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13 04:13:07林達陽
《虛構的海》序:〈美滿而冷清〉──羅智成
〈美滿而冷清〉
◎羅智成(詩人、台北市新聞處長)
對於達陽的文字風格,我一直有種由衷的親密之感。此刻,在這一方短短的文字裡,終於有個機會來思索我偏愛達陽文字的原因。
也許,最主要的,對於文字和語音,我們有著近似的美學,在詩創作中,有些共同的追求──例如某種宏觀、超越的事物、訊息或主題,某種對週遭世界的親密善意──連帶到對自己的愛惜等等。那樣和現實若即若離的關懷與好奇,往往在遮蔽了我們某些視野的同時,開啟了充滿無限可能的心靈探索之旅。每當這些熟悉的身影一閃而逝,無論出自他作品中的喟嘆,或遠遠躲在瞳孔後的眼神,我似乎都能從中瞥見一個年輕時未及修練完成的,更完善、更深厚的自己。
那究竟是鏡中的迴像,還是也可以令他人感觸到的真實呢?
總之,達陽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欣賞。在這個時代的這個部分,主要的心智們,都正急於建立他們自身和一個豐盈滿溢、浮誇瞬變的世界之間的連結。因為人類已完全跟不上「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地球人在應用鉅量資源之後,所生產出來的鉅量、失控的文明。年輕的創作者們,習慣於以風格化的文字,把自己浮貼在「以自己中心為釣餌」的「個性化商品世界」的幻想機制裡,享受著某種極端表象化的,短暫的自我完成。
然而這些和永恆的價值沒有關係,因為永恆價值已被現世、現實的價值,無限延誤耽擱了……
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達陽詩作的腔調與主題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他似乎還在追求某種規格大於人類尺度的事物:某種「更後面的」東西,某種總是以抽象形式存在的「意義」;那幾乎是在他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字眼,「涵意」、「知識」、「問題」。但是面對再宏觀、抽象的主題,詩的本質永遠是座落在對微觀、對「毛邊」事物的深刻感受上,因為這部分才是我們思想所以動人的基礎。
在這部分,達陽對詩質的掌握出人意表的熟練,幾乎沒有出現什麼敗筆。他曲折、優美又含蓄的語法,像是某種清明宗教的催眠儀式,溫柔地梳理我們的思緒;他對意識領域的動靜瞭若指掌,隨時藉人情或大自然的意象,向我們呈現一些未曾預期的美景,而他在思慮上和語言上的潔癖,也讓這些幽微之思,得以妥善地被傳達,帶給讀者純粹的美感經驗。
除了這些以外,在技巧方面,他對於對白、獨白或旁白的嗜用格外讓人印象深刻,這些部分也往往被他營造為詩作中的高潮或語氣嘎然而止之處。對此,我當然心領神會──那通常表現在我們對完美溝通的期待,並帶著某種「總結出一個有意義的意義」的迫切感。
然而,這樣的意義是對誰有意義的呢?
完美的溝通需要完美的聆聽者,誰是那個專心傾聽的人呢?
這會是我們在詩中共同追求的事嗎?一個美滿而冷清的境界?
◎羅智成(詩人、台北市新聞處長)
對於達陽的文字風格,我一直有種由衷的親密之感。此刻,在這一方短短的文字裡,終於有個機會來思索我偏愛達陽文字的原因。
也許,最主要的,對於文字和語音,我們有著近似的美學,在詩創作中,有些共同的追求──例如某種宏觀、超越的事物、訊息或主題,某種對週遭世界的親密善意──連帶到對自己的愛惜等等。那樣和現實若即若離的關懷與好奇,往往在遮蔽了我們某些視野的同時,開啟了充滿無限可能的心靈探索之旅。每當這些熟悉的身影一閃而逝,無論出自他作品中的喟嘆,或遠遠躲在瞳孔後的眼神,我似乎都能從中瞥見一個年輕時未及修練完成的,更完善、更深厚的自己。
那究竟是鏡中的迴像,還是也可以令他人感觸到的真實呢?
總之,達陽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欣賞。在這個時代的這個部分,主要的心智們,都正急於建立他們自身和一個豐盈滿溢、浮誇瞬變的世界之間的連結。因為人類已完全跟不上「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地球人在應用鉅量資源之後,所生產出來的鉅量、失控的文明。年輕的創作者們,習慣於以風格化的文字,把自己浮貼在「以自己中心為釣餌」的「個性化商品世界」的幻想機制裡,享受著某種極端表象化的,短暫的自我完成。
然而這些和永恆的價值沒有關係,因為永恆價值已被現世、現實的價值,無限延誤耽擱了……
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達陽詩作的腔調與主題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他似乎還在追求某種規格大於人類尺度的事物:某種「更後面的」東西,某種總是以抽象形式存在的「意義」;那幾乎是在他作品中最常出現的字眼,「涵意」、「知識」、「問題」。但是面對再宏觀、抽象的主題,詩的本質永遠是座落在對微觀、對「毛邊」事物的深刻感受上,因為這部分才是我們思想所以動人的基礎。
在這部分,達陽對詩質的掌握出人意表的熟練,幾乎沒有出現什麼敗筆。他曲折、優美又含蓄的語法,像是某種清明宗教的催眠儀式,溫柔地梳理我們的思緒;他對意識領域的動靜瞭若指掌,隨時藉人情或大自然的意象,向我們呈現一些未曾預期的美景,而他在思慮上和語言上的潔癖,也讓這些幽微之思,得以妥善地被傳達,帶給讀者純粹的美感經驗。
除了這些以外,在技巧方面,他對於對白、獨白或旁白的嗜用格外讓人印象深刻,這些部分也往往被他營造為詩作中的高潮或語氣嘎然而止之處。對此,我當然心領神會──那通常表現在我們對完美溝通的期待,並帶著某種「總結出一個有意義的意義」的迫切感。
然而,這樣的意義是對誰有意義的呢?
完美的溝通需要完美的聆聽者,誰是那個專心傾聽的人呢?
這會是我們在詩中共同追求的事嗎?一個美滿而冷清的境界?
下一篇:《虛構的海》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