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6:43:02老鼠人
和妹妹去看《女先知》
2025/4/12 《女先知》台北藝術表演中心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你算命我占卜;遭逢不可解的問題,我求神他問佛,直到如今仍盛行不衰,也許有人轉而求助於Google或AI,透過演算法來指引迷津。人們永恆的大哉問,讓當代藝術大師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創造了多媒體表演《女先知》(Sibyl),呈現一個融合視覺與聽覺的煉金術劇場。
--《女先知》觀眾電子節目單
終於有機會第一次踏進台北藝術表演中心,以前都是在捷運上匆匆一瞥這顆劇場大球,沒想到在捷運車站上其實無法拍下整顆球,會被站體的屋簷擋到,為了拍到這顆球,特別走出車站拍照才繞回來走進地下道到對面。
一下地下道就看得到大螢幕放送表演廣告。
本來也想化個妝、打扮一下的,偏偏一早就整張臉大過敏癢死了,最後素顏、穿牛仔褲就來了,人算不如天算啊。
開演前一個多小時就到現場了,看板後方有面向馬路的一排可愛鯨魚造型椅,可惜沒有相鄰的兩張空位可坐,我們轉去廁所外的座位區休息等候,彩色的方塊沙發坐起來非常舒服。
室內、向陽、美顏,三條件俱足的時候,怎麼自拍都膚況超好,除了我的麵包超人臉橫豎都沒救之外,現在的手機自拍「照騙」真是造福廣大不想顯老的眾生啊。我們的笑容總是真的吧,2024一起去北美館看了《威廉.肯特里奇》特展,今年又能夠一起前來觀賞《女先知》,著實開心!
現場觀賞讓我超佩服女舞者∕歌者∕副導演Nhlanhla Mahlangu,服裝布料看起來有一定的重量,整場邊唱、邊跳、邊甩弄裙擺,真的很考驗體力,超厲害!真高興有親臨現場感受到一種在動感中的平靜、安寧……即使未來未可知,懷抱希望繼續前行。
★《從女先知到 AI 演算法》| 威廉.肯特里奇 by 林伯杰
講者:吳昭瑩 / 側記:朱曼寧
-----------------------------------------------------------
作者:Nhlanhla Mahlangu(合唱作曲家 / 副導演)
當初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為了這個計畫找上我的時候,他跟我訴說了古希臘庫邁亞女先知的故事。這個故事馬上讓我聯想到在非洲文化脈絡下我們的傳統先知們 — 巫師、靈媒、草藥醫師、巫醫和先知 — 以及許許多多天賦靈性啟蒙且時至今日還努力維持著這古老傳統的人們。
最主要的是要讓古希臘的故事和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連結,因此我邀請了一群南非歌手,這些共通的歷史和記憶透過歌手們體現,與其產生連結進而訴說女先知的故事。樂曲的靈感來自許多傳統儀式中會唱的歌曲,在吟唱的過程中我們召喚祖先亡靈降臨,透過在世者傳話。樂曲的重點不是我們唱了什麼,而是我們為了什麼而吟唱,引領我們經歷女先知日復一日的心路歷程。
我們以科薩語、祖魯語和茨瓦納語吟唱;有的時候我們會唱誦一些無以言表卻帶有深刻法力的音節。
透過我們的話語,我們諭知寂靜。
透過我們的話語,我們闡述等待的焦慮和絕望。
透過我們的話語,我們呼喚先人前來至此。
透過我們的話語,我們招喚靈透過我們與觀眾交談。
透過我們的話語,我們唱誦女先知腦海中雜亂的聲音。
我們遊走於虛幻之間。
我們深深地聆聽著。
我們嘗試著理解每次表演所帶給我們的啟發。
我們同享於當下。
既使這個表演講述的是命運和生命的善變;往往我們可以因懷有希望而感到欣慰。
-----------------------------------------------------------
節目介紹:
▌炭筆動畫與音樂交織,描繪命運無法掌控的詩意抗爭。
《女先知》由兩個段落組成,以威廉.肯特里奇經典的炭筆逐格動畫《瞬間已逝》(The Moment Has Gone)開展篇章,由南非知名作曲家 Kyle Shepherd 配樂,結合聲樂、投影、鋼琴的伴奏,動畫中不斷擦抹、刪除,再重新繪製,描繪角色索霍・埃克斯坦(Soho Eckstein)的旅程。他穿梭在市立藝術博物館和城市邊緣的廢棄礦區,歷經博物館的倒塌,以及孤獨礦工持續進行的抗爭,揭示出創作本身儘管徒勞,但始終是一種與命運抗衡的行動。
《瞬間已逝》的琴音與歌聲延續至第二個段落《等待女先知》(Waiting for the Sibyl)。受希臘神話中的庫邁女先知啟發,傳說,人們會把疑問寫在一片葉子上,放在洞窟之外。女先知則將命運寫在另一片橡樹葉,放入洞口的葉堆中。人們迫不及待前去領取答案。然而,當接近洞窟時,總會有一陣風,吹得葉片四散飛舞,所以你永遠無法確定,那些漫天飄落的葉子中,哪一片是自己的,哪一片是別人的。
▌巨大的翻頁書隨風翻動,舞者的身影如炭筆痕跡,在命運書頁間穿梭燃燒。
肯特里奇利用手繪背景板,打造了一本巨大的翻頁書,將雕塑、繪畫,甚至表演者的身體投影上去。書頁即樹葉,翻動如風吹葉旋。書頁上寫著:「到處都是新鮮的墳墓」,彷彿謎語。而南非女舞者炭筆般的身形,舞過一頁頁的紙張。她的陰影如墨,如拓印,如命運燃燒的餘燼。
▌「SIBYL」是誰?
這個「說著神明所言的瘋女人」,何以讓眾人崇敬、顫慄,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前往她所棲住的洞窟之外?
她的名字聽來也許陌生,但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求占問卜的經驗。在當代,她以命盤、詩籤、星座、擲茭等等的方式現身。
SIBYL 即古希臘的女先知,是一位遙控著人類,代言那些看不見的神祇所降下之命運的操偶師。懸絲傀儡般的人們,趨之若鶩,將自己對生命的困惑與疑問,寫在一片葉子上交遞出去,她則將所看見的未來寫在另一片橡樹葉,放回洞外的葉堆。你前去撿拾自己的命運,一陣風來,葉片翻飛,當你抓到其中亂序的一片,還以為是自己身世的全貌。
上一篇:臺灣膠彩百年尋道之《紅色此身》
目前YT語法更新導致貼文無法正常顯示影片: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影片代碼"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referrerpolicy="strict-origin-when-cross-origin" allowfullscreen></iframe>
已更改為可顯示的舊版語法版本:
<iframe frameborder="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影片代碼"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width="560"></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