所講的「視病如親」,其實隱含在背後切中醫療主旨的課題,仍是生活。例如在面對糖尿病患的經驗裡,他必須以老婦的血糖狀況控制胰島素的劑量,然而對於老婦的日常習性與遭遇,卻是另一個與手中病歷密切相關的艱辛課題。還有,現下媒體以餵養群眾饑渴的報導方式也常對於醫療產生衝擊,只要一個醫學相關新聞都會造成大小風波,我們需要更確實的醫學教養以正視聽。
醫院忙碌,訪談中偶有其他醫師同事過來找他進行專業的交談,發覺原來當我們習慣性地用「醫師」與「作家」在思考一個人的時候,會固執地套用已知的形象去理解定位,卻忘了一個人所能擁有的豐富靈性並不是一個職稱的切換那樣平白簡略。黃醫師要準備下午的門診了,仔細交代醫院接駁車的時間地點,讓人心安的同時也讓人期待他的下一本作品會如何好讀好看。●(自由副刊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