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4 00:11:30紅袖藏雲

喜菡文學網《有荷》文學雜誌第七期文學人物誌 :【在暗夜尋找心靈之光】── 不悔詩人莫渝

 

 
 
           【在暗夜尋找心靈之光】  
                ──不悔詩人莫渝     
          
天不再高,地不再闊。自古,有多少人埋首,
以源源不斷的靈思,巧妙的用在文創中。莫渝
,這位當代詩人,正是以日常圖景,用文字搭
建,開創自己的價值。

卓越起於學習
學問從年少做起,孔老夫子十五歲立志向學。
出生於苗栗中港溪畔,本名林良雅先生的莫渝
,十而有二志於文。1960年,年僅十二歲的莫
渝,由於學區關係,經常在新竹市區的書店和
舊書攤出入。有一天,翻到了《野風》雜誌裡
的詩作,從此對新詩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因此
開始了詩生活。

第一首詩被印成鉛字
文學思潮與發展是不斷流動的,由文藝少年步
步為營的莫渝,於1964年,在台中師專就讀時
,首篇詩作〈給憂鬱的年華〉被印成了鉛字,
於台中《民聲日報》刊登。莫渝受到了鼓勵,
於1965年7月在《葡萄園》詩刊第13期刊登了
兩首詩〈待〉和〈熱帶魚〉。看著自己的作
,接二連三印成鉛字,無形中給他更大的鼓舞。

影響寫作最深的人
「1965年7月,《葡萄園》詩刊三週年紀念茶
會上,我認識了《笠》詩刊的趙天儀老師,他
經常鼓勵我,亦師亦友的多方指導。」1966年
6月15日,《笠》詩刊第13期發表了一首〈夜之
外〉。莫渝扶一下鼻樑上的眼鏡,說著﹕「還
有一位是陳千武老師。老師家住台中,和我的
學校有地緣關係,因為他,我學到了許多寫詩
的要領。」1964年,陳千武、趙天儀、白萩等
12位省籍詩人,共同創立了《笠》詩刊。陳千
武先生剛開始是以日文寫作,歷經戰後的轉
語言,見證了台灣文學的多重樣貌;他曾提到
詩,必須以詩的思想為前提,若沒有詩的思
想,就乾脆寫散文,但是散文並不是詩。

波德萊爾,一個令人難忘的名字
「寫作過程中,我較推崇的是法國詩人波德萊
爾。他是19世紀詩人,他的詩與詩藝影響了20
世紀現代主義,即使目前21世紀,還能感染他
的魅力。他的詩文,題材廣泛,觀察用心,所
關心的是弱勢族群,包括乞丐、老人等等,對
大都會體認相當深厚。他心思細膩精巧、沒有
道德拘束。他寫過幾首贈給雨果的詩〈天鵝〉
、〈七位老頭〉和〈小老太婆〉,發表後,與
詩連信寄給流亡英國的雨果,雨果立即回信:
「當你寫這幾首激動人心的詩篇:〈七位老頭〉
和〈小老太婆〉,你做了什麼?你題贈給我
我如何答謝?你做了什麼?你前進。你向前邁
。你把人所不知的陰森光芒賜予了藝術的天
空。你創造了新的戰慄。」一句「你創造了新
的戰慄」,成了世人給予波德萊爾的共同評價
,也是詩集《惡之華》的公認評價。無形中對
德萊爾產生極大的讚美。除此之外,波德萊爾
與當時藝術有著密切結合,鼓勵與推動新興藝
術,有論者言他『是19世紀偉大藝術評論家之
一』。」波德萊爾雖享盛名,但1857年《惡之
華》出版時,法蘭西帝國法庭曾以內容「有傷
風化罪」和「褻瀆宗教罪」,對波德萊爾進行
起訴,罰鍰即查禁書內六首詩。我先後有《惡
之華》三個譯本,最早是「志文版」於1985年
的全譯本,第二是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的
《惡之華譯析》,從全譯本選70首潤飾與解讀
,第三個是將簡體字的《惡之華譯析》改為台
北「桂冠版」2001年的《惡之華選譯》。台灣
,在我之前,有杜國清翻譯版,最近有辜振豐
翻譯版(2013年);中國則有多位譯家翻譯:
戴望舒、王了一、錢春綺、郭宏安、劉楠祺等
,足見波德萊爾廣獲讀者青睞的魅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1960年代,文壇深受西方思潮薰陶,許多作家
紛紛挪用西方文學技巧,歐化潮流日漸興起。
70年代,莫渝進入淡江文理學院法文系進修法
文,因為熱愛法國文學,便以「法國的繆思」
為總題,將法國詩作一系列的翻譯介紹。「因
為寫詩,我才有興趣翻譯法國詩文學。」陸續
出版《法國古詩選》、《法國19世紀詩選》、
《異鄉人》、《磨坊文札》等。1982年到法國
留學一年,之後,繼續翻譯、《比利
提斯之歌》、《惡之華》、法國兒童詩選《夢
中的花朵》、《法國20世紀詩選》《小王子》
等。剛開始時,1970年代,《笠》詩刊提供很
大的篇幅,刊登莫渝的譯作。。無形吃了一顆
定心丸,「這予我相當大的鼓勵,對我日後的
翻譯工作非常有幫助。1980年代,透過法文,
我又陸續介紹第三世界國家的詩選。」包括瑞
典、丹麥、海地、捷克、匈牙利、中東、埃及
、以色列等國。

銘記於腑內的話
文藝評論家美學家朱光潛曾寫過一句話︰「悠
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能認識
出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所
散佈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惜這幾點星
光!讓我們也努力散佈幾點星光去照耀那和過
去一般漆黑的未來﹗」這段話,激勵著莫渝對
追求文學不悔的心情。另外,散文作家繆崇群
說︰「我銘感著人間還有薰風、還有靈雨、還
同情、還有自然的流露,還有愛。」這幾句
也指引著莫渝,創作的內涵,要用悲憫與愛,
來淡化世間的憤懣。除此之外,自1990年代以
來,賴和的散文〈前進〉及其詩文,也給予莫
渝相當大的啟示和感悟。

年度詩選有「前進」的影子
「這幾年與朋友合編年度詩選,從《2008年台
灣現代詩選》,到《2012年台灣現代詩選》共
出了5本,今年即將編選出版《2013年台灣現
代詩選》,我所寫的序言跟『前進』有很大的
結合。」莫渝不諱言的說:「台灣局勢和台灣
文學,在惡劣環境下,必須以『前進』來突破
困境。」

寫作題材
 「文章寫得好,要多閱讀國外詩,這樣可以
展視野。文學如同河流,無岸的河水會自找
道,疏瀉。」去年,莫渝認為「貓」是很好
寫作題材,他想到了波德萊爾筆下的貓、愛
波的〈黑貓〉和法國埃梅的〈貓爪〉,因此
「貓」為題材,用十二行詩寫成,共寫了十
首,取名《給貓咪的十二行詩》,接著又
寫了七首。莫渝老師認為,貓是非常具有靈
神祕的動物:「這些貓詩除了在報章、雜
發表外,將搭配影像或圖,印成「貓」的詩
。希望與愛貓族交流。」

創作,顧名思義貴在「創」字。一個人追求的
境界愈高,就愈能增長才智。人生最高境界,
就是透過學習,讓理想遍地開花。

現實主義和人文關懷加身的雙料詩人
1990年代,莫渝回到台灣文學這個區塊,開始
將詩人與詩作評論與解說。 新世紀以來,他
將自己界定成現實主義和人文關懷的台灣詩人
「我強調書寫部份,現實主義是印象的經營
和文字的凝練。1980年代,我加入《笠》詩刊
,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更加強烈。」

受託編寫《笠詩社演進史》
「《笠》詩刊於1964年6月15日創刊,是雙月刊
,到今年4月份300期,滿五十年。《笠》的歷
程是我寫詩的過程。我由讀者變成作者、譯者
、詩友及同仁。在1970年代,我是《後浪》詩
社同仁也是《笠》的詩友;1980年代,我加入
《笠》,成為同仁;1990年代曾擔社務委員
。從249期(2005年10月)接任主編
到291
(2012年10月),共編了7年43期。」
莫渝繼續說 :「今年我受託編寫《笠詩社演進
史》。繼1999年《笠下的一群》,算是延續性的
作業,是對詩社盡一份心意。今年《笠》五十週
年,我們規劃北中南三場研討會,也與北中南的
圖書館合作,進行系列演講,表達詩人們對台灣
文學的見證。」

對土地的側寫
「2005年,我開始嘗試用母語台語寫作,已出版
兩本台語詩集:《春天e百合》和《光之穹頂》,
第二本是大高雄市的人文、地景、歷史的描繪。
近兩年,教書寫作之餘,我扮演「小農」角色;
親自操作農事,種菜,與土地結合,這項體會,
從詩園到菜園的親土經驗,我希望能整理完成
《都耕佃農》詩集。此外,長期閱讀畫家與畫
,激發出畫與詩家交織的作業,台灣與外國
畫家都有,希望這樣讀畫的心得,可以用詩來
傳達。



煩請點閱 :
喜菡文學論壇《有荷》文學雜誌
第七期 第四頁 文學人物誌,謝謝!



(無須註冊、PC閱讀)(點擊頁面可放大縮小)


或 :喜菡文學網電子書城




        

採訪、攝影、製作/紅袖藏雲
喜菡文學網/發行



旅人 2014-07-30 17:22:54

問好
午安安

版主回應
問早

早早安
2014-08-02 01:00:57
旅人 2014-07-16 21:36:09

謝賞紅樓旅途上
晚安安

版主回應
謝旅詩兄.

藏雲怠慢
您喜歡啥
不必客氣
請自取

子時安!
2014-08-02 0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