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0 23:44:40◎~BabyBear~◎
省思雜記13~法理探究法&角色扮演法
第13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 法理探究法Jurisprudential Inquiry
系所級別:外文三 學號:49112005
I.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法理探究法的目標與假設:
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與優先順序→產生衝突→需要協商
2. 一個老練的公民應是一個有能力的法官,以回應正義與尊嚴
3. 須有3類知能來扮演這樣的角色
A. 熟悉社會信條(如憲法)的價值觀
B. 有一套技術能澄清並解決議題
C. 對當代政治與公共議題的基本知識
二、法理探究法的主要觀念:
1. 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產婆法、辯詰法
A. 學生先採論點與價值判斷
B. 老師以實際事例揭露背後的含意
2. 公共政策的議題
3. 一套可用來審查對立案例的價值
三、爭論都圍繞在三大類的問題:
1. 定義上的問題Definitional problems 2. 價值上的問題Value problems 3. 事實上的問題Factual problems
四、法理探究法常常處理的問題:
1. 種族與人種的衝突 2. 宗教與意識型態的衝突 3. 個人安全上的議題 4. 不同的經濟團體間的衝突 5. 健康/教育/福利 的議題 6. 國家的安全
五、老師的反應原則:
1.維持一個有效的心激盪的環境,以使所有的觀點都被尊重
2.能看到所有的議題都徹底被探討
3.探討學生思考的本質、提問的相關性、一致性、獨特性、一般性、定義清晰性、持續性
4.維持辨證型態
5.避免採取某一特定論點(stand)
六、法理探究法的支援系統:
需有所探討問題的相關文件資料
七、實施法理探究法的效果:
直接的教學效果(主效果)→1.分析社會議題的思考架構 2.擔任「他人」角色的能力 3.在社交對話中的能力
間接的養成效果(副效果)→1.同理心/多元觀點 2.對社會問題的基本知識/資料的瞭解 3.社會參與的能力及對社會活(運)動的渴望
II.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我最喜歡法理探究法的地方,在於它能訓練學生用批判性思考去分析問題,在過程中又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詮釋,就像我在學校念文學,老師常常會要求我們要分析作品內的角色性格,或者他所代表的象徵意義,有時也會改以其他角色的觀點來比較敘述者的觀點,甚至可以換成以讀者的角度來做比較,我很喜歡文學的多元歧異,因為它讓人眼界更寬廣。譬如英國文學上到的科學怪人、黑暗之心,都有用旁觀者介紹或襯托主角(主要敘述者)。科學怪人裡還有讓怪人自己表達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使讀者在讀科學家自己的辯解時另外有怪人的解釋參考,讀者就像法官一樣,必須不放過任何線索,仔細推敲,增強推理能力。而黑暗之心則是呈現歐洲白人與非洲黑人的對比,讓讀者去覺察真正的野蠻人是那些自以為受過良好教育的白人,他們有些人自以為有教化黑人的義務,殊不知自己才是最違背自然和天理的禽獸。
III.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我希望能多讓學生花時間思考一些社會問題,不要太容易被傳媒誤導,只會單方向批評,所以我會丟一個問題給他們思考當作上課的開場白,藉此吸引他們的注意,接著請他們注意這堂課的內容所提供的線索或暗示,也可能是課文內容和問題相關,也可能是句型或表達方式可以被利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後在上完課本內容的時候點幾位同學發言,聽看看他們的想法是否有兩極化,如果正好兩邊的支持者數量差不多,我就安排一次辯論給雙方人馬練習有邏輯地陳述意見,我會先告訴他們輸贏不是我評分的為一依據,重要的是誰言之有物?資料收集最齊全?最有台風?誰的論點主組織架構最完整?諸如此類的標準。如果大家對問題的看法偏向一種,我就請他們練習即席演說,或者是以小組方式推派一人當演講者,其他人當他的智囊團負責撰稿及準備輔助道具。當別人在發表時,我希望其他學生用不記名方式寫下評語給演講者,可以是讚美也可以是建議,但都需要寫清楚例子,講出他哪裡說的好或不好。(以上的應用方式是參考我在系上修的演說課)
IV. 課外相關研究 (Research)
http://tpdweb.umi.com/tpweb?Did=EJ611699&Fmt=1&Mtd=1&Idx=1&Sid=1&RQT=836&TS=1118450824
Critical Literacy.Callison, Daniel; School Library Media Activities Monthly; May 2000; 16(9); p. 34 (EJ611699)
Abstract (Article Summar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highlights its history i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ettings. Outlines the steps in critical debate, and describes the three styles of formal debate. Notes that jurisprudential inquiry is a key instructional method for learning to think about social policy, and describes three competency areas in which participants should be versed. (AEF)
第13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系所級別:外文三 學號:49112005
I. 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 角色扮演(源於心理劇)之目的:
1. 探索當事人的感受。
2. 獲得態度、價值觀、認知上的洞察。
3. 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
4. 以不同方式探索不同學科的教學。
二、 角色扮演實施架構
第一階段:小組暖身。第二階段:選擇參與者。第三階段:設定舞台。第四階段:預備觀察者。第五階段:實際演出。 第六階段:討論和評鑑。 第七階段:再次扮演修正過的角色。 第八階段:討論和評鑑。第九階段:分享經驗並結論之類化。
三、 實施技巧
1.手指偶 。 2.問題故事。3.簡易唱遊。4.魔術商街。5.幻遊 。6. 轉身。 7. 角色互換。 8. 獨白。9.鏡子技巧:周哈里窗戶。 10. 再扮演。
四、 角色扮演的效應
1. 教學效應:分析個人的價值與行為、發展出解決人際問題的策略、發展出同理心。
2. 養成效果:獲得社交問題與價值觀的事實、表達意見的自在安妥感。
II. 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我記得之前在網路文章看到一個美國小學老師在教灰姑娘的故事,她問了學生很多有意思的問題,例如:1.如果你是後母,你會讓灰姑娘去舞會嗎? 2.如果灰姑娘沒有遵守諾言在十二點時離開舞會,會發生什麼事?故事結局會不一樣嗎? 老師聽完學生七嘴八舌地表達完意見後,也說了自己的想法。她說後母其實跟我們很多人一樣,先想到自己,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就希望別人沒有辦法超越她的小孩。如果她能以正面積極的方式教他女兒,他們就會變成有美德的人,才有機會受歡迎。但是如果後母和她的女兒不和灰姑娘作對,故事就沒有衝突也不會有高潮了!至於12點離開舞會對灰姑娘而言更是重要,因為如果她沒有守時,就會被王子看到她的原貌,或許就不會喜歡髒兮兮的她了,所以也藉此勸學生要愛乾淨!
我這學期修的國際關係,卓老師也常要大家假裝自己現在是某國的元首,思考一下自己會為國家如何抉擇?結果是每一國都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才去管正義不正義,所以人類一直有戰爭和衝突。因為當你已選定某一角色,就會完全投入角色的思維,而不管其他被影響的人。例如當我們上到中東危機時,老師不時地要我們假裝自己現在是以色列人,一下又換成假裝是阿拉伯人,一直交互扮演之後我深刻地體會兩邊的心理,也知道雙方的問題在哪裡,很想當和事佬讓他們放下成見好好談,因為雙方都有錯,當一方用一根手指指著對方罵,其他還有三根手只是朝著自己,所以應該彼此都先自省才對。
我很喜歡角色扮演的精神,因為它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思考,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每件事。
III.未來的應用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我想把自己在創意思考教學法、法理探究法、及現在寫的角色扮演法做綜合運用。話劇、辯論、角色模擬都是需要設身處地去感受才能發揮和詮釋得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雙管齊下就能達到最佳效果,很多成功的商業界人士都是靠這招。我看了王文華寫的「史丹佛的12堂課」後深深地佩服那些MBA,每天要絞盡腦汁變花招,也看到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能看到一般人沒注意到的地方,總是會不斷自省,這也是我希望自己和我未來的學生都能學到的精神!以下王文華寫的「史丹佛的12堂課」的網址,希望沒看過的人可以從中體會一下!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295
IV. 課外相關研究 (Research)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index=0&did=154325051&SrchMode=1&sid=3&Fmt=2&VInst=PROD&VType=PQD&RQT=309&VName=PQD&TS=1118423083&clientId=44313
Playing with "the three pigs": Not just for children
Jonnie L Hill. Simulation & Gaming. Thousand Oaks: Sep 2002.卷期33, Iss. 3; pg. 353, 7 pg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摘要:This simulation explores instruction that combines role-play with the word play of a fairy tale, "The Three Pigs," in a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wo remedial composition classes of graduate student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nationalities participated in a four-session unit that included designing houses that would withstand high gusty winds, pneumatic drills, and explosives. Debriefing included a discussion of the activity and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oral presentations
Poet in the firing line
Klein, Reva. 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London: Mar 1, 1996., Iss. 4157; pg. XII, 1 pg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摘要:Playing the role of WWI poet Wilfred Owen, an actor answered qu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oetry by a member of the UK's National Army Museum's education staff, talked about his background and read several of his poems for GCSE English and history students from Kingsbury High School in England.
系所級別:外文三 學號:49112005
I.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法理探究法的目標與假設:
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與優先順序→產生衝突→需要協商
2. 一個老練的公民應是一個有能力的法官,以回應正義與尊嚴
3. 須有3類知能來扮演這樣的角色
A. 熟悉社會信條(如憲法)的價值觀
B. 有一套技術能澄清並解決議題
C. 對當代政治與公共議題的基本知識
二、法理探究法的主要觀念:
1. 蘇格拉底式的對話
產婆法、辯詰法
A. 學生先採論點與價值判斷
B. 老師以實際事例揭露背後的含意
2. 公共政策的議題
3. 一套可用來審查對立案例的價值
三、爭論都圍繞在三大類的問題:
1. 定義上的問題Definitional problems 2. 價值上的問題Value problems 3. 事實上的問題Factual problems
四、法理探究法常常處理的問題:
1. 種族與人種的衝突 2. 宗教與意識型態的衝突 3. 個人安全上的議題 4. 不同的經濟團體間的衝突 5. 健康/教育/福利 的議題 6. 國家的安全
五、老師的反應原則:
1.維持一個有效的心激盪的環境,以使所有的觀點都被尊重
2.能看到所有的議題都徹底被探討
3.探討學生思考的本質、提問的相關性、一致性、獨特性、一般性、定義清晰性、持續性
4.維持辨證型態
5.避免採取某一特定論點(stand)
六、法理探究法的支援系統:
需有所探討問題的相關文件資料
七、實施法理探究法的效果:
直接的教學效果(主效果)→1.分析社會議題的思考架構 2.擔任「他人」角色的能力 3.在社交對話中的能力
間接的養成效果(副效果)→1.同理心/多元觀點 2.對社會問題的基本知識/資料的瞭解 3.社會參與的能力及對社會活(運)動的渴望
II.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我最喜歡法理探究法的地方,在於它能訓練學生用批判性思考去分析問題,在過程中又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詮釋,就像我在學校念文學,老師常常會要求我們要分析作品內的角色性格,或者他所代表的象徵意義,有時也會改以其他角色的觀點來比較敘述者的觀點,甚至可以換成以讀者的角度來做比較,我很喜歡文學的多元歧異,因為它讓人眼界更寬廣。譬如英國文學上到的科學怪人、黑暗之心,都有用旁觀者介紹或襯托主角(主要敘述者)。科學怪人裡還有讓怪人自己表達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使讀者在讀科學家自己的辯解時另外有怪人的解釋參考,讀者就像法官一樣,必須不放過任何線索,仔細推敲,增強推理能力。而黑暗之心則是呈現歐洲白人與非洲黑人的對比,讓讀者去覺察真正的野蠻人是那些自以為受過良好教育的白人,他們有些人自以為有教化黑人的義務,殊不知自己才是最違背自然和天理的禽獸。
III.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我希望能多讓學生花時間思考一些社會問題,不要太容易被傳媒誤導,只會單方向批評,所以我會丟一個問題給他們思考當作上課的開場白,藉此吸引他們的注意,接著請他們注意這堂課的內容所提供的線索或暗示,也可能是課文內容和問題相關,也可能是句型或表達方式可以被利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後在上完課本內容的時候點幾位同學發言,聽看看他們的想法是否有兩極化,如果正好兩邊的支持者數量差不多,我就安排一次辯論給雙方人馬練習有邏輯地陳述意見,我會先告訴他們輸贏不是我評分的為一依據,重要的是誰言之有物?資料收集最齊全?最有台風?誰的論點主組織架構最完整?諸如此類的標準。如果大家對問題的看法偏向一種,我就請他們練習即席演說,或者是以小組方式推派一人當演講者,其他人當他的智囊團負責撰稿及準備輔助道具。當別人在發表時,我希望其他學生用不記名方式寫下評語給演講者,可以是讚美也可以是建議,但都需要寫清楚例子,講出他哪裡說的好或不好。(以上的應用方式是參考我在系上修的演說課)
IV. 課外相關研究 (Research)
http://tpdweb.umi.com/tpweb?Did=EJ611699&Fmt=1&Mtd=1&Idx=1&Sid=1&RQT=836&TS=1118450824
Critical Literacy.Callison, Daniel; School Library Media Activities Monthly; May 2000; 16(9); p. 34 (EJ611699)
Abstract (Article Summar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highlights its history i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ettings. Outlines the steps in critical debate, and describes the three styles of formal debate. Notes that jurisprudential inquiry is a key instructional method for learning to think about social policy, and describes three competency areas in which participants should be versed. (AEF)
第13週省思雜記 教學單元: 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系所級別:外文三 學號:49112005
I. 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一、 角色扮演(源於心理劇)之目的:
1. 探索當事人的感受。
2. 獲得態度、價值觀、認知上的洞察。
3. 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
4. 以不同方式探索不同學科的教學。
二、 角色扮演實施架構
第一階段:小組暖身。第二階段:選擇參與者。第三階段:設定舞台。第四階段:預備觀察者。第五階段:實際演出。 第六階段:討論和評鑑。 第七階段:再次扮演修正過的角色。 第八階段:討論和評鑑。第九階段:分享經驗並結論之類化。
三、 實施技巧
1.手指偶 。 2.問題故事。3.簡易唱遊。4.魔術商街。5.幻遊 。6. 轉身。 7. 角色互換。 8. 獨白。9.鏡子技巧:周哈里窗戶。 10. 再扮演。
四、 角色扮演的效應
1. 教學效應:分析個人的價值與行為、發展出解決人際問題的策略、發展出同理心。
2. 養成效果:獲得社交問題與價值觀的事實、表達意見的自在安妥感。
II. 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我記得之前在網路文章看到一個美國小學老師在教灰姑娘的故事,她問了學生很多有意思的問題,例如:1.如果你是後母,你會讓灰姑娘去舞會嗎? 2.如果灰姑娘沒有遵守諾言在十二點時離開舞會,會發生什麼事?故事結局會不一樣嗎? 老師聽完學生七嘴八舌地表達完意見後,也說了自己的想法。她說後母其實跟我們很多人一樣,先想到自己,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就希望別人沒有辦法超越她的小孩。如果她能以正面積極的方式教他女兒,他們就會變成有美德的人,才有機會受歡迎。但是如果後母和她的女兒不和灰姑娘作對,故事就沒有衝突也不會有高潮了!至於12點離開舞會對灰姑娘而言更是重要,因為如果她沒有守時,就會被王子看到她的原貌,或許就不會喜歡髒兮兮的她了,所以也藉此勸學生要愛乾淨!
我這學期修的國際關係,卓老師也常要大家假裝自己現在是某國的元首,思考一下自己會為國家如何抉擇?結果是每一國都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才去管正義不正義,所以人類一直有戰爭和衝突。因為當你已選定某一角色,就會完全投入角色的思維,而不管其他被影響的人。例如當我們上到中東危機時,老師不時地要我們假裝自己現在是以色列人,一下又換成假裝是阿拉伯人,一直交互扮演之後我深刻地體會兩邊的心理,也知道雙方的問題在哪裡,很想當和事佬讓他們放下成見好好談,因為雙方都有錯,當一方用一根手指指著對方罵,其他還有三根手只是朝著自己,所以應該彼此都先自省才對。
我很喜歡角色扮演的精神,因為它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思考,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每件事。
III.未來的應用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我想把自己在創意思考教學法、法理探究法、及現在寫的角色扮演法做綜合運用。話劇、辯論、角色模擬都是需要設身處地去感受才能發揮和詮釋得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雙管齊下就能達到最佳效果,很多成功的商業界人士都是靠這招。我看了王文華寫的「史丹佛的12堂課」後深深地佩服那些MBA,每天要絞盡腦汁變花招,也看到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能看到一般人沒注意到的地方,總是會不斷自省,這也是我希望自己和我未來的學生都能學到的精神!以下王文華寫的「史丹佛的12堂課」的網址,希望沒看過的人可以從中體會一下!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295
IV. 課外相關研究 (Research)
http://proquest.umi.com/pqdweb?index=0&did=154325051&SrchMode=1&sid=3&Fmt=2&VInst=PROD&VType=PQD&RQT=309&VName=PQD&TS=1118423083&clientId=44313
Playing with "the three pigs": Not just for children
Jonnie L Hill. Simulation & Gaming. Thousand Oaks: Sep 2002.卷期33, Iss. 3; pg. 353, 7 pg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摘要:This simulation explores instruction that combines role-play with the word play of a fairy tale, "The Three Pigs," in a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wo remedial composition classes of graduate student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nationalities participated in a four-session unit that included designing houses that would withstand high gusty winds, pneumatic drills, and explosives. Debriefing included a discussion of the activity and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oral presentations
Poet in the firing line
Klein, Reva. 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 London: Mar 1, 1996., Iss. 4157; pg. XII, 1 pg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
摘要:Playing the role of WWI poet Wilfred Owen, an actor answered qu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oetry by a member of the UK's National Army Museum's education staff, talked about his background and read several of his poems for GCSE English and history students from Kingsbury High School in Eng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