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0 19:53:14Mina

[節錄] 都市詩簡論

(一)「都市詩」的定義

真正為「都市詩」釐定義界應是張漢良於<都市詩言談>的這一段論述:

有一根本問題,「都市詩」這個文類的名詞怎麼來的?是根據哪一種批評言談產生的?如果對象語言不事先驗的,而是後設語言所界說與創造的,那麼是否不同立場、觀點、理論、方法及策略,不同主導語碼(Mastercode),眾聲喧嘩的批評言談,會給它不同的面貌?甚至說穿了,會有不同的稱謂?在這種情形下,是否根本就沒有一種叫「都市詩」的東西?

張漢良又論道:

在暫時認可主題學(Stoffgeschichte)的前提下,……根據這種假設,以都市為素材或狀寫都市的詩皆可稱之為都市詩,都市詩是都市的主題化或實體化(reification or thematization)。

都市題材包羅萬象,從存在主義式的生存思考、社會心理學的都市生活分析、後現代與後殖民的文化現象、電腦網絡對生活與資訊的影響,到性別論述、次文化、環保、政治、消費、情色、交通、住宿、人口變遷因素等等。依此,我們可以了解到都市詩乃是以都市面貌為描寫主題,並將都市精神予以具體的呈現。
但是林燿德有另一種看法:

  筆者以為八○年新興的「都市詩」其實應稱為「後(post)都市詩」,蓋其取向已與五○年代至七○年代所謂「都市詩」有所不同,如曹介直完成於五○年代的《都市》、林煥彰完成於七○年代初期同名為《都市》的詩作(62),其意旨皆在批判都市文明對於人性的斲傷與破壞,充滿人類進入初期工業文明社會的不適與掙扎,可說是基於「回歸自然」的「田園情緒表現」情結而開發出來的「都市詩」;早期「都市詩」作品,詩人通常以總體的觀察角度來看都市,特別是人性與物性的對立,一直是最被詩人關切的問題。八○年代興起之「都市詩」,其作者多為年輕一代的詩人,大部分出生或者成長於都市系統之中,因此他們對都市除了批評之外有擁抱,除了總體的觀點外有局部的體驗。所謂八○年代的「都市詩」,並非以都市相關題材之有無為歸類原則,而易以「都市精神」的存在與否做劃分的標準,就此觀點而言,「都市詩」涵蓋面甚廣,可將前述與現代都市生活內容有密切聯帶的「錄影詩」、「視覺詩」都包括在內,反之,若以都市景觀為題材、而以農業社會心態出之的作品,則非本文所謂「都市詩」的統攝範圍 。

(二)「都市詩」形成之社會文化歷史背景

「都市詩」產生的一個時間因果,並邁開大步走向九○年代以迄二十一世紀。
就其發展的社會背景而言,正是台灣經濟起飛,由農業社會轉入工商社會的一種具體反映,立刻在詩人敏銳的感應下展現出來,林燿德研究其社會變遷的狀態說:

臺灣地區都市成長的模式與趨勢(12)尤其是社會轉型的重大徵候。都市人口的成長可以做為臺灣地區人口都市化(同時也意味著此間社會在實質上已進入後工業文明)的明顯證據,迄一九八一年,臺灣地區已有百分之六七‧七人口居住於都市區域,都市化的成熟已達末期階段。根據官方資料顯示:一九七六年至八一年間臺灣地區人口成長率已降至百分之一‧九,但是都市地區的人口仍然以百分之四‧一的比率增進,其來源包括「都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淨遷移」、「都市之擴張」與「都市個數的增多」等四端。除了都市化之外,八○年代臺灣地區重大的社會課題,尚包括環境維護、生態保育、工廠安全以及社區發展,同時在社會的「軟體」面上,多元化的意識形態已經因應時勢繁茂業生,丕變的人文情境值得吾人重視。

(三)「都市詩」詩家介紹

林燿德

八○年代,林燿德首倡「都市文學」,並且大量創作詩、小說、散文、評論等不同的文類,不論在理論和實際創作都相互配合、質量並重。鄭明俐稱他的都市詩如<<銀碗盛雪>>當中作品已脫離「現代派」及「鄉土派」的舊有都市觀。

林燿德的都市不是任何固定意識形態的工具,卻充滿意識流動的軌跡,並在意識流動的心象圖上加上當代資訊網路和社會形上壓抑的批判省思。林燿德作品中的都市定義,事實上是指社會發展的變遷、矛盾與衝突的人文觀照 。

另一方面,由於其前衛性的思考與創作,亦被歸類為後現代創作群。

例如:<交通問題>

紅燈/愛國東路/限速40公里/黃燈/民族西路/晨六時以後夜九時以前禁止左轉/綠燈/中山北路/禁按喇叭/紅燈/建國南路/施工中請繞道行駛/黃燈/羅斯福路五段/讓/綠燈/民權東路/內環車先行/紅燈/北平路/單行道/

例如:<一九九○>

潮汐的背面是古代的電路板
巨大骨骸上布滿細緻晶方
整座世界如此宏偉
要從我的頭蓋骨裡迸裂出來
無從阻撓 這些
獰笑的天使和福音













節錄自:
http://blog.sina.com.tw/5325/article.php?pbgid=5325&entryid=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