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大觀-一生難遇的看》 文/斷章
閱讀《大觀-一生難遇的看》 文/斷章
《大觀-一生難遇的看》(北宋.汝窯.圖書-特集)雄獅美術出版,這本書是在2007年間至故宮觀看〈大觀北宋書畫特展〉時所購買,買回來時大致翻閱了一下,就一直放在書架上,不過總想著把它看完。但我還是很快將它讀完,取其我自己較喜愛的部分分享,並簡單的介紹這本書:
這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繪畫、書法、汝窯、圖書四部分。
[或許一生只有這麼一次…]
北宋大觀特展,提供世人一次難得的機會,所有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的北宋限展作品(三年一次),此次全部亮相,不論北宋書畫、北宋汝窯或宋版圖書,都大有可觀。這樣看,以前沒有,以後也很難再有同樣規模的展出,因此我們稱之為[一生難遇的看]!
繪畫方面分為:山水、風俗敘事、花鳥.畜獸.竹石、人物.肖像.寫真、界畫.屋木.樓閣、番族六項目。
書法方面分為:集古、書為心靈、文玩雅興。
汝窯方面為:青瓷。
圖書方面為:官府刻書、士人印本、書坊牟利、集貲印經
以此畫分介紹每一幅畫、書法、青瓷、書冊。
最受注目的是故宫的鎮館三寶:范寬《谿山行旅》軸(圖)、郭熙《早春》軸(圖)、李唐《萬壑松風》軸(圖)是故宮最著名的三件北宋巨軸山水,由於是限展作品,極少同時展出,此次將這三件作品並列於一起,正呈現宋代山水畫的巔峰成就。
這三幅我最喜歡的是范寬《谿山行旅》軸(圖),從個人情感因素及認為范寬能將簽名以小字隱藏在樹叢間,而不被發覺,直到西元1958年,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在該畫右下方樹叢中,發現有「范寬」二字,才確認是范寬的大作,覺得十分神奇,也曾看過對此畫的介紹,及學生時代曾經參訪故宮,那年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有一個外國人就拿著自己的素描本,站在畫前畫了起來,畫得蠻像的,因而感到不可思議,我只有那麼一次看見有人拿著素描本對著畫作臨摹,真令人難忘。畫家運用高聳山岳從畫面下方三分之一的地方向上延伸,山勢的磅礡雄偉,站在底下深感自己的渺小,彷彿置身在此雄偉壯闊之自然天地,亦驚嘆造物者之鬼斧神工。
「畫家以前景姿態各異的樹石、蜿蜒的流水、人物商旅屋舍瓦宇等精緻的細節安排,以及河水及雲霧的留白來增加輕靈的氣氛、藉以與高大的主山抗衡、達到感觀上的平衡。如此巧妙的留白,讓前、中、後三段式構圖的空間轉折顯得更為自然。畫家以驚人的寫實手法、精心設計的細節,達到調合大自然物象及視覺上完美均衡的作法,正反映出北宋畫家追求理想寫實的時代特色。而畫中山頂茂密的群聚林木與光潔岩面的組合,以及使用粗獷的筆觸以細密的頻率描繪北方堅硬山石肌理的『雨點皴』,則是范寬最為人所熟知的個人風格。」(摘自《大觀-一生難遇的看》
宋書法蘇軾《書前赤壁賦》《書黃州寒食詩》;宋米芾《書論書》都覺得蠻好看的。
范寬《谿山行旅》(圖)(網路圖)
宋書法蘇軾《書前赤壁賦》(網路圖)
宋米芾《書論書》(網路圖)
故宮文物,國之重寶,
感謝在故宮七年,導覽生涯中
不時浸沉在文物華光的歲月
深知藏金於山,藏珠於淵的「大觀」
個人短暫的生命,與寶物對應,
亦是多生多世的緣
那些寶物,或許也曾在某一生某一世
有過深緣~
經過流離滄桑,雖見時光的色澤
但若非「子子孫孫永寶用」
它們無以光華永恆~
留待今生,與我相應~
赤壁賦是學生時代最著迷的文字,雖然我對書法的賞析不甚了了,卻常夢想親眼見到蘇東坡親筆的赤壁賦。記得有一年真的來到故宮,我專程前去觀看,心醉不已。第一眼有些失望,就像版主貼的照片,看到東坡居士在第一段貼改的模樣。然而讀之再三,仍然嘆服極了。真的是大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