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臺灣博物館
3/5 星期六
這天中午公司部門聚餐, 在館前路的欣葉日式自助餐廳.
散會後, 我們一家三口往館前路底走去.
我本來是打算到二二八紀念公園走一走, 結果先生說有恐龍展.
配合寶貝的興趣, 當然先拜訪恐龍去囉!
跟著先生的步伐, 館前路走到底, 竟然是右轉,
原來是要去"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我都不知道那一大棟土銀已變成博物館的一部份呢!
【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
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廳的主題「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展覽,從化石的紀錄,揭開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以及早期的生命為適應地球形成初期的惡劣環境,所做的努力和改變。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441
一進入展示館, 便看到好大的恐龍骨架, 海陸空三軍皆備~
除了恐龍, 還有很多化石及標本, 以及長毛象~
也有一些關於恐龍的螢幕觸控互動遊戲~
【古蹟修復室】
「臺灣土地銀行舊總行」建築,其前身為日治時期在台設立之「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分行)」,竣工於1933年(昭和8年)。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土銀分館(勸業銀行舊址)古蹟修復工程」是針對勸業銀行舊廈進行古蹟修復,以做為博物館再利用的工程。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385
這邊就比較沒啥看頭...
【土銀行史室】
臺灣土地銀行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即台北分行),「勸業」日文為「提倡實業」的意思,故銀行業務也多與生產事業有關。1923年,勸業銀行正式來臺經辦不動產、土地開發、造林及埤圳水利等事業,相繼設立五個分行,並於1930年代在臺北、臺南兩處分行分別興建大型銀行廳舍。戰後成立的臺灣土地銀行接收了原日治時期日本勸業銀行在台灣的業務。土銀行史室即利用土地銀行舊總行(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北分行舊廈)之金庫室修復改建而成。
展區共分成「土銀行史室起源」、「本館建築與所在空間的前世今生」、「金融機構之沿革」、「1930年代的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戰後土地銀行的誕生」、「伴隨國家經建發展的土地銀行」、「展望未來」等七大主題。
早期的銀行帳冊、放款號碼牌、行員手冊、土地測量儀器、土地改革史籍、公地放領手冊...,難得一見的珍貴文物史料,讓走訪土地銀行行史室的民眾除了可深入了解土銀一路走來的更迭演進,更得以窺探臺灣近代金融發展、土地改革、國家建設、經濟成長的歷史脈絡。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386
要進入金庫啦!光是這道厚重大門就很有學問了~
進入行史室, 古蹟啊~ 古董啊~
昏黃的燈光, 斑駁的牆面階梯, 好有fu喔!!!
我拿相機拼命照, 先生也難得的拿著手機照-照-照!
↓這看起來怎麼像是監獄勞房啊~~~
寶貝啊!多拿些金條肥家嘿!!!
白花花的銀兩也打包吧!!!
厚~美金哪!儘管拿儘管拿!!!
以前的存摺及摳摳~
逛完了土銀展示館, 繼續往台灣博物館前進.
館內大廳一派富麗堂皇.
【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
「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展出一位舉世聞名但台灣觀眾卻不熟悉的作家,透過文字與圖像的描述,平面、立體的刻劃,探索世界文豪筆下豐富多樣的人間百態,細究19世紀的法國文學,如何展演深刻寫實的社會人文風貌。
展覽內容呈現巴爾札克一生的文學成就,並強調他的戀愛史以及文壇關係,展場共分為七大單元:「巴爾札克的眾生相」、「由真實到神話—愛情與友誼」、「筆與墨的苦刑犯—工作中的巴爾札克」、「活靈活現 躍然紙上—作者筆下的2500個人物」、「科學創作《人間喜劇》」、「曠世奇作《歐琴尼 葛蘭德》與《高老頭》」、「藝術家筆下的巴爾札克」。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83&no=25
基本上Pam媽是沒啥藝術細胞, 這號人物我也不認識.
反正"既來之則逛之"囉~~~
【百年鏗鏘—聲音紀事巡迴特展】
為慶祝建國百年,中央廣播電台精心策劃「百年鏗鏘—聲音紀事」巡迴特展,展覽展出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與文物:如 蔣公於民國34年發表抗戰勝利演說時使用的麥克風、早期的蟲膠與黑膠唱片、各式造型的電唱機及收音機等。不同於一般的靜態視覺展,「百年鏗鏘」將展示央廣於不同年代收錄及典藏的各種聲音,並以播放裝置及圖像介紹與民眾互動,帶領觀展者「聲」歷其境,回顧建國以來的百年歷史,找回令人感動的聲音記憶,並期望全民在未來共同創造更多美麗動人的聲音以流傳後世,再造鏗鏘百年。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81&no=25
【呷好稻香報—臺灣新好米特展】
展覽五大主題分別為「探索.米秘密」、「印記.臺灣米」、「生活.樂食米」暨「百變.米包裝」,介紹包括稻種分類、稻株型態、臺灣水稻耕作方式、育種制度、稻米變白米的故事、米食古早在節慶中運用等內容,希望在面對生態優先、環保意識及糧食危機時,國人能因此學習如何尊敬土地,重視土地的生養休息及永續生命力的循環。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78&no=25
【天旋地轉~認識臺灣天然災害特展】
地狹人稠的台灣因面臨人為開發的壓力,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加速地表岩石的風化和侵蝕,加上地震、颱風、豪雨所帶來的破壞力,常引發洪水、土石流的災害,每年政府與民眾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希望藉著此展的舉辦能提醒國人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台灣常見而不可避免的天然災害,進而能夠達到減災及預防的目的。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51&no=27
【兩棲爬蟲動物-適應與保育特展】
本展展示五個連續相關的主題,從水裏上陸的過渡形態開始,解說為何自古以來人們就弄不清楚牠們。接著呈現兩棲爬蟲動物面臨的挑戰和適應,因為水和空氣的特性差異很大,導致兩棲爬蟲動物的運動方式、身體結構、攝食、生殖和呼吸方式都需要調整,才能適應陸上的生活。除了水陸的大尺度調適,同一類群的兩棲爬蟲動物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也會有小尺度的調適,例如陸龜和水龜不同,陸蛇和樹蛇也不同。然後連結至牠們冷血的適應優勢,冷血雖限制了牠們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這個缺點卻也造就了另一些生存的優點,例如牠們的能量轉換效率很高,耐饑餓的能力也很強。最後呈現這群兩棲爬蟲動物已面臨族群衰減的問題,牠們的保育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69&no=25
兩個展館都逛完, 腳也走的好酸, 將近5:00, 剛好博物館準備打烊了.
因為還要回婆家, 沒時間再繼續逛公園, 便就此說掰掰囉!
很棒的博物館
展覽多樣化
讓我看的好心動
也想去走走了
除了博物館本館
還有土銀展示館
還有二二八紀念公園
一路逛下來
真的收獲滿滿呢
娃娃晚安~~~ ^^ 2011-03-27 23:15:22
我也有去呢!! 不過沒拍照^^ 很適合親子活動的地方
我很愛拍照,東拍西拍的,也為寶貝記錄生活點滴.
剛好有適合寶貝的展覽,讓他開一下眼界囉! ^^ 2011-04-22 08: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