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 16:10:25陳雋弘

【電影筆記】安東尼奧尼《放大》






安東尼奧尼《放大》


1、安東尼奧尼對於鏡頭的構圖別有用心。透過遠近、大小的比例失衡,他將空間「平面化」了,觀眾經常分不清楚人物與物品的相對位置以及關係,進而造成一種繪畫般的趣味。最有味道的是主角與「事件」女主角,在攝影室裡的一場戲。從頭到尾突出地表現著「線條」與「角度」,每一個鏡頭都是美麗的圖畫。安東尼奧尼是否對現代主義繪畫具有興趣?我不確定,但肯定如此。他在這部電影裡不斷涉及繪畫,並進而將此發展成為《放大》的主題:「客觀/現實/真實」依賴我們的「觀看」。依此,他將「繪畫、攝影、認識論」結合在一起,對哲學進行了一次憂傷的辯證。


2、主角買了一根「螺旋槳」,它出現三次:都與「事件」相關。然而主角並沒有將它視為一根「螺旋槳」,事件女主角也沒有,她說:「如果我有這麼大的空間,我會把它做成吊扇,剛好可以阻隔直線」。螺旋槳是飛機的一部份,反過來說,當它被理解為飛機的一部份時,才是螺旋槳。在《放大》裡,「螺旋槳」不被當作飛機的一部份而被觀看、使用、建構、想像,它突然有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主角認為它很美,且成為了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一個隱喻:也許「事件」正如「螺旋槳」,重點在於如何被觀看、使用、建構以及想像。電影最後,「事件」與「主角的詮釋」難解難分,我們永遠都只能用自我的、私密的方式進入這個世界,包含愛情、戰爭、文化、以及「我是誰」等各種衝突。


3、電影開始於一群小丑的喧鬧,那是狂歡節的意象,是對於理性的提醒與顛覆。電影最後主角再次與這群小丑相遇,只是他加入了他們。那場「網球」戲如此美麗而哀傷,兩個小丑對打著一顆「看不見的網球」,而興高采烈、而專注認真。完全沈默的幾分鐘過後,網球掉落到場外,男主角將它檢了起來,丟了回去。他終於相信「那是真的」,選擇加入了這場狂歡,成為一個小丑、成為那片綠色的草地、成為整個自然,成為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