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無措胡言亂語 大學生面試”不靠譜”越來越多
“我真是被雷倒了,面試了那麼多人,沒見過哭得稀裏嘩啦的。”李小姐供職于一家熱水器公司,負責店面促銷員的管理工作,為了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他們要招聘一些大學生做兼職,小張就是李小姐那天面試的最後一個。
沒想到,小張一開口就帶著哭腔。
“你別緊張,慢慢說,不要緊。”李小姐安慰了一句,但小張居然就掉眼淚了,雙手還在不停顫抖。這讓李小姐反而很尷尬不敢提問了。
李小姐在公司負責招聘兼職大學生已有6年時間,她指出,雖說大學生工作難找,但從企業角度看,“不靠譜”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以往,在應聘的20個人裏能選出15個;現在,20個人裏選六七個就“算不錯”。這次,公司通過兩家仲介公司通知70人來面試,最後只留下20人,“實際我們需要40多人”。
學生居然問面試官自己該介紹什麼
李小姐說,在簡歷上,除去個人資訊,自我介紹那一欄以“本人性格開朗”開頭的“有一半”,而“愛好文藝”,“喜歡與人溝通”也是簡歷中的流行語。做銷售確實要求有較強的與人溝通能力,但是,從那天的面試來看,李小姐覺得,這句話在簡歷中太“程式化”了。
那天下午,第一個來面試的女孩就著實讓李小姐吃了一驚。開頭的自我介紹就一句話,“我叫×××,今年20歲,在化工學院念大三。”
李小姐接著問,“你再介紹詳細點,曾經有過什麼兼職經歷,有哪方面的經驗?”
小姑娘想了想,說“我喜歡唱歌、跳舞,一直以來想參加超女,但是海選就下來了,工作經驗沒什麼。我想順便問一下,你們是什麼公司啊?工資多少?當天就能給嗎?我是外地的,住在學校,離市區有點遠,上班地方不能離我太遠。”
“我心裏那個恨哪,”李小姐說,“不知道什麼公司,你來幹嘛?還沒說錄用你,就提這麼多要求?!”
李小姐1999年畢業,放在當時,這種場面她想也想不來。“我那個時候,聽的多,看的多,說的少。”李小姐說,至於工資待遇什麼的,都認為有些“敏感”,公司不提,自己不會主動問,更不用說,面試的時候就要求公司安排近處的工作地點。上班之後,等業務熟悉了,工作也上手了,才會在領導那表達自己的想法,“冒冒失失開口怕讓別人笑話。”但現在,李小姐自己做了面試官才發現,大學生說話都挺“衝”。
當她要求一個學生自我介紹時,這小姑娘突然用很大的嗓門回了一句:“介紹啥呀?”李小姐當時的感覺就是,“這世界太瘋狂了,面試的居然問我該介紹什麼。”
正因為如此,李小姐所在的公司在招聘專職員工時,並不願意選擇應屆畢業生。“作為新手,公司得找老人帶他,見客戶、熟悉工作流程,1年左右的時間才能上手。”李小姐說,但這個時候,他卻嫌底薪低,跳槽了,“有個學生3年換了6個工作,總是不滿意。”
“專職人員,我們大都通過獵頭公司,找有經驗的。”李小姐說,最起碼公司不用花大量的精力搞培訓。
實習與就業相輔相成
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躍波曾經也碰到過類似情況。“是個女同學,見用人單位的時候特別緊張,甚至寧願放棄這個機會也不願意去面試。”劉躍波說,因為這位同學本身素質不錯,所以逢有面試都是系裏的老師跟著去,幫她給用人單位做介紹。
“這樣的同學是極個別的,不具代表性。”劉躍波表示,但面試時緊張、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卻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目前,南開大學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會請用人單位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模擬面試,“至少是一個鍛鍊的途徑吧。”
劉躍波將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發展大致分成了3個階段。2003年以前,是賣方市場,大學畢業生少,企業的選擇不多,條件也不苛刻。在這個階段的大學畢業生中,獨生子女比例不高,綜合素質相對來說要更全面些。
從2006年至今,就業市場迅速轉變為買方市場,企業的選擇多了,用人條件也提高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後,不但要熟悉業務,還要學習做人,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劉躍波說,這個過程是企業來做,因此,“企業當然願意選擇更好的,與其選擇一個一年以上才能上手的,當然不如要一個一兩個月就能應付自如的,節約用人成本,這並沒有錯。”
因此,作為大學生,劉躍波建議,應該在大一就確立就職意向,將來是選擇事業單位還是公司,好好利用寒暑假,積累實習經驗,“不一定要與專業相關,但一定要與自己的職業目標相關。”
劉躍波認為,大學生們的“實習經歷不要求時間很長”,但接觸要廣,豐富的實習經歷有助於修正你的職業規劃。“確立好的職業目標,需要通過實習來瞭解實現的可能性;現實的實習經歷,又能增強自身職業發展能力,幫助你規劃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劉躍波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2009/04/28/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想更了解大陸市場嗎?永誠專辦大陸證照,並提供研習、交流考察、座談、投資、就業創業等服務,拓展您的國際人脈與商機! 請按此了解更多資訊按這裡