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與感官律動心理治療中的【內觀 Mindfulness】1
在台灣的書店短暫停留的一兩個小時裡,我隨手買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廖春紅著的【心學,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與王陽明一起修心成事】。上週五、六到西雅圖接受感官動能心理治療 (Sensorimotor Psychotherapy) 的訓練。今天一早想到,一邊讀學習手冊裡面的 Mindfulness; 也一邊讀這本心學。
中國哲學裡的【心】,在西方心理學裡面是【Mind】,意指心神與頭腦。
王陽明回答其妹夫徐愛的問題【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裡,有不能盡。】;王陽明認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世上的問題,王陽明認為可以在我們自身的心上找到答案。
這樣強調【心】的哲學可以說是中國本土的心理學。而這心學也可以說是心理治療學。當我們能夠將本心的能量發揮出來,自然可以擁有更平衡的人生。
Mindfulness 是近期美國心理治療界的當紅炸子雞,是從東方內觀冥想衍伸出來,而被發展成心理治療的一項工具。台灣有些人將其翻譯成【正念】,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內觀】二字更具體的道出其真意。
我們可以在任何狀態下進入【內觀 Mindfulness】,可以是我們獨自禪坐的時刻、可以是練習瑜珈或太極的時刻、也可以發生在兩人溝通交流的時刻。只要我們導引自身注意力往內在以不評判也不篩選的方式觀察自己,我們就是在運用【內觀 Mindfulness】。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改正或導正任何意念,也不是在追求一種空無的境界。
這內觀的對象也不只是我們的[念頭]或[認知想法],在感官律動心理治療 (Sensorimotor Psychotherapy) 的取向裡,我們可以內觀自身的思考、想法、情緒感覺、五官、身體律動、內在知覺,並以此內在的訊息來覺察人際之間的微妙互動。例如,我們可以觀察體內對於他人靠近自己時的身體自然反應,可能有一部分的身體自然想回應,另一部分想逃避轉開。這想回應的部分帶動肌肉的溫暖感覺,這想逃開的部分讓肌肉覺得麻麻的而僵硬著。這樣的覺察可以更深入的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王陽明說【人之心體,本無不明。而氣拘物蔽,鮮有不昏】。所以他強調要去除那些蒙蔽本心的外在之物,回歸原初之心。故其後繼之者李贄認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但這童心真的是【真心】嗎? 反對者通常會批評這小兒之心早已不是善心。李宗吾所著之【厚黑學】,便強調幼兒在飢餓時伸手搶奪食物不顧母親也不顧兄弟,完全是利己之私心。
西方依附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對於嬰幼兒的細膩觀察研究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中國哲學界百年來對於人之初心之爭辯。感官動能心理治療取向的理論根基之一就是依附理論。依附理論注意到嬰兒一出生最重要的本能是【求生存】。求生存本無善惡,嬰兒為求生存必須仰賴父母照顧者,需要以各式各樣的情緒來與父母照顧者建立關係,在關係中表達需求。父母照顧者與嬰兒之互動會漸漸型塑嬰幼兒求生存之手段策略。這策略本身亦並無善惡,完全是因時因地制宜之產物;只是當人們長大之後,依舊重複著當年發展出來的策略,以為這才是最安全最重要的。有些人學會了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再也無法相信別人的善意。有些人不斷追求成就,以為這是唯一吸引他人目光與照顧的方法。有些人善於隱藏情感,因為任何外顯的情緒都可能吸引攻擊。這些早期形成的依附策略就蒙蔽了我們對真心的連結以及對外界的了解。
但是,當嬰幼兒在安全滿足的狀態中,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充滿好奇心的童心。從躺在嬰兒床上張著大大眼睛看著每個人事物;到極盡所能,用爬用走,用手用舌,去體驗探索每個角落。在心理治療裡,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人找回這個不強求、不批判、不害怕、不退縮的好奇之真心。若我們能以此真心內觀,那麼我們就能找回【心】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