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隨筆] 上下顛倒的相片
前幾個月在誠品的書架上看到一本教人如何畫畫的書,
這本書並不是筆觸示範或是調色教學那種技術取向的書。
好奇下約略的翻閱其中一個章節:
作者做了一個實驗,首先讓一名不太擅長畫圖的大學生照著照片畫下,
第二次作者將照片上下顛倒,然後再請這位大學生進行第二次的描繪。
結果,很明顯第二次的成果比第一次好上許多倍,那並非在短時間練習下可獲得的進展,
我相當驚奇,為什麼將照片倒過來畫反而更能描繪出較為精細逼真的細節?
時間不允許我繼續閱讀下去,與朋友相約的時間到了,我沒有多想便離開,
但這件事情就一直擱在我心裡,時不時縈繞在我偶有空閒的念頭之中。
直至某個夜晚,我躺在溫溫暖暖的枕間,雙眼闔上已是思緒游離之際,依稀感覺寒冷的空氣從棉被縫隙有規律地反覆而緩滿地滲入鼻腔,埋進棉被只剩眉毛的貼近涼涼空氣的溫度,心清透下來後忽然有一個念頭:『如果我看世界的樣子不變,這世界就不會變,而我只是在原地畫地自限』。
我們一直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與知曉生活,以慣常的想法去面對生活周遭的事情,以原有的思維模式去推演未來,而我們卻容易因此被慣性主導了想法,這個實驗便是好的說明。
一張照片當我們用平常的角度去看的時候,我們甚至不須太要仔細觀察便能知道照片主題是人還是風景,如果是人物他的年齡、穿著、表情都能容易分辨,因此當我們畫圖時便帶著經驗去下筆,我們知道的眼睛、鼻子是怎麼樣的?花朵星星太陽是怎麼樣的?我們從記憶去尋這些特徵與樣貌,然後下了筆,以最符合我們腦海累積的知識中所能描繪出的最好形象。
(這並無矛盾之處,因我們從小牙牙學語、學習走路都是如此依靠我們對外界的感知與不斷嘗試後產生的見解去避免或獲得某些目的。)
然而驚奇的是,當一張照片上下顛倒,以我們不再熟悉的角度去呈現,我們已無法從腦中獲得應用經驗,只能一筆一畫以最貼近線條曲線弧度的角度位置去定位一張照片的站姿或表情,雖然過程中的每一步驟是如此陌生,卻因此得到新的經歷與重新詮釋的機會。
我們對世界的成見太深,對許多遭遇與問題都容易妄下論斷,即便在不同的機遇與時空背景下,當事情還沒完結前我們自己就以經驗老道的先入為主觀念為由放棄或是嗤之以鼻,甚至由恐懼主導我們的決定。
如果每天我們都以不同的角度與情緒去對待身邊慣常的事物,如果我們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認真的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去關著自己內心,去認識自己尚未了解自己的部分,我們能從中體悟到什麼?
上下顛倒的照片看起來很陌生卻很新奇,因此不要去畫地自限,我們的天賦不只如此。
畫顛倒圖型.我記得國中數學有教過基本.不過還是要空間感很好才能畫得出來.所以說會畫畫的人真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