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竊的時光》- 異類的孤獨
和認識導演Vee無關,和是不是新文本或文本來自哪裡無關,也和編劇Dea Loher多有名無關,我是覺得,能在學院裡演出《失竊的時光》,本身就是一次很有勇氣,也很具視野的決定。原因是文字讓人有不同於一般追逐劇情類型,激烈或驚喜點的說故事方式,而是用一種稍稍抽離於城市核心思維,也就是不太有效率的思考方式去建立感情及關係。事實是它在異色文字範疇中,是個更為異類的存在。
如果,當代藝術,或廿一世紀藝術學院的核心是提出問題,認識文化,跨越邊界,及思考如何再創造真實,那麼《失》正是一個劇作去提問,除了劇力萬鈞或催淚煽情的典型,要怎麼樣的文字質地,才可以描繪時間流動、記憶與無奈?人應該看見怎麼的故事,才能真實地感受平淡而溫暖的生命?愛與疏離,是怎樣形成?故事談及的,正是這份邊緣生命與地方的渴望與無奈,而它建構故事的方式,卻是一種片碎式的平凡描述,看似沒有關連的幾個生命線在不同的地方存在,僅僅是存在,及虛渡,而最後收結起來的,也只是彼此在同一個場景相遇,不一定有交雜,也不需要有衝突,就這樣待在同一個時光之中, 悄悄讓時間流逝。
而且,假若現在要是提及香港情況或一些勾起本土情緒的作品就會很有共鳴的話,縱然《失》不是那種大叫我愛香港,堅持一定捱得過之類的作品,但當中那個邊緣的城市,寂寞,無法逃離的處境,看深刻一點的話,都很香港︰不論是丈夫消失(是被消失),而要原地等待四十多年的老婦,終其一生思考生命保障的老頭,為了移居而不得犧牲愛情,最後走不到又失去愛人的女人,甚至那個孤獨地生存,卻連自己也成為自己的異鄉人的男人,都默默地展示一種不可抗力壓抑。就像那個在劇院中的巨大氫氣球,她看似自由地飄蕩(第二幕變成另一個綁在建築上),卻永遠沒辦法離開這個空間(城市),然而諷刺的是沒法離開不是因為無力,而是土地的引力(牽連)。有趣的是,當我看到那個孤獨的氫氣球,就會想像如場內設有很多很多個氣球的話,一定很有畫面。同樣地,如果佈景可以再有更誇張的設計,也會令「沉悶」的故事變得有亮點。然而,當我有這種幻想後,回頭就會發現,導演一貫的風格,正正就是不要那種刺激感官的亮點,那唯一一個的氣球,更含蓄地呈現一份在熟悉的城市卻仍要隻身飄泊的孤單,而那份含蓄,便會輕輕的,力度不多不少地,引導觀眾把演出看得更仔細,思考一些更深邃的內在情感。
我當然喜歡這次《失竊的時光》版本,但現在我已對寫一個演出好不好看,要讚或要踩的評論幾乎完全失去興趣,我只是想去書寫一些值得去討論及啟發(我自己)思考的作品。所以,我不是想說《失》有多好看或難看,我覺得討論演出美學的問題,演員能否駕馭角色,節奏等都還好,然而,當我看到網上某些留言,以及之後去看另一個演出時,聽到有行內觀眾說三小時演出真的很長很難捱(在學院演三小時都叫長,那麼一直學習的莎劇及契訶夫是?),故事沒起伏人物雜亂沒關連的時候,我會思考,這次的《失》能否成為我們打破單一審美標準的示範,一個可以用另一種觀看方式,來想像文字、表演、關係、情感傳遞的創作?我們又要如何健康地擺脫典型觀賞的習性,如何放下打分數、評頭品足式去看待作品,還有如何減少渴求情緒渲泄及消費高尚藝術品的期待呢?香港的表演藝術美學走向,會越來越狹窄,還是有機會再次百花齊放呢?
再一次感謝團隊將這個超高難度的劇本帶給學生來演出,希望對學校及學生來說,也是個美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