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10:00:00沈默

〈武俠是一個道德宇宙──閱讀伍軒宏《尋隱劍》〉

         沈默

武俠人如我總有一份憂愁、感慨,為何嚴肅文學家如駱以軍、董啟章、吳明益、高翊峰等都寫科幻小說(或者說是以科幻小說為殼裝的嚴肅文學作品),卻沒有更多作家願意寫武俠?

這麼多年以來,長篇武俠小說,僅有張大春《城邦暴力團》、郭箏《龍虎山水寨》、張北海《俠隱》、李永平《新俠女圖》、邱常婷《哨譜》、韓祺疇《虛風構雨》寥寥數本耳,即便勉強算進武俠相關主題(短篇小說或散文),如張貴興《伏虎》、紀大偉《膜》、劉以鬯《酒徒》、宇文正《負劍的少年》、林峰毅《劍客的接待》等,也實在少得教人難忍唏噓寒涼。

而伍軒宏的加入,委實令我大感振奮。在科幻(或未來)小說《撕書人》裡,便可見得他是少數如吳明益般不輕賤大眾通俗文學、又能保持嚴肅文學動能的作家。在《尋隱劍》裡,也確實有武俠入流之表現。

首先,《尋隱劍》用字儉約,近似電報體,讀起來的語感、節奏,便不是武俠素有的腔調。其次,小說對武打場景描繪,幾乎無暴力爽快感,一場德宇率眾於橋上救援洪生的大戰,輕描淡寫幾句帶過,簡直反高潮。還有大量佛家的化用,如有背誦神通的阿嘉瑪、金剛手砲台、瓔珞之論說、蘇芳三人一體恍似如意輪觀音的招數等,通篇可見。再加上,著書抗朝廷的百手書生、遍藏天下書冊的澄王、著迷閱讀的洪生等,全是對書籍的真心實愛。

最特異處在《尋隱劍》是一本非常平靜、緩慢的武俠小說。過往武俠書種總挾帶速度與激情,這幾乎是某種內設性質,彷彿必得如此才能燃起讀者興趣。然則,沒有快速爽感,沒有熱血衝動,就不能是一本武俠嗎?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影像邏輯》有言:「拉烏.華許(Raoul Walsh)所執導的《鐵漢嬌娃》就很平靜,甚至可用步調緩慢來形容。╱『緩慢』之於這部電影意味著:盡最大可能呈現所有過程中該呈現的細節。……『緩慢』之於這部華許的西部片意味著:沒有任何過程無關緊要到必須快轉、被縮短甚至被省略,用來突顯其他情節,使其看起來更緊張或重要。並且因為所有畫面都是一樣重要的,所以並沒有那種由高潮和平靜交替所產生的『張力』,有的只是『均勻的張力』──所有的身體和心在理的過程盡可能以清晰、可理解的方式並按照正確的順序來呈現,讓人得以感同身受。」

西部片可代稱為歐美世界的武俠電影。文.溫德斯此一評介,完全可以挪運到伍軒宏的《尋隱劍》上──藉由緩慢筆觸,演現細節的最大可能,也讓所有情節都是均勻的,於是人物自自然然就有在場感、實體性。尤其是對宗教信仰、歷史事件的細膩著墨,都教人喜歡,很容易聯想遠藤周作小說《沉默》、Disney+影劇《幕府將軍》。護人即護書的概念,也在丹佐.華盛頓主演的《奪天書》出現過。

而《尋隱劍》除去是武俠外,也十分適合以公路電影視之,主要是裡面充滿了生活與行旅,扎扎實實是一趟帝國冒險壯旅。此外,德宇這個名字很有意思,伍軒宏直接表明其名為道德和宇宙──浮翩去想,武俠小說百年史確實完成了一個道德宇宙,包含英雄主義、救世哲學、正義法則等等方面的正確性。但文學創作者最感興趣的始終是不確定性、超越現世道德的全景思索、正邪不分立的理解與包容,也是面對太複雜世界的啞口靜言。《尋隱劍》的靜緩風格,恰恰是當代武俠所亟需的吧。

 

 

刊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卷選書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